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璇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北京 100024)
樋口一葉的新舊女性意識沖突
——以《青梅竹馬》為中心
周 璇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北京 100024)
樋口一葉作為明治時代為數不多的女性作家,為明治時代女性們發聲吶喊,忍受著社會地位低下的心理打擊,在極短的生涯中創作出了多部優秀作品。雖是屈服于現實的悲劇故事,但依然可從中窺探出樋口一葉的女性主體意識,關于樋口一葉覺醒于否的討論從未有休止。本論通過對其最受好評的作品《青梅竹馬》進行文本分析得出主人公直面命運時積極反抗與輕易屈服的兩面性。樋口一葉通過作品暴露了社會問題,發出了吶喊,但卻未脫離傳統觀念的束縛,最終屈服于社會現實,由此得出樋口一葉新舊沖突的女性意識,并分析其成因。
樋口一葉;《青梅竹馬》;新舊女性意識
《青梅竹馬》創作于明治28年,以樋口一葉為生計所迫在花柳街附近擺雜貨店時的見聞為素材。一葉在此得以目擊社會底層人們的生活,在充滿色欲與物欲的花柳街,對人情冷暖有了進一步認識,也培養了其敏銳的文學洞察力。
小說以吉原這一最繁榮的花柳街為背景,講述了注定要成為妓女的美登利,與將會繼承父業成為僧侶的信如之間淡淡的愛情。故事不長,卻充滿悲傷基調。年輕好勝的美登利與內向的信如上同一所學校,運動會時,信如把衣服弄臟了,美登利遞給了他一個手帕,然而信如怕被朋友嘲笑拒絕了美登利。二人的芥蒂由此產生。一個下雨天,信如經過美登利家門口時,木屐帶斷了,美登利再次向信如伸出援手,然而,朋友恰巧經過,信如最終還是沒有接受美登利的好意。信如臨去僧侶學校前,給美登利的房間插上一枝水仙,迎來初潮的美登利也離妓女的命運更近一步,美登利看著花,懷念著過去。
通過美登利的人物形象可分析出一葉的新舊并存的女性意識。年幼時的她是個天真無邪的美少女,姐姐是花魁,剛來到吉原時因為被嘲笑是鄉下人而大哭三天三夜,由此可見美登利的好勝心之強。因為姐姐的關系,美登利不愁吃穿,是孩子們中的女王。在這樣的生長環境下,美登利養成了任性的小性格。遞手帕被信如拒絕之后也是十分生氣,可見她直面愛情的勇氣。美登利宛如新時代女性的代表。
然而,美登利一邊有人羨慕,一邊也是被輕蔑的對象。孩子們間吵架時美登利被孩子王說是繼承姐姐衣缽的乞丐。對此,美登利休學一天,但她誰都沒有怪,還讓朋友幫她向母親隱瞞此事。下雨天向信如伸出的援手其實也是經過反復猶豫的,不似以往那么直接。
美登利的男性小伙伴說“喜歡的話就賺錢去買她”,美登利知道自己早晚會成為有錢就能被隨意買賣的妓女。初潮之后她盤起發髻,突然變得像個女人了。生理、心理的成長使得美登利明白了自己的命運,最終也放棄了愛情。
美登利與信如的愛情還沒有開始就宣告結束,但筆者認為如果將《青梅竹馬》僅僅理解為悲傷的愛情故事的話未免太過膚淺。妓女與僧侶的戀愛是不被允許的,孩子們被迫背上大人們的十字架,親手結束這份愛情。美登利幼年時的生活方式與對愛情的勇敢態度是一葉女性主體意識的覺醒,同時也傾訴了對現實社會的不滿。但結局并不樂觀,這又看出一葉輕易屈服于現狀的態度。一葉本身甚至也不能接受妓女與僧侶的戀愛。最后出現的水仙花意味著純潔,一葉為這段感情在尚未變質的時候劃上句號。而現實生活中,一葉與其老師半井桃水的戀情一經曝光便立馬選擇分手。可以說一葉是一位嚴格遵守社會秩序的女性,重視身份,不愿打破舊式社會秩序,一葉并沒有反抗到底的勇氣。
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可從社會和個人經歷上來挖掘。首先,一葉受明治時代的社會影響較大,明治是一個新舊思潮沖突的時代。日本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發展,新思潮不斷涌現,舊思想也從不讓步,明治本身就是一個充滿矛盾的時代。
西方啟蒙思想、自由民權思想等以探求人性為目標的西方文藝復興思潮對明治時代的人們以強烈影響。女性開始追求與男性平等的社會地位,一葉掙脫舊思想的桎梏,以新視點來觀察千百年來受盡不平等待遇的日本女性。
發展伊始的社會很許多不完善的地方,舊經濟體制尚未瓦解,經濟不景氣,官僚腐敗之風盛行,外國資本主義入侵,人民飽受苦難,享福的只有少數上流社會人士。
以明治開化政策下的公娼制度為例,明治五年(1872年),政治發布“娼妓解放令”,但次年在政府允許下,娼妓又可重新自由營業。另外,明治六年政府雖承認女性提出離婚的權利,但是必須得到家人同意,其丈夫將休書給女方父親。實際上女性依然沒有婚姻主導權。
在保守與革新、現實與理想、舊與新的對立下,一葉作為女性代言人勇敢與現實抗爭,然后遭遇到舊勢力壓迫的她也輕易屈服于現實。
個人經歷上來看,一葉生成在沒落士族家庭,生活并不富裕。思想老舊的母親反對一葉上學,一葉幼時便受傳統思想熏陶。慶幸的是,其父惜才,想方設法讓一葉得以受教育。一葉被送到貴族聚集的“荻舍”來學習,平民組的她雖然常受欺負,參與不了衣著打扮等話題,但一葉不甘落后,努力學習。可以看出一葉從小就是個有上進心和自尊心的孩子。幼時受過新式教育,但又受舊式道德觀的束縛,一葉無法全面認識近代文化。她依然贊成封建社會的倫理道德。
一葉在其父去世之前,生活雖不富裕,但也不至于貧困。然而17歲那年,她不得不以幼小身軀擔負起全家生計。家族敗落的同時一葉還被退婚,深受打擊的她開始覺醒。嘗盡人生艱辛的她于21歲時為生活所迫,搬家到吉原,這加速了她的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一般的女子便屈服于命運安于貧困了吧?但一葉是受過教育的,她拿起筆作為武器,為爭取女性權力而發聲吶喊。但又受舊式文化影響,她的作品只表現出女性的悲慘,以及對此的同情與關注,并未找到援救之法。
周璇(1993-),女,漢,安徽,碩士,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研究方向:日本文學。
I106
A
1672-5832(2016)09-00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