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蓉
?
論以市場導向為基礎的高職平面設計教學
游蓉
本文對以市場導向為基礎的高職平面設計教學工作進行了具體分析,希望對我國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有所幫助。
高職學校 平面設計 市場導向
平面設計在西方有較久的發展歷史,而在我國則起步較晚,發展還不夠完善和成熟。該學科融合了多個領域的知識,不僅要求學習者具備審美和視覺方面的專業基礎,還要同時對歷史、文化、科技等多個領域有所涉獵,因此,只有滿足一定專業素質的學生才能真正學好該科目。隨著開設該課程的學校越來越多,使得目前社會上平面設計專業的學生越來越多,這就導致就業壓力越來越大,不少學生陷入剛畢業就失業的困境。同時,在目前國內各高職學校的平面設計教學工作中,往往很少甚至幾乎沒有對學生未來的就業進行足夠的考慮,導致教學內容與市場的需求相脫節,不利于學生在畢業后的發展。因此,有必要對高職平面設計教學進行改革,將其與市場需求更好的結合,保障學生未來的就業與發展。
(一)培養學生職業能力
通過對學生進行職業能力的培養,可達到使學生在畢業后可立即進行工作的目的,實現學校與就業市場的密切對接,保障學生的就業。職業能力具體可分為以下幾點:第一,動手操作能力。在平面設計中,所要求進行的工作往往具有很大的操作實踐性,需要相關人員具備較強的動手操作能力。因此,高職學校在進行平面設計教學活動時,要注重以實踐為主,以理論為輔的教學原則,將實踐能力作為重要考核指標,重視學生的實訓情況,同時,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種形式的競賽等也能很好地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另外這對團結協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升也有很大幫助;第二,自學能力。個人自學能力的培養在現代社會具有重要意義,這一方面是因為我們處于一個知識在迅速增長的時代,各種新科技新理論等層出不窮,唯有通過不斷地進行學習才能保證自身的發展,才能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另一方面是因為當進入工作后,我們所能請教的專業人才較少,大多數問題都需要我們通過互聯網檢索或查閱相關書籍等方式來進行解決,因此培養自學能力可有助于我們更好地適應未來的工作環境,平面設計工作也屬于變化非常迅速的職業,唯有在學校中掌握在該方面的自學能力,才能使自己在以后有更好的發展。
(二)提升學生創新意識
創新能力是平面設計工作所需具備的極為重要的能力之一。在平面設計工作中,經常會遇到需要引入新思路或者采用新方法的問題,從而制造出具有獨創性的、更加實用和巧妙的產品,因此,創新的意識是平面設計工作的實質和核心,它對于產品質量的好壞具有重要影響。在平面設計教學中,有必要針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專門的培養,努力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完善相應地制度,鼓勵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進行創新性思維和采用創新性方法,全面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另外,創新思維的培養可從以下幾點做起:第一,培養發散思維。通過鍛煉多角度多方面的思維能力,使學生在考慮問題時有更多的解決思路和實踐方法;第二,培養聯想思維。通過運用聯想思維,找出事物之間的聯系,強化已掌握的各種類型的知識,建立完整的知識系統;第三,培養收斂思維。通過將已獲得的各種材料和想法進行羅列,使得自己在思考時更加具有邏輯性和合理性,屬于一種十分有效的思維方法;第四,培養逆向思維。通過將問題進行解剖,嘗試從其對立面去找尋答案,改變問題的解決方式,該種思維往往帶來突破性的成果。
(三)改革現有教學制度
目前的教學制度已不再適應以市場導向為基礎的平面設計教學工作,例如,傳統制度更加重視學生的理論知識的學習,在評價機制上也主要是以學生理論知識考試成績為主,而并沒有在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職業能力的培養上有所涉及和關注,因此,有必要對現有制度進行改革,將改革重點放在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學生的方向上,使學生在畢業后可以更容易地找到適合的工作,從而更好地保障學生的就業。
(四)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
教師隊伍的素質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影響很大,在目前的大多數高職學校中,由于缺乏定期的培訓和學習,使得教師隊伍素質正逐漸降低,大多數教師不能很好的根據市場需求來調整對學生的教育工作,導致學生所學知識在就業后用處不大,給學生帶來較大困擾。因此,學校相關部門有必要定期組織對教師的培訓工作,保證教師及時地獲取市場發展狀況,了解專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以便采用更加適合的方法來進行教學工作。
以市場導向為基礎的高職平面設計教學具有很大的優勢,可以實現學校與工作單位的良好對接,極大地保障學生的就業和未來發展,更好地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本文對以市場導向為基礎的高職平面設計教學進行了仔細分析,并客觀詳細地探討了改革的措施,為相關研究人員提供了一定幫助。
[1]梁順成.關于平面設計教學的幾點思考[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02).
[2]王云,湯波.平面設計實驗課程的教學方法研究[J].中國科技信息,2012(10).
[3]張曄.淺析高職平面設計教育如何適應市場需求[J].才智,2015(2).
(作者單位:貴州黔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科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