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寶鋼
哈爾濱市和諧社區建設淺析
戚寶鋼
本文就哈爾濱市和諧社區建設存在的問題展開分析,并制定了科學有效的實踐對策。對提升哈爾濱市和諧社區建設水平,優化哈爾濱市整體形象,實現可持續的全面發展,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哈爾濱市 和諧社區 建設
縱觀當前哈爾濱市和諧社區建設不難看出,其逐步向著豐富、多元化、科學化、便利化、和諧化的方向持續發展,取得了明顯的成果,當然也逐步呈現出一些不足問題。首要問題在于政府支持力度有限,協調管理有所欠缺。導致該問題的成因在于政府單位理論研究與認識并不充分,對于和諧社區建設工作的重要性考量不足。一些政府職能部門領導認為社區發展建設牽涉到多個層級與環節,需要較多部門的密切配合,開展各項工作難度較大,因此產生了畏懼心理。還有一些政府干部人員更加看重政績,對于慢工出細活的和諧社區建設往往不能全身心投入,而是將更多的精力至于醫保工作、城鎮居民再就業等層面。社區建設保障不完善也是當前哈爾濱市和諧社區建設過程中存在的代表性問題。目前,哈爾濱市和諧社區建設仍舊處在前期探索、積累經驗的階段,因此談不上創建形成更加健全完善的社區建設保障管理制度。要想大刀闊斧的改革與創新離不開充足的財力支持,而這恰恰是哈爾濱市發展和諧社區的一項主體保障。一旦資金不足、財力有限,勢必無法按照預設計劃開展各項工作,繼而會影響實踐管理效率,影響社區配套設施系統的建設,抑制服務管理水平的穩步增長。
另外,哈爾濱市和諧社區的持續發展建設離不開優秀的員工團隊給予全力支撐,而當前從事哈爾濱市和諧社區建設的工作人員卻呈現出學歷層次有限、知識結構不完備、素質水平不足等問題。究其原因,社區建設進程中對于員工的激勵教育有所欠缺,投入經費本來就不足,再加上領導階層不夠重視,員工自身不夠主動積極,社區工作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不強,因此無法使內部員工形成良好的價值觀、人生觀,更強的主觀能動性。長此以往還會影響工作風氣、破壞和諧的工作氛圍,使和諧社區建設無法快速地找到突破口,甚至與成功、和諧發展目標漸行漸遠。
(一)重視理論研究、強化政府支持
哈爾濱市是我國東三省重要的經濟樞紐,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因此與沿海經濟發達城市相比,在社區建設發展工作上仍舊存在一定差距。為此,哈爾濱市和諧社區建設應針對現實發展狀況、自身存在的問題,制定科學對策。首先,應重視理論研究,應用和諧理論、社區管理理論以及政府職能理論指導實踐工作。同時,應樹立清晰的工作原則,積極面向社區居民提供人性化服務、按照逐步推進與協調發展、發揚民主與共同責任的原則開展各項工作。同時,應進一步擴充政府支持,圍繞政府主導管理工作模式,進行合理的創新發展。通過權力下放、重點監督、實時管控,有效考核評估,突破以往為了應付檢查而工作的不良模式,引入有效科學的優惠管理政策,輔助社區員工突破難點瓶頸,吸取豐富經驗,正視自身工作的現實重要性,進而積極主動的投身于和諧社區建設各項工作之中,在政府部門的合理引導、激勵推進下更加高效有序的工作。政府單位還應有針對性的簡化社區服務管理各項流程,使居民少走彎路、少開證明、多為他們辦實事,以贏得更多居民的認可與支持,開創良好的工作環境。
(二)擴充資金保障
哈爾濱市和諧社區發展建設需要投建便于居民鍛煉身體、休閑娛樂、民主交流、參與社區各項活動的完善基礎設施系統,這些均離不開充分的資金支持。為此,應進一步擴充和諧社區建設的資金保障,改變以往單純的由政府投入管理的陳舊模式。可成立社區發展建設專項基金,培育非政府基金,積極鼓勵社區建設創新項目,實現社會資源的有效整合。同時,哈爾濱市政府年度預算中應合理的加入和諧社區建設這一重要工作,針對實際情況明確年度增長比例,戰略工作目標。改變以往單一街道服務管理模式,通過社區服務、居委會服務管理,創立多級合作的良好工作氛圍。對于居委會可給予一定的經費支持,依照現實狀況制定良好的經費應用計劃,以提升資金綜合應用效益。
(三)優化員工隊伍建設與激勵管理
為提升哈爾濱市和諧社區建設發展水平,應進一步做好員工隊伍建設,加強激勵管理,以形成良好的后援支持。首先,應創建科學的員工培訓教育制度,就哈爾濱市社區建設狀況、提供的服務類別,優選符合的培訓教育內容,制定周密的培訓計劃,激勵員工主動進行自學。依據現實需要還可成立社區員工學習培訓的專項單位,編寫體現地方特色、接地氣的培訓教材,按部就班的執行員工隊伍培訓教育計劃,使他們真正清晰黨組織管理政策、各項工作方針,具體管理規定,進而全面提升社區員工尤其是干部人員總體知識水平,使他們進一步清晰和諧社區建設工作的思路,使之向著現代化、科學化的方向不斷發展與提升。
社區自身則可利用各項優惠制度,獎懲措施、人性化收入分配機制,真正的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從事社區建設工作,使他們享有更多權益,進而恪盡職守的工作,為哈爾濱和諧社區建設發展奮斗不息。
總之,當下實踐階段中仍存在一些欠缺與不足。我們只有明確工作目標,挖掘導致問題的根源,積極制定對策,方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真正提升社區管理服務水平,使社區工作向著和諧化、健康化的方向發展與升華。
[1]胡錦源.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
[2]鄭淑蓉.社區商業的發展模式及其[J].商訊商業經濟文薈,2014(3):1~3.
(作者單位:哈爾濱商業大學МВА、МРА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