王學瑋
馬克思社會交往理論
王學瑋
隨著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的不斷深入發展,我國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馬克思的社會交往理論在我們今天并不過時并且仍然有用。
馬克思 社會交往 共產主義
(一)交往與人的本質
馬克思主義認為:“全部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而人的本質歸根到底就是社會關系的總和,因此,人的本質就是由社會關系決定的。社會關系是人的本質的表現,也是人的本質的特質,人與人之間的與眾不同也是在一定的社會關系總和中產生的。那么人的社會關系是怎樣實現的呢?當然是通過實踐----人與人的交往來實現的。
(二)社會交往與人的全面發展
“生產力和社會關系是社會的個人發展的不同的兩個方面。”而“共產主義作為對私有財產的揚棄就是要求歸還真正人的生命即人的財產?!睆倪@里我們可以看出馬克思認為,每個勞動者在共產主義社會中,才能通過實現對共產主義社會中的生產資料的全面的占有,這時,勞動者個人的一切特性才能全面實現和展開,從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對人的本質力量的層面上來看,這也意味著個人占有自己的最為全面的本質,換句話說,就是占有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在馬克思看來對私有財產的積極的揚棄就是重新建立每個人都具有世界的本質的、全面的關系。因為人的本質的力量都體現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當中,所以,為了促進真正的人的全面發展,就必須進行社會交往。
(一)社會交往與生產的關系
首先,社會交往是人們生產的前提。任何個人都不可能脫離社會和他人獨立地進行生產,這就是說,人們必須在彼此交往的基礎上才能進行生產;其次,生產同時也是交往的前提。馬克思恩格斯曾經指出:“生活的生產——無論是自己生活的生產或他人生活的生產都表現為雙重關系:它們分別是:自然關系和社會關系?!苯煌侨祟愇镔|生產實踐的產物,所以,生產實踐決定了社會交往的性質、內容以及形式。最后,生產歸根到底是決定社會交往的。馬克思說過:“迄今為止的一切交往都只是一定條件下的每個人的交往,而不是單純的個體的交往?!敝赃@樣說是因為,人類物質生產的性質決定他們交往的性質,物質生產的實踐也將推動著交往的擴大和深入。
(二)社會交往與生產力的關系
首先,社會交往有利于生產力的保存與發展繼承。馬克思恩格斯曾經指出,一個小地方創造出來的生產力如一些發明創造,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能否得到保存,主要是由這個地方的交往情況決定的;其次,交往還有利于生產力的擴大,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社會分工越來越細,所以,要完成一項生產,就必須把不同專長的人組合在一起,那么在這里人與人的社會交往這不容忽視。只有良好的交往,才能更好地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正如馬克思恩格斯說:“受分工制約的不同個人的共同活動就會產生了一種社會力量,那就是擴大了的生產力?!弊詈?,社會交往的擴大會帶來新的需求。
(一)社會交往推動著社會歷史的發展
在原始社會中,由于生產力水平十分低下,人們的交往也只是為繁衍后代而進行的。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和人們的社會交往的不斷增加,進入了奴隸社會即階級社會。階級社會當中,因為人們都處于自發地形成的社會中,所以人們的分工也是自發的,但是,這并不等于人類隨心所欲,而是應該表現為個人應該屈從于分工,而且各個階級都是于分工的人群中分離出來的,其中的一個階級統治著其他階級,這在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表現得十分明顯。在資本主義社會當中,社會交往對歷史推動是巨大的。因為資本主義社會當中的資本家最終的目的是要實現剩余價值,因此他們就不得不為了實現目標而與世界各國人民進行社會交往。
(二)社會交往是實現共產主義社會的條件
馬克思曾指出:“共產主義對于我們來說,不是應當確立的狀況和現實應當與之相適應的理想。而我們稱之為共產主義的是那種消滅了現存狀況的一種現實的運動。而這個運動的條件就是由現有的前提所產生的?!睆倪@里我們可以看出共產主義是建立在生產力高度發達的基礎上的,所以只有通過社會交往消滅了私有制,共產主義才能得以實現的。所以要實現共產主義,就要消除異化,消滅私有制。那么如何才能達到這樣呢?馬克思提出應具備以下兩個條件,一是生產力的不斷增長和高度發達,二是人類普遍社會交往的建立。因為“共產主義一般只有作為‘世界歷史性’的存在時才有可能會實現?!彼灾挥惺澜鐚嵭袩o產階級統治,才能夠順利過渡到共產主義,實現人民社會交往的自由。
總而言之,馬克思主義中的社會交往理論,內容豐富,影響深遠,對于我們今天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具有深刻地借鑒。
(作者單位:浙江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