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洵
淺談平安校園建設中高校安全保衛工作完善策略
陳 洵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體制進行改革,我國平安校園在建設過程中,出現大量不容忽視的問題。這就要求學校相關部門針對這一問題進行高度的關注和重視,從而針對這些問題采取一些針對方法來提高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環境的安全性。因此,本文主要針對這一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從而提出僅供參考的借鑒措施。
建設平安校園 高等學校 安全保衛工作 現狀 對策
隨著社會對人才需求的程度提高,我國高校紛紛進行教育改革,擴大了招生力度。然而由于學生數量的增加,各種安全隱患就自然而然的出現,并且越來越受到來自不同方面的巨大威脅。從而使得高校安全保衛工作的力度不斷加大,并且越來越成為高校日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不斷發展,高校在安全保衛方面的工作也要跟得上時代發展的潮流,從而保證學校不斷進步和發展,并且培養越來越多人才為社會的發展做鋪墊。
(一)高校擴招帶來的問題
(1)我過個高校在短時間內大規模擴招,使得學校人數猛烈劇增。另外,由于學生數量增加使得整個學校的教學體系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然而,學校在教學設備、學生日常生活所需要的設備配備方面卻嚴重落后于學生數量增長的速度,兩者之間的矛盾越發的突出,從而為學校的安全埋下了難以忽視的隱患,嚴重不利于整個高效安全護衛的工作。
(2)由于改革開放促使我國經濟朝著市場經濟的方向飛速發展,擺脫了傳統計劃經濟體制改革也使得我國學校不再實行分配工作制度。這就使得畢業生在臨近畢業的時候自己尋找工作,承擔著巨大的社會競爭壓力。
(3)高校擴招導致學校的經費規劃要重新進行制定,并且將更多的經費用于學生的工作方面,使得許多其他部門本身就不夠充足的經費進一步的縮減。其中,首當其沖的是學校安全保衛部門的經費受到大規模的縮減,尤其是在安全設施的投放方面。
(二)學生自身存在的問題
(1)學生上學過程中,收到不同家庭背景影響而極容易引發安全隱患。我國不同地區之間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學校招收的學生來自全國各地。這些學生家庭經濟收入也存在著極大的差別,這種巨大的貧富差距極容易為學校的安全保衛工作帶去阻礙。不同家庭收入水平將會導致許多貧苦學生產生自卑的心理,從而加劇了不同群體之間的矛盾。正是這種矛盾極容易引發一些安全性問題,對學校的安全產生不利。
(2)大學生心理上存在著問題,威脅著學校的安全。他們渴望在學校中尋求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希望能夠得到各方面的高度關注和重視,從而忽視學校在入學時的諄諄教導。盡管學生在生理年紀上已經成年,卻缺乏必要的心理承受能力,缺少處理復雜問題的經驗。從而使得他們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過程中產生大量的心理問題,進而出現一些安全問題。
(三)學校周邊環境存在的潛在威脅
高校擴招使得學生數量越來越多,促使著學校的占地面積要越來越大。由于現在城市發展開始朝著郊區擴展,并且城市土地價格越來越高。中國高校紛紛開始朝著郊區擴展,在郊外建立學校。而郊區的周邊環境較為空曠,就給學校的安全帶去了一些隱患。
(一)健全工作制度
強調學校領導在安全責任制度中所承擔的職責。校長是高校法律上的法人代表,他理所當然地要承擔整個學校的全部安全保障工作。并且在學校的日常工作中,必須要將整個安全保衛工作作為學校首要的任務和管理職責寫入黨政工作的日常安排。并且在這一方面給予高度的關注和重視。不僅要強調安全部署的工作,還要強調對安全工作的檢查和落實工作。只有將領導責任制度落實到具體的實際生活過程中,才能十分爭取的處理整個學校的日常保衛工作,進而維護學校的整體安全和穩定。
(二)將對師生的安全教育和心理咨詢放在顯著的位置
建立高校安全教育教研機構,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自編或購買安全教育教材、聘請法律、公安、消防、有關領導、安全保衛部門的同志結合具體事例進行法制、消防安全、逃生自救等方面的教育,對降低違法違紀率,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有著積極的作用。
(三)增加保衛部門資金投入
高校保衛工作各個環節的有效運行都有賴于強大的資金支持。同時對現有的保衛人員應通過各種學習和培訓來提高他們的思想水平和專業技能,并要求其掌握豐富的法律知識,不斷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加強高校的信息網絡技術的應用
新形勢下,高校保衛工作應當走信息化道路,提高安全防范措施的科技含量,進而提高保衛工作的效率。
綜上所述,我們要落實高校各項安全措施,定期培訓校內的安保人員,幫他們樹立責任心、危機意識和大局意識同時要保障學生在校外的安全。只有學校內外兩方面的安全保衛措施做好之后,才能維護高校的和諧穩定,“平安校園”才會快速、協調、穩定地建設。
[1]蔡文政.芻議平安校園建設中高校安全保衛工作完善策略[J].科教導刊旬刊,2011(1):209~210.
[2]許莉.論高校安全保衛工作存在問題與完善對策[J].莆田學院學報,2012,19(4):92~95.
(作者單位:赤峰學院保衛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