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梅
新媒體時代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的策略
張玉梅
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新媒體,為各種思想文化傳播提供了新的平臺,為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提供了更多的渠道,逐漸拉近了馬克思主義傳播者與受眾者之間的距離,有利于更多的群眾參與到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傳播中來。因此,新媒體時代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更具有針對性與互動性。本文對新媒體對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影響進行了分析,并進一步提出在新媒體時代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的策略。
新媒體 馬克思主義 大眾化傳播
(一)新媒體時代為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帶來新的機遇
新媒體時代下,媒體形式多種多樣,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新媒體具有很大的覆蓋面。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網絡已經不是僅僅局限于電腦,手機、平板等等移動設備,隨時隨地都能利用無線網絡實現上網,人們足不出戶就能夠獲取與了解全世界的信息。這些新媒體已經深入人心,已經與人們的生活融為一體,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在新媒體時代的影響下,傳播的方式更加靈活多樣,傳播的范圍更加廣闊,這樣就會讓更多的人去了解馬克思主義,自然就會更加穩固馬克思主義在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中的指導地位。
(二)新媒體時代提高了馬克思主義傳播的速度與影響
時效性是信息的主要屬性之一,主要指的是新聞傳播的時間和對社會的影響力,時效性越強,表明信息傳播的速度越快,所能達到的效果也就越好。對于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傳播來說,提高時效性能使人們及時獲取最新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增強信息傳播的效果。新媒體的出現能使信息的傳播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更容易發動大眾的力量進行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推廣。
(三)新媒體時代加強了馬克思主義傳播者與受眾者之間的互動性
在傳統的媒體形式下,社會公眾只能被動地接收信息,而無法對其進行選擇,并且也不能及時交流他們對信息的態度和看法,而在新媒體背景下,人們可以有選擇地接收自己想看的信息,同時又能及時將自己的想法發表在網絡上,從而加強人們的溝通與交流;另外,人們也可以傳播自己感興趣的消息,從而使更多的人了解信息內容。在此背景下,利用新媒體形式對馬克思主義進行傳播能使人們將自己的看法及時與信息發布者及其他接收者進行互動,增進不同人群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同時也更加方便信息發布者征集人們對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的建議,從而使信息的傳播更能符合人們的要求,促使馬克思主義理論不斷創新發展,以適應我國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要求。
(一)加強人才培養
如何利用新媒體優勢加強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筆者認為首先必須要有這方面的復合型人才,即既能深入理解與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同時還要熟練掌握新媒體環境下各種媒體的傳播效果等相關內容的人才,這樣才能保障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的基本效果。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者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精髓之后,將理論聯系實際,對實際問題進行解決;同時加強對新媒體知識的了解與學習,在了解新媒體趨勢的情況下,以人們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將馬克思主義與現實生活更好地結合起來,為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培養一批專業的人才隊伍。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是理論與群眾的雙向互動關系。一方面要準確把握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指導作用,做到密切聯系實際,推進馬克思主義現代化,同時根據不同的受眾對象,分層次地推進教育內容,讓更多年齡層次的人接受;另一方面,要通過實踐的過程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在教育的傳播中及時發現、糾正問題,同時對大眾扭曲的心理進行關注與疏導,進而促進理論的升華。
(二)建立體系
現實中,人們的生活距離馬克思主義非常遙遠,這是當前人們不關注它的主要原因。建設馬克思主義主題宣傳網站,開展對馬克思主義在群眾之間的廣泛傳播與交流,首先要提高網站內容的創新度,吸引網民眼球,充實網站資源與內容,做到滿足大眾所需,保持與時俱進;其次要增強網站宣傳的獨特性,要區別于其他網站類型,但又不能讓網友感到枯燥,這就需要在設計上下功夫。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要以民生為導向,時時刻刻與人們的日常生活聯系起來,激發廣大群眾的積極性,讓更多的人們去關注馬克思主義,從經典理論中尋找日常生活中疑難問題的答案,進而建立以民生為導向的群眾參與體系。最后采用主題網站形式,滿足大眾個性化需求,擴展網絡的各項要求,方便社會公眾尋找資源。
(三)加強管理
完善的制度是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發展的基礎和保障。在法律角度要明確新媒體關于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的相關要求,對相關操作必須進行規范,這樣才能做到有法可依。加強互聯網管理。隨著互聯網的逐漸普及,網絡對人們生活的影響越來越大,而網絡犯罪現象也越來越嚴重,因此,要不斷加強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管理就必須加強互聯網管理,及時刪除一些對馬克思主義理論進行歪曲甚至詆毀的不良信息,以保障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能夠順利開展。
新媒體時代下加強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的力度,有助于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建設與發展,新媒體環境為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提供了更多的渠道,但是需要傳播者完善傳播的方式,進而促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更好地開展。
[1]王潤澤.新媒體背景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挑戰及其對策[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5.
[2]隋秀英.新媒體: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的現實選擇[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6):721~725.
(作者單位:吉林建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