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莎
(湖南工業大學 湖南 株洲 412007)
淺論人格尊嚴權
胡 莎
(湖南工業大學 湖南 株洲 412007)
人格尊嚴是權是一項人類的天賦人權,我國在民法中對人格尊嚴權有相應的規定,但是從我國憲法對人格尊嚴的相關規定的位置與內容上看,我國憲法并沒有將人格尊嚴權顯示出其重要性,基于人格尊嚴是人權與公民基本權利的來源,憲法必須對人格尊嚴權給予高度重視。
人格;尊嚴;憲法
“人的尊嚴”的概念起源于文藝復興時期,新自然法學派認為民主最重要的體現就在于人的尊重與價值。人格是人所以為人的一種資格認定,人格強調的是一種天賦人權,是人作為人一項不可剝奪的權利。尊嚴強調的是其性質與程度,是人成為人的內在要求,也就是說,尊嚴是指尊貴與莊嚴,因此,人格尊嚴可以這樣定義,就是人作為人的一種尊貴且莊嚴的資格認定。人格尊嚴不是整個人類,而是指單個人,并且是單個的自然人,因此社會中的每個人都是人格尊嚴權享有的主體,也應當被社會、國家、其他人公平對待。人格尊嚴是自尊和他尊的集合體,自尊是要求國家、社會、他人對自己的尊重,而他尊是要求自我對他人、國家、社會的尊重。人格尊嚴權是自然權利,是天賦人權的一種與生俱來的權利,一個人的人格尊嚴權的補刀保障,那么其他基本權利也相應得不到保障。人格權也是一種社會權利,它不僅僅要求國家、社會、他人對自己尊重和保障人格尊嚴權,并且阻止會預防國家、社會、他人對自己人格尊嚴權的侵害,這是社會關系中應當遵循的原則,人與人之間相互平等,彼此尊重。
我國《憲法》對人格尊嚴權這樣規定:“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而在我國的民法中,對人格權有專門的章節進行闡述與規定,民法中的人格權主要是涉及人格權的一些具體權利,比如肖像權、名譽權等,而人格尊嚴則視為一般人格權中的內容之一。自然人在所處的國家與社會,其生存與發展等任何活動,以及其生存和發展的任何環境下,應該受到社會、國家、其他客觀條件給予作為人的尊嚴,這種尊嚴是人類所固有的。公民的天賦人權,公民的基本權利都是以人格尊嚴為基礎的。我國《憲法》中的人格尊嚴與外國憲法或者國家法約中人的尊嚴幾乎是一個概念,但是區別在于,外國將人的尊嚴更加細致規定,有些國家將人的尊嚴作為公民基本權利的一項基本原則,并且放在首要位置,比如德國的《基本法》、《西班牙憲法》、《印度憲法》、《韓國憲法》等。有些國家將人的尊嚴作為一項單獨的基本權利,比如《俄羅斯憲法》、《亞美尼亞憲法》、《保加利亞憲法》、《哈薩克斯坦憲法》等。還有些國家,人的尊嚴既是一項基本原則,也是一項基本權利,比如《葡萄牙憲法》、《烏克蘭憲法》、《洪都拉斯憲法》等。世界各國的憲法,將人格尊嚴設定為一項基本原則、一項基本權利或者一項基本原則且一項基本權利,主要是強調最人的尊嚴的重要性。將人格尊嚴設定為一項基本原則,強調的是人作為人,不能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否定其作為人的資格。人是平等的,自由的,獨立的個體,人本身是沒有貴賤之分的,更加不能將人作為一種手段。人的尊嚴作為一項基本權利,它與榮譽權、隱私權等人格權是并列的,這與我國的人格尊嚴是有區別的,我國人格尊嚴權是從屬于人格權的。
立憲原理應當是建立在對人格尊嚴的重視與保護之下,自然人的人格應當位于憲法之首,憲法之重。人格尊嚴全應當作為憲法的一項基本權利,人格尊嚴權應當同生命權一樣,它不是造物主的產物,也不是國家公權力賦予的權利,而是人所固有的一項權利,也是人生來就有的權利。公民的基本權利是公民最重要權利,可是國家有義務保障的權利,因此,憲法中,應當也必須將人則尊嚴權列為公民基本權利之一,并且位于其他基本權利之首,人與人之間,國家與公民之間都必須建立在尊重對方作為人的權利,立法者必須清楚知道,人格尊嚴是人類實現的目的,而公民基本權利,包括其他人權在內都是為了保障人格尊嚴權的一種手段,因此,人格尊嚴權不僅僅是憲法中的一項基本權利,更加是基本權利中,最重要的權利。人格權應當在人格尊嚴權的理論背景之下,派生出肖像權、榮譽權等相關權利。憲法上的人格尊嚴是人用來抵抗和防備一切的國家權利,并且為其他法律對人格尊嚴的相關規定做好理論基礎與立法依據,并且也是其他法律中人格尊嚴的解釋依據。這里,需要區別私法和其他公法對人格尊嚴權的相關規定。我國私法中,《民法通則》第101條,《殘疾人保障法》第三條,《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五條,《義務教育法》第29條第2款規定等等都對人格尊嚴權做了相關規定,但是司法中的人格尊嚴權的雙方主體是平等的,主要是用來抵抗和防備以及保障平等主體之間的人格尊嚴權。其他公法,比如行政法、刑罰等對人格尊嚴權的相關規定主要是公民用來對抗國家的行政、司法權。私法上受到侵權行為,主要是通過民事訴訟方式獲得救濟,私法中人格尊嚴首要侵犯亦可以通過民事訴訟的途徑保障自己的人格尊嚴權。同理,其他公法中,公民的人格尊嚴權受到侵犯時可以通過行政訴訟、刑事訴訟保障其人格尊嚴權。憲法上的人格尊嚴權,只要是通過違憲審查的方式的到救濟,英國是司法機關行使違憲審查權,法國設立了專門的憲法委員會,通過專門的憲法訴訟使得被害方得到相應合理的救濟,憲法中的人格尊嚴不需要有違憲審查才能得到合理的保障,目前中國只有通過民事訴訟、行政訴訟、刑事訴訟的方式得到相應的救濟。我國在人格尊嚴權的立憲與憲法修改方面必須注重其重要性,人格尊嚴權應當放置在其他基本權利之首,民法中的人格權與憲法中的人格尊嚴權必須具有對等性,人格尊嚴權是一項基本權利,它與榮譽權、姓名權等其他權利是相同地位,是一項單獨的權利,并且是其他人格權的核心,因此不能將其隨意從屬于人格權。加強具體保護制度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這里筆者主要強調的是違憲審查制度,人格尊嚴權既然作為憲法的一項基本權利,因此必須需要合理的違憲審查制度,利用科學的方法,公正地程序,才能真正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
[1] 董和平,韓大元,李樹忠.憲法學[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2] 李震山.人性尊嚴與人權保障[M].臺北:元照出版公司,2000.
[3] 劉志剛.人格尊嚴的憲法意義[J].中國法學,2007.
[4] [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學原理[M].苗力田,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5] 王利明.人格權法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年版,2005.
胡莎(1992.06-),女,漢族,湖南株洲人,碩士,湖南工業大學,研究方向:憲法與行政法。
D923
A
1672-5832(2016)02-01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