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曉斌
新興媒體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研究
鄧曉斌
本文以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式為切入點,深入分析傳統(tǒng)思政教育載體的狀況與存在的問題。通過介紹運用新媒體開展思政教育工作的實踐案例入手,介紹做法,分析特點,就案例背后的特點與工作意義進行了思考與分析。
新興媒體 思想政治教育 實踐 創(chuàng)新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技術變革日新月異,“互聯(lián)網(wǎng)+”的概念也已經(jīng)逐漸深入人心,這對高校思政工作者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許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由于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對新媒體的理解不夠深入,有的甚至還停留在使用網(wǎng)絡流行語或者過期的網(wǎng)絡視頻進行單調(diào)而枯燥的課堂教授的層次。有的則只是會使用QQ等通信工具布置課后作業(yè),僅僅取代傳統(tǒng)手機短信功能而已。
此外,與新興媒體相對應的傳統(tǒng)媒體,同樣也存在著過于重視“主流”而忽視“非主流”的情況,存在著過于重視單向傳輸而輕視信息互動的情況。以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材為例,現(xiàn)實的情況是這類教材對學生的吸引力越來越弱,甚至還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學生的反感。高職學生更熱衷于出現(xiàn)在傳統(tǒng)媒體之外的80%的非主流的信息,呈現(xiàn)了新型的“8020”現(xiàn)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現(xiàn)了盲點。
(一)案例概述
常州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機電與汽車工程學院黨總支在運用傳統(tǒng)載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運用新媒體手段在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yǎng)過程中以微信平臺為依托開展“我行,請為我點贊!”思想政治教育實踐。
(二)具體做法
“我行,請為我點贊!”入黨積極分子培養(yǎng)模式是將新選拔的各專業(yè)的入黨積極分子和教師黨員按照黨支部10-15人進行分組組成微信群。定期設置主題開展線上交流活動。“我行,請為我點贊!”的常規(guī)活動是每次為期一周的“日行一善”思想交流。此活動要求每一位入黨積極分子,在每天學習、生活過程中,關注身邊的“好人好事”,關注生活,亦可是自己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好人好事。然后將這件事情的經(jīng)過和對這件事情的思考實時地發(fā)布到微信群中,與同學和老師進行互動交流,獲得群里其他同學和老師的點評或建議。
“我行,請為我點贊!”還有一項重要的功能,就是通過這樣一個平臺,老師和學生可以就當前社會發(fā)生的熱點事件進行研討。學生可以通過這樣一個內(nèi)部交流的平臺可以將自己對事件的看法表達出來,而不是隨意地在開放式的平臺中進行宣泄。同學們可以互相針對熱點事件展開辯論,由此獲得對這些事件的一致認識或看法。
(一)新媒體的運用有利于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效率
新媒體的大量使用不僅豐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為其提供了全新的工作平臺。新媒體平臺開放而且互動性強,有效地滿足了學生多樣化的信息需求。而強大的互動效果,又能有效調(diào)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增強學習的趣味性和主動性。新媒體開啟了個性化教育的新時代,新媒體語言也推動了學生個性展示與張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只要擁有電腦或手機終端,就可以隨時互動,隨時交流,甚至連網(wǎng)絡游戲中的游戲人物的精神都可用以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平臺中的語言簡潔、風趣、直觀,這逐漸形成了教育者的話語優(yōu)勢,拉近教育者和受眾之間的距離。在上述案例中,老師在提出反饋意見時,幾句簡短的網(wǎng)絡流行詞,幾個精辟的“表情”、“GIF動圖”就能夠高效率地完成初步的溝通與教育。
(二)新媒體的運用有利于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效果
在網(wǎng)絡平臺上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雖然空間是虛擬的,開放的,但是教育資源與信息是共享的,教育過程是互動的,思想的交流與碰撞也是跨越時間與空間的。
上述案例的實踐也在進一步證明這一點:通過運用微信這個平臺引導學生學會關注身邊小事,從自身做起,時刻以一個標桿的身份和形象來待人處事,時刻踐行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應該有的作風和品質(zhì)。使他們通過自己的“隨手公益,點滴行動”,將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為通過網(wǎng)絡平臺告知他人,促進學生更多地對自己進行反思,而同學和老師也會實時地了解他的內(nèi)心世界,相互幫助,相互促進,一點點改變,一點點獲得他人的認可,教育的效果較傳統(tǒng)手段要好得多。
(三)新媒體的運用對教師和學生有著雙向促進的作用
新媒體平臺的運用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夠?qū)θ朦h積極分子的管理與考核實現(xiàn)全過程化和精細化。所有參與者在微信平臺的交流內(nèi)容和教育過程,都會被后臺實時記錄。這些內(nèi)容不僅使學生受教育,而且還對老師的師德師風建設有著積極的作用。從每個人的內(nèi)心深處來講,都是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和贊許的。同學或老師的一句:“你行的!”“你做得對!”對學生是一種莫大的認可和鼓勵,傳遞的是一種強大的正能量。而老師點評的過程亦是對自身發(fā)展的一次反省和評價。平時老師要求學生做到的,學生況且都能做到,老師則更應當“身正為范”。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雙向互動,雙向促進的作用。
[1]王琪.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的構(gòu)建[J].東方企業(yè)文化,2015(11):210.
[2]李瑾.以“載體”視角探析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提高問題[J].卷宗,2014(12):193~194.
(作者單位:常州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
本文系常州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課題名稱:以生為本理念下的高職學生思政課項目化教學研究,項目編號:ZY6117016。
鄧曉斌(1985-),男,江蘇武進人,碩士,常州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機電與汽車工程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大學生就業(yè)與創(chuàng)業(yè)、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