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雅蟬
建立滿足群眾文化享受的數字藝術大廈
——淺談文化館的數字化建設與服務
任雅蟬
文化館是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載體,承擔著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實現群眾基本文化權益,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讓群眾文化廣泛享有免費或優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的任務。為了適應新形勢、新發展賦予的新任務,不斷創新文化館的管理模式,提高文化館的服務水平,滿足廣大群眾不斷增長的文化生活需求,一種新型的文化館的服務方式——數字化文化館服務,是當今網絡時代創新公共文化服務的一個重要而緊迫的課題。
建立 創新 文化館 數字化 大數據
數字文化館建設主要基于現有傳統的文化活動方式已不再能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方面、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服務設施陳舊、供給的主觀傾向性嚴重、信息封閉、文化服務覆蓋小,同城區接受文化服務不均等等現象已成為創痛文化活動方式的重要問題。為了構建覆蓋全社會的公共信息文化平臺,消除“數字鴻溝”,創建開放性、便利性和高效性的新型文化館,文化部提出數字文化館概念,文化館的數字化、網絡化同時也被列入“十二五”規劃。
數字化文化館相對于傳統文化館來說,是一個開放式的集成化平臺,它直接將技術和文化資源進行集成化和數字化,并且主要通過網絡來提供各種文化服務。首先,數字化文化館具有成熟的技術支持,信息技術的集成技術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其次,相關的準則和規定的建立和完善,為數字化文化館的建立奠定堅實的基礎;社會主義文化的深入和發展,也使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觀念不斷更新,與時俱進,不再墨守成規,而是逐漸接受數字化、集成化的文化管理方式。總之,這種先進的社會文化氛圍的營造是數字化文化館發展的關鍵。
一是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優良文化的關鍵。作為文化傳承和弘揚的文化館肩負著增強國家文化競爭力的重大任務,特別是數字化文化館的建設使得我國長期積累下來的優秀文化能夠在網絡上得到廣泛的傳播和發展,優秀的文化能夠使社會和諧、世界和平,可以說數字化文化館的建設是提高我國在國際上的文化力量的重要途徑。
二是信息瀏覽方式進步的必然要求。傳統的文化館更多的是將文化原件或者是復制品展示出來,人們在欣賞和瀏覽這些文物時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來尋找自己想看的東西,而數字化文化館是數字化技術和現實的有機結合,這就使得大量數字化的信息數據能夠存儲于相應的磁盤當中,是通過計算機網絡技術來建立一個聯機的系統,瀏覽者只要根據相關的關鍵詞就能獲得想要的數據資料,是非常便捷的。
三是文化資源共享的重要途徑。數字化文化館實質上是一個分布式的文化館群體,它突破了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利用計算機技術將相關的文化建設部門聯系到同一個網絡平臺上,并且采用數字化技術把各種文化資源進行梳理、存儲和整合,為各地的參觀者提供全面的文化信息和數據。在這種條件下,文化參觀者完全不會受到時間和地點的限制,他們直接通過網絡遠程的方式來獲取多種多樣的文化資源,而且這種可以同時提供給多個人,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文化資源的利用效率,真正做到文化資源的高度共享。
文化資源數字化包括兩個重要環節:一是基于標準化技術的文化資源數字化,二是基于數字化技術的文化資源素材化。今后文化館的網站首先是真實、全面、及時地發布本地的文化新聞資訊,建立起包含活動、事件、項目、品牌、人物、作品等在內的一套地方文化記憶存儲資源庫。其次是針對性推出文化服務及產品。這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大數據的分析和匯總,開發針對性的服務塊面和內容。再次是互動板塊增加點評功能。既可以增強觀眾和作者的交流,還能夠及時督促場館等信息的更新與修正。
以移動終端為重點,特色應用個性研發。如果文化館網站是數字文化館標準配置的話,那么針對移動終端的特色應用開發,則應成為數字文化館的個性化配置,這既是網站向移動用戶的一種服務延伸,也是凸顯文化館特色產品的便捷途徑。搜索平臺的大數據顯示,當前用戶更傾向于利用手機搜索各類文化優惠信息,購買優惠門票、贏取免費參與資格等新鮮的文化體驗,微博轉發、微信分享也成為用戶體驗的首選傳播渠道。在著力應用好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的信息發布功能外,還可重點研發適用于特色應用開發的專業藝術項目。
以實體體驗為切入,可視可觸全景互動。目前,較為實際可操作的是數字體驗廳的建設。它的建設需要一定的技術支撐,首先,依托文化館網站后臺作為資源庫,為體驗廳源源不斷地傳輸最新的服務內容。其次,依托多款數字應用模塊,分門別類地體驗文化館的各類藝術產品和服務。第三,在體驗廳內通過數字手段全景式展現本土特色文化場景,為用戶營造身臨其境的視聽感受。第四,將電視屏、電腦屏、平板屏、手機屏四屏聯網,內容互通互動,播放展示內容可縮放、可點播、可觸摸、可移動、可下載,營造一種全新的文化體驗新境界。
所以說,數字文化館的建設會成為“以互聯網絡為核心,以移動終端為重點,以實體體驗為切入,以整合貫通為手段”的多向立體交互式建設模式,是搭建起符合文化館自身發展需求、滿足群眾文化享受的數字藝術大廈。
(作者單位:青島市文化館)
任雅蟬(1984-),女,青島人,漢族,本科,助理館員,研究方向:戲劇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