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浩楠
(云南師范大學 云南 昆明 650500)
木版年畫對月份牌畫的影響
房浩楠
(云南師范大學 云南 昆明 650500)
月份牌繪畫作為20世紀活躍在我國的一種特殊的繪畫形式,對當時的商品宣傳和流通發揮了極大的促進作用,所以它一度盛行于上海并逐漸風靡全國。月份牌畫在形成之初就與中國傳統的木版年畫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筆者將從題材、創作技法、營銷理念三個方面闡述傳統木版年畫對月份牌畫的影響。
木版年畫;月份牌畫;創作技法
過年貼對聯、貼年畫,是中國的傳統習俗,是我們傳統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我國傳統的版印年畫主要分為有兩類:一種是用木板印制出墨線,用手工平涂的方法著色,然后在其重要的部位再稍加暈染,使畫面產生一種模糊的立體感,這種年畫被稱為“半印半畫年畫”;而另一種則是墨線和顏色全部用木版印刷的全版印刷年畫。這兩種年畫都具有造型淳樸、色彩熱烈的特點,富有裝飾性。只是因為這兩種年畫都以單線造型,色彩上大都采用平面著色,所以在畫面上就顯得不夠精細,形象不夠寫實,因此人看久了,容易產生審美疲勞。
到了20世紀中后期,在上海產生了一種新的年畫,這種年畫是由商品廣告畫演變而成的。其畫法是先采用民間傳統的擦炭手法,擦出具有光影變化的素描稿,再用透明水彩染料層層罩染,直到將景物表現得如照片般的真實,更重要的是這種新式年畫采用先進的印刷技術印制,因此在內容形象上這種新的年畫要比傳統的木版年畫看起來真實的多,所以從誕生之始,就備受大家喜愛。毋庸置疑,月份牌畫在形成之初就與中國傳統的木版年畫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從民國元年開始,隨著上海中外工商業競爭的日趨激烈,月份牌的題材反而趨于單純,絕大多數以時裝美女為核心,并逐漸確立了名媛閨秀、風月佳麗和豪華都市場景的定位。而在早期還是有不少為中國的戲曲故事和古典美女等,這些就是直接延續了年畫的傳統。如喜慶、神像、民間故事等,但是它有專門的一類如美人娃的題材,表現的大都是美女的生活場景。相傳最早的桃花塢年畫,是翻刻的唐寅的《風流絕暢圖》,后來也有很多畫幅上面所署的是唐寅或其他名畫家的名款,大概也是這種風氣的遺傳。從當時遺留下來的年畫中我們可以看到,如《古代仕女圖》便是描繪的少女或嬉游、或沉思,雖然動作遠沒有月份牌畫上的美女明星的動作那樣摩登,但韻味很相似,正是這種對美麗少女的喜愛,使得美人成為江南大眾所熟悉的題材。故而當英美煙公司一開始使用月份牌年畫的形式時,就得到了廣大市民的喜愛與認同。
除了題材上受到木版年畫年畫的影響之外,月份牌畫在創作手法上同樣與木版年畫年畫有著密切的傳承關系。沿海一帶自宋朝以來就與其它各國從海路有著廣泛的聯系。西洋的繪畫技法隨著各種物品的流通及傳教士的往來傳入中土,諸如西洋的科學透視技法、擦粉技術、明暗表現的手法在清代早期已經普遍使用在桃花塢沿海一帶年畫中了。
與吳門畫派的形單影只的美女不同,在桃花塢的年畫中美女大都有著非常精致的景物作為背景,顯示出一個完整的生活場景,從大型的室外場景到小型的室內的一道門、一張幾案到鋪地的排列無不符合近大遠小的焦點透視法。同時年畫的創作者結合木刻的特點,與西洋早期印刷的效果以“排線”的雕刻法來表達水面的光影與明暗。雖然桃花塢年畫的西洋技法的使用在咸豐時代以后逐漸消失,但是這種形式已經被普遍的接受了,而正是因為在桃花塢年畫中已經頻繁地結合了西洋的繪畫技法才使得完全以西洋的石印法印刷出現月份牌年畫不致過分突兀。這些表現原本與中國傳統的國畫技法與意境是格格不入的,但是它之所以可以在民間廣泛流傳而不受到非議,在于大眾已經熟悉了桃花塢年畫的原因。蘇州距離上海很近,正是由于桃花塢年畫在大眾間廣泛影響,才為月份牌年畫的流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年畫的確是一種百姓所喜聞樂見的形式,雖然年畫的銷售確實受到年節的影響,一般只是在過年的時候作為一種習俗而去購買。但是隨著題材的擴大,年畫的銷售也越來越廣泛。如《桐橋依掉錄》所載在桃花塢的美人圖旁,還刻有時曲小調……韻調動聽之唱詞。賣畫的人一邊唱歌,一邊賣畫,以便招徠更多的顧客。人們在買年畫的同時,還能得到最新的“流行歌曲”的歌詞,可以一路傳唱,真是一舉多得。
這種增加附加值的營銷手段,在當今看來雖然沒什么可驚異之處,但在當時卻非常之難得。這種商業經營理念的存在對月份牌年畫的廣泛流傳也有了很大的影響。月份牌年畫的產生本身就是作為一種商業手段,一開始就是被附加送給客戶的,其本身就是一種附加值。而它的上面除了美女、廣告外,還印有陰陽兩種合歷,方便客戶的日期查詢,更增添了這種附加物的所值,與桃花塢年畫的附加功能有異曲同工之妙。所以后來月份牌畫成為了一種單獨的廣告商品,風行于世。桃花塢年畫與月份牌畫之間的關系是清晰可見的。當年的桃花塢年畫為西來的月份牌畫創造了一龐大而堅實的消費認同群。一些原有的年畫創作者在桃花塢衰落之后,也轉行開始創作月份牌年畫。他們把桃花塢的技藝風格與西洋的技術以及商業手段結合起來,賦予了月份牌年畫一種新氣象,一種具有中國傳統內涵的氣象。桃花塢年畫雖然在當時衰落了下去,但其部分精華卻在月份牌年畫中被傳承下來,并且取得了新的發展。
月份牌年畫是西洋廣告畫本土化的結果,是高度商品化下的產物,它與時代特征緊密結合,摩登、時尚、直觀易懂,深受人們的喜愛。這一直到今天仍然受到很多人士喜愛的藝術性形式,追究其源頭,則與我國傳統的木版年畫有著密切的關系。對兩者關系進行梳理,將有利于我們更加了解月份牌畫的產生、發展,洞察傳統年畫對后世藝術創作的影響。
[1] 李長莉.近代中國社會文化變遷錄第一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2] 黃志偉.黃瑩中國近代廣告上海學林出版社,2004
[3] 霍用靈.民國藝術北京團結出版社,2004
[4] 杭鳴時.擦筆水彩年畫技法遼寧遼寧美術出版社,1980
房浩楠(1989.09-),女,漢,山東濰坊,碩士研究生,云南師范大學,研究方向:美術學中外美術史。
J05
A
1672-5832(2016)02-014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