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務儀
(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公證處 廣東 廣州 510000)
關于夫妻共同財產及繼承權的案例分析
鐘務儀
(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公證處 廣東 廣州 510000)
根據《婚姻法》的規定,上述樓房屬于張某、王氏、吳氏的夫妻共同財產。根據《繼承法》的規定,張二、張三、張五、張甲、張乙、徐氏、張丙均有權繼承上述樓房。在張二、張五、張甲、張乙、徐氏、張丙均表示放棄繼承上述樓房后,張三可全部繼承上述樓房。
夫妻共同財產;代位繼承;轉繼承
張某于2005年去世,張某在舊社會時娶了一妻一妾,三人一直共同生活且共同撫養了張某的所有子女長大。其妻王氏于2000年去世,其妾吳氏于2001年去世。王氏為張某生育了張一、張二、張三三個兒子,吳氏為張某生育了兒子張四和女兒張五。張某的父母均先于其死亡,王氏的父母亦先于其死亡,吳氏的父母亦先于其死亡。張一于1993年去世,遺有兩個子女,分別是張甲和張乙;張四于2006年去世,其配偶徐氏健在,有一個兒子張丙。張某所在村集體于1990年分配了一塊宅基地給他,張某隨即在這宅基地上蓋起了三層的樓房。現張某的兒子張三想單獨繼承該樓房,并向公證處申請辦理該樓房的繼承公證手續。張三是否能全部繼承該樓房?
本案主要涉及三個問題,一是上述樓房是否屬于張某、王氏、吳氏的夫妻共同財產;二是王氏和吳氏各自生育的子女能否繼承生母外的父親其他配偶的遺產;三是本案中涉及代位繼承和轉繼承的遺產份額該如何辦理。以下是筆者的分析:
《婚姻法》第十七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資,獎金;(二)生產、經營的收益…….(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根據該條規定,如何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的要件主要有三點,一是屬于“夫妻關系”,二是“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三是“合法所得”。張某和王氏和吳氏的婚姻是在舊社會形成的,即是在1950年5月前《婚姻法》實施前形成的,根據“法不溯及既往”原則,他們的婚姻關系有效,這就符合第一項要件。本案所涉樓房是張某在1990年經合法程序蓋的,這就符合第二三項要件。所以,本案所涉樓房屬于張某、王氏、吳氏的夫妻共同財產。
《繼承法》第三條規定:“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包括:(一)公民的收入;(二)公民的房屋、儲蓄和生活用品……”;第十條規定:“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十六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共同所有的財產,除有約定的以外,如果分割遺產,應當先將共同所有的財產的一半分出為配偶所得,其余的為被繼承人的遺產。”根據上述條文的規定,上述房屋是張某、王氏、吳氏的合法財產,是其遺產,各占三分之一份額,張某的子女均可繼承張某的遺產份額,王氏的子女均可繼承王氏的遺產,吳氏的子女均可繼承吳氏的遺產,但王氏的子女張一、張二、張三能否繼承吳氏的三分之一份額呢?吳氏的子女張四和張五能否繼承王氏的三分之一份額呢?對此,《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的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二十條有明確規定:“在舊社會形成的一夫多妻家庭中,子女與生母以外的父親的其他配偶之間形成扶養關系的,互有繼承權。”本案中,張某的全部子女均由張某、王氏、吳氏共同撫養長大,王氏和吳氏各自的子女均與對方形成扶養關系,故王氏生育的子女可繼承吳氏的遺產份額,吳氏生育的子女可繼承王氏的遺產份額。
《繼承法》第十一條規定:“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他的父親或者母親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因張一先于張某、王氏、吳氏死亡,并遺有兩個子女,張甲和張乙,故張甲和張乙可代位繼承上述遺產,但所繼承的份額僅限于張一可繼承的份額。《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的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五十三條規定:“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沒有表示放棄繼承,并于遺產分割前死亡的,其繼承遺產的權利轉移給他的合法繼承人。”本案中張四在未實際取得張某、王氏、吳氏遺產時死亡,故其應繼承上述遺產的權利轉移給其合法繼承人父母張某、王氏、吳氏,配偶徐氏,兒子張丙,因張某、王氏、吳氏均先于其死亡,故徐氏、張丙均有權繼承上述遺產。如果法律沒有關于代位繼承和轉繼承的規定,那么當出現繼承人因先于被繼承人或者因未實際取得被繼承人遺產時死亡而不能實際取得被繼承人遺產的情況時,就會出現遺產無人繼承的情況,這與法律最大限度保護公民權益的宗旨相悖,故法律在公民繼承權的基礎下,延伸出了代位繼承權和轉繼承權。
根據上述法律規定及事實,張二、張三、張五、張甲、張乙、徐氏、張丙均有權繼承張某、王氏、吳氏的遺產。在張二、張五、張甲、張乙、徐氏、張丙以書面形式向張三表示放棄繼承上述遺產后,張三可單獨繼承上述房屋的全部份額。
[1] 趙莉:域外配偶繼承權制度立法修法之爭及啟示——以配偶繼承權與夫妻財產制的關聯性為中心[J];北方法學;2014年06期。
[2] 梁麗金,徐曉麗:法定繼承人制度的重塑[J];甘肅行政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F713.3
A
1672-5832(2016)02-018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