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晶
保護性旅游行為培養策略淺析
李 晶
帶有環保意識的保護性旅游行為,對旅游業、社區等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通過對保護性旅游行為內涵的分析,提出了保護性旅游行為的意義及具體培養策略,以期望能為保護性旅游行為的培養提供一些借鑒。
保護性旅游行為 可持續發展 培養策略
旅游業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產業,這一產業千頭萬緒,卻只有一個中心,那就是旅游者。旅游與人人相關,旅游者的旅游行為與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息息相關,保護性的旅游行為意義重大,對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培養旅游者的保護性旅游行為急需得到所有人的關注。
保護性旅游行為,指帶有環保意識的旅游行為過程,這種行為在吃、住、行、游、娛、購6個環節中都很注意對環境的保護,強調的是旅游與環境保護的和諧統一,特別注重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吃要入鄉隨俗,尊重當地居民有關吃的習俗。住以方便簡單為原則,督促旅游經營者不將住宿設施建在生態系統脆弱的地帶。行盡可能徒步或使用對環境無害的交通工具,沿設定的旅游通道走。旅游時不采集被保護的生物物種,不要折斷樹枝,在當地居民允許的前提下參加有關文化習俗的活動,尊重他人的隱私。娛樂活動時注意不要大聲喧嘩,不投喂、不恐嚇、不摟抱野生動物。旅游者購買當地的紀念品,要本著支持當地人民生活、有利于物種保護的態度,購買經認可的紀念品。
(一)旅游資源可持續利用
旅游資源是指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能夠激發旅游者的旅游動機并進行旅游活動,為旅游業所利用,并能產生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的客體。旅游資源可以分為兩大類:自然旅游資源和人文旅游資源。二者都是不可再生資源,因此旅游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很重要,而保護性旅游行為能促進這兩大類旅游資源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二)旅游可持續發展
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實質,就是要求旅游與自然、文化和人類生存環境成為一個整體,保持平衡的關系,自然、文化和人類生存環境之間的平衡關系使許多旅游目的地各具特色,游客的旅游行為不能破壞這脆弱的平衡關系。也就是說旅游的發展必須是循序漸進的,可持續的;旅游資源是旅游賴以生存和發展和載體,同時也是發展旅游的前提,旅游資源得不到可持續發展,旅游也就不可能得到可持續發展。
(三)促進社區的可持續發展
旅游業對社區的影響可以從以下兩方面來講:首先從經濟方面來講,旅游業帶來的經濟收入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些地區甚至把旅游業作為當地的先導和支柱產業,旅游業對國家和地區的經濟貢獻是顯而易見的,可持續發展旅游業帶來的經濟效益更是巨大的。其次從社會方面來講,可以增就就業機會,緩解就業壓力;旅游業是關聯度比較大、勞動力密集型的產業,最突出的是吸納勞動力的能力很強,可以有效解決勞動力過剩和下崗失業問題。
(一)加強旅游者的道德建設
首先,強化社會公德意識,提高國民道德素養。旅游者道德從某種意義上講也就是旅游者公德,公德是旅游者道德形成和發展的基礎。國民道德素質的提高,能為旅游者的保護性旅游行為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其次,加強社會輿論監督,倡導文明旅游。可以通過媒介倡導保護性旅游、譴責非保護性旅游行為。最后,從教育著手,納入學校道德教育體系。青少年既是當代旅游的重要群體,也是未來的旅游主力軍。通過學校教育向學生灌輸旅游道德知識,在旅游活動中培養旅游道德意識,是一項旅游者道德建設的基礎性工作。
(二)旅游景區采取有效措施
首先,景區應提供各種設施、設備以防止游客的非保護性旅游行為的發生。如合理放置美觀有趣的垃圾箱,使游客樂于負責任地處理廢棄物。設置必要的美觀醒目的標牌,配置有親和力的標志性說明文字及提醒文字。其次,景區管理工作人員首先應以身作則,發揮示范作用,帶頭愛護環境。景區可組織工作人員與青年志愿者一起開展環保活動,這既可強化工作人員的環保意識,又能起到對公眾的宣傳作用。最后,旅游景區在旅游活動項目安排中應有意識地增加與環境、景觀保護有關的內容,使游客在生動有趣的活動中獲得相關知識,對游客進行教育和引導,喚醒游客的生態責任意識。
(三)相關部門加強引導和管理
與旅游業有關的部門應加強環境保護問題重要性的宣傳,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要大力宣傳旅游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相互關系,使公眾認識到保護環境是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提。相關部門還要大力宣傳旅游活動可能會給環境造成的損害,尤其應讓公眾認識游客非保護性旅游行為對旅游環境、景觀的污染和破壞,政府部門應經常性地向旅游者、旅游地居民公布環境質量信息及污染對健康、經濟、環境的損害。通過種種措施使社會大眾對旅游與環境的關系問題有正確的認識。讓保護性旅游成為一個社會熱點問題,使旅游業健康持續地發展。
[1]周玲強,黃祖輝.我國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問題及對策研究[J].經濟地理.2004(4).
[2]吳忠軍,唐曉云.民族旅游地國內游客行為研究及其應用[J].經濟地理.2004(1):142~143.
(作者單位:長春大學旅游學院)
李晶(1986-),女,漢族,碩士,長春大學旅游學院,助教,研究方向:旅游資源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