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育娟
(河南大學 河南 開封 475000)
淺議四靈形象在中國民間美術中的運用
候育娟
(河南大學 河南 開封 475000)
民間美術是勞動人民在中華五千年歷史長河的勞動生產中創造出來的文化,民間美術起源于原始人類的自然崇拜觀念和神靈崇拜觀念。在中國眾多的吉祥瑞獸中,四靈是最能代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也是中國特有的,它們在中國民間美術中更有著不可代替的意義。四靈分別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即人們所熟知的龍、鳳、麒麟、龜。四靈形象被運用在道教、風水、墓地、軍事等方面,它們都表達著人們辟邪惡、調陰陽、希望生活平安,仕途坦蕩、幸福長壽的吉祥寓意。
四靈;民間美術;運用
民間美術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多樣豐富的形態存在于百姓生活之中,是民族精神的物化呈現。在數千年的歷史傳承中,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血脈相融,蘊含了深厚的民族情感和文化精神。以最厚重、最淳樸和原生的姿態存活于民間,但在現代工業經濟的飛速發展中和外來文化的侵入下,民間美術賴以生存的土壤-以農耕經濟為主的社會生活和傳統手工業都受到了致命的沖擊并迅速瓦解和流失。在此背景下,我想通過淺議四靈在民間美術中的運用來激起人們對民間美術的重視與保護,讓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傳承的更加源遠流長。
2.1 星宿起源
在中國古代人們把沿古天球黃道、赤道分布的主要星宿命為二十八宿,又把二十八星宿劃分為四個星區,二十八宿是為古代人們觀測天象服務的。二十八宿是古人觀察天象的標志,古人把二十八宿平均分為四個組合,每一個組合包含七個星宿。東方的星象似一條龍,西方的星象似一只虎,南方的星象似一只大鳥,北方的星象似龜與蛇。由于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所以天空的星相也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轉換。
2.2 圖騰起源
原始社會的圖騰崇拜是四靈最早的起源,屬于原始自然崇拜的范疇。圖騰,是原始人崇拜的某種動物、植物、無生物或者自然現象,他們認為這些“神物”就是自己的祖先或保護者,這個氏族就是從這種神物中蘗生出來的?!抖Y記·曲禮上第一》卷一說:“行,前朱雀而后玄武、左靑龍而右白虎”,其疏曰:“朱鳥、玄武、靑龍、白虎,四方宿名也?!痹诠糯臅r候,人們認為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這些都是具有靈性的動物,因此人們把它們作為祥瑞的標志。但在四靈獸中的玄武——龜以外,青龍、白虎、朱雀都是人們根據傳說想象和創造出來的。
3.1 道教中的四靈
道教植根于中國古代,他所崇拜的神與中國的傳統信和民俗信仰仰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道教把二十八星宿分為四個星區,并且根據星區的形狀把它們命名為: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它們是道教崇拜的“四靈”尊神,并為廣大道教徒所崇奉。道教中的四靈:青龍又名孟章神君、白虎又名監兵神君、朱雀又名陵神君、玄武又名持明神君。四靈神獸在道教中擁有著重要的地位,他們不僅是道教徒常在科儀中召請的護法神靈而且還是著名的道教各宮觀的守護大神。
3.2 風水中的四靈
四靈還有旺家旺運的吉祥寓意。因此四靈神獸的運用并不止于道教,在風水學中四靈神獸也常被用作守護家宅府第甚至石城市的守護神靈?!八撵`風水”最盛行的時代是漢代,漢人非常講究風水,主要體現在從“墓葬內風水布置”和“墓葬所在地的外部自然環境風水”上。所謂的好風水就是四面環山,又有水來映襯,取其藏風聚氣之用,氣聚則風水旺,能庇護子孫興旺。
3.3 四靈民俗與信仰
四靈,是人們根據傳說想象創造出來的,它們分別是:龍、鳳、麟、龜。在古代,人們認為這些動物都是神靈之物,因此稱之為“四靈”。其實在兩千多年前我國的周代,就有四靈民俗信仰,即所謂的“象物”。據《周禮·春官·大司樂》記載:“六變而致象物及天神。”古人鄭玄還說:“象物,有象在天……麟、鳳、龜、龍、謂之四靈?!?由于“四靈”信仰歷史悠久,因此在民間逐漸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間風俗。“
中國遠古時代人們對龍蛇圖騰的崇拜,作為一種共同的觀念和意識形態,它們積淀著原始人們強烈的感情、思想、信仰和期望。這個民族傳統,也就成了中華民族的象征。流傳至今的春節耍龍燈(龍舞),其實正是原始人崇拜龍蛇圖騰的巫術禮儀遺痕演化而來的。舊時有的地方還有舞龍祈雨的風俗。今天,龍舞則是象征著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的巨龍已經騰飛。
青龍代表著春天的生機、萬物生長之氣。青龍的生機勃勃就仿佛春天的花草萌芽之象。
朱雀就是鳳凰,其實是自然界并不存在的禽鳥,它只是古代人民幻想的保護神而演化出來的圖騰形象。在古代朱雀為南方赤色的代表,代表著夏天,預示了吉祥安寧,子孫興旺,象征著蓬勃騰達。
冬天的時候萬物不在繁盛,有著收藏之象。所謂玄武即黑色的大龜,黑色代表手斂,正好象征這個季節。象征著古人敬蛇并祈禱如龜般生命不息……
3.4 四靈瓦當
在漢代的藝術品中,無論是帛畫、印章、雕塑、墓室壁畫中,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這四種吉祥瑞獸出現的頻率很高,漢人們把它們當做四種祥瑞神靈而頂禮膜拜。它們代表著東、西、南、北四方,為天之四靈,可正四方。漢人相信四靈能辟邪鎮魔,消災祛難。
在漢代瓦當中四靈也頻頻亮相。古代的人們信奉神靈,因此具有特殊意義的四靈就很受歡迎。平頭百姓把四靈當做他們的守護神,保佑一家老少無病無災、平平安安;達官貴人祈求四靈保障他們富貴永恒,長宜子孫;至于皇室建筑的四靈雕刻,其意就在期盼基業永固,傳至萬年。
從古至今,四靈已成為中華民族博大文化的一部分,從古代的道教崇拜和古人的圖騰崇拜,以及四靈在道教崇拜、墓葬風水、民俗信仰和漢代瓦當等民間活動和藝術品中的運用,無不說明四靈在民間美術中的重要地位,它們已成為中華民族博大文化的一部分。青龍是人們根據多種動物的特征綜合得出來的瑞獸,白虎是現實中的白獸之王,朱雀是鳳凰的化身,玄武是人們把龜和蛇結合在一塊的奇怪想象力的結果。無論它們是真實的還是虛化的又或是人們自己創造的,都是廣大勞動人民根據當時社會現狀而總結出來的能代表當時能反應社會現實和表達他們的某種美好愿望的產物,都代表著廣大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表達著廣大勞動人民祈求平安,幸福安康,辟邪禳災,仕途坦蕩的美好生活的向往。
[1] 李浩.中國古代祥瑞崇拜的文化詮釋[J].民俗研究.2008(02)
[2] 吳曾德.“四靈”淺論[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J205
A
1672-5832(2016)02-016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