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曄
中學政治教學中對學生思維模式的培養
馮 曄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對中學政治教學的要求也變得更加嚴格,在政治教學工作中教師需要充分開發教材資源,在原有的教學模式上積極創新,采用更加靈活的教學模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自主思考,注重對學生思維模式的培養,然而傳統政治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新課標的要求,本文主要介紹了中學政治教學中對學生思維模式的培養新路徑,旨在為教學研究提供借鑒價值。
中學政治 課堂教學 思維能力
中學思想政治教學是基礎教育的重要內容,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在新課改的教育背景下,實現素質教育就要改進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思維能力實際上就是學生能夠主動進行思考,進行政治學習,能夠通過學習的過程培養自身的分析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教師在進行政治教學時,要對學生的政治學習的思維方式進行訓練,培養學生的求知欲,利用問題來對學生進行啟發式教學,讓學生通過問題來培養問題解決能力,培養學生的鉆研思維,在中學政治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直觀的思維導圖來訓練學生的形象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因此,教師的對學生良好思維的培養應該落實在具體的政治教學的實踐活動中,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模式,提高中學政治教學的水平,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思維能力是人們在思維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特征。每個學生的身上有不同的思維特征,并且思維的水平也存在差異。中學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良好的思維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在政治學習中應用政治學習思維進行思考,從而有效提高政治學習效果。
就中學政治教學來說,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會無意識的忽視學生的思維品質的培養。簡單的知識教學,使學生的思維比較僵硬,使學生在政治學習上主要靠記憶,死記硬背,學生的學習缺乏深刻的思考,僅僅進行知識的學習,忽視能力的培養。針對這種狀況,中學教師在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模式就是很有必要的。中學政治教學中,不僅要培養學生基本的政治知識能力,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中學學生的年齡一般在15到18歲,皮亞杰把兒童的思維分為四部分,根據皮亞杰的理論可知[1],這一時期的學生的心理處在形式運算階段,這一時期的學生的思維逐漸向抽象思維轉變,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就是要進一步的引導學生培養抽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將學生的潛能進行開發、挖掘,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政治教學中,所以在這一時期中學政治教學對學生的思維模式進行培養,是政治教師在教學中必備的教學要求。
(一)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
創新能力在中學政治學習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學習“為人們服務的政府”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將通過具體的案例進行教學,讓學生看到政府的作用,感受到政府的職能以及責任,從而增加學生對政治知識的深刻理解。中學政治教學應該是將人格教學與知識教學結合起來,教師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培養,通過教育改變學生的思維現狀。在進行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時,注意拓寬學生思維的廣度、寬度,加深學生思維的深度,讓學生靈活的應用學習的知識,從不同的解讀來解決問題。例如在馬克思主義的學習上,不僅是讓學生學習理論知識,還讓學生感受到馬克思主義背后的人文精神,為特色主義社會建設奠定基礎。此外,對學生的思維品質的培養還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通過表現出來的不同的分支、圖像加深學生的極易,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二)培養學生的探索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實踐意識
在現代教育的教學中,教師注意培養學生的求知欲,使用“問題發現法”來對學生進行啟發式教學,讓學生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地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鍛煉思維的獨立性。在中學政治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激起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自覺主動地培養思維能力。
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是中學政治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教師可以設置相應的問題,來使學生發現文章上下文之間的關聯,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還有可以“舉一反三”,例如在教學中,設置一個問題,讓學生能主動聯系到另一個問題,發散思維,找尋不同的方法進行解答。
(三)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激發學生獨立思考能力
對于中學生來說,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政治觀點,對當下發生的一些政治時事都有一定的認識和見解;然而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學生是沒有太多的機會與同學、教師進行交流探討,所以為了將所學政治知識與時事相結合,使學生的觀點得以發表和探討,開設課堂討論環節,每節課都留出一部分時間,就某一問題進行討論,形成一定的固定環節后,讓學生認識到所學知識與當下時事之間的緊密聯系,體會到學以致用的學習效果;此外,對閱讀材料進行詳細分析是所有科目中都會有的學習部分,而其中較為重要的則是對材料的主旨和中心進行分析總結。為培養并加強學生這一能力,在政治課堂上,經常讓學生對該節內容作總結的練習;比如在商品的價值和使用價值的知識點上,引導學生將二者進行分析,找出差異所在,并進行總結;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可以 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和探索能力,經過累積,培養學生的良好的政治思維。
(四)正確對待學生的個人見解,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其存在的生活環境和成長環境都會對其有一定的影響,比如接受能力方面、認知程度和思考問題的角度等;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學生在學習中很多方面都會有不一樣的理解和見解,從而使得教學的效果不能一概而論[2]。在政治教學工作中,對某一知識點的考察,很多時候都會 將學生給出的答案與參考答案相對比,越接近則越正確,反之則認為是錯誤的;這樣的判斷標準很影響對學生思維模式的培養,因為在某一知識點上,站在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出多樣的答案和見解,如果一定要按照固有的標準來進行衡量,對學生的思考能力有很大的限制性,長時間甚至會引起學生學習的挫敗感,則會帶來更多的不良影響。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提出的觀點或見解,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化見解,認真審視其觀點,若存在較大問題,則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方式進行引導指正;若是具有創新性的思維觀點,教師可以對其進行表揚和鼓勵,從而激發更多的學生對知識點進行多角度多方面的思考。
綜上所述,思維模式的培養在中學政治教學中至關重要,因此,教學改革應從我國中學政治課程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多種角度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不斷探索提高中學政治教學效果的新路徑。
[1]楊紅革.淺析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思維方式的培養[J].新課程·中學,2014(8):33~34.
[2]黃春柒.高中政治教學中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探究[J].新課程學習·中旬,2015(3):50~51.
(作者單位:河北省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