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 賀
?
完善國有建筑企業紀檢辦案工作
文/李賀
查辦違紀違法案件是深入開展反腐敗斗爭的中心關鍵環節,是懲治腐敗最重要的手段,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國有企業黨員干部違法違紀問題時有發生,犯案手法也越來越隱蔽,這給紀檢監察部門的查辦工作帶了不小的挑戰,為適應新形勢下紀檢監察機關辦案工作的需要,我們在查辦案件中對當前企業面臨的嚴峻外部環境、面臨的困境和遇到的新問題等進行了一些探索和研究。
我國的國有建筑企業是完全的競爭性市場經濟主體。在國家經濟體制深化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國有建筑企業面臨著外部投標環境的日益規范、競爭對手的不斷強大以及內部體制機制改革的歷史重任。“外因是動力,內因是根本”,只有苦練內功,規范經營,才能做強做大。因此,在當前腐敗易發、多發時期,加強規范管理,筑起預防違規違紀的防火墻勢在必行。
國有建筑企業紀委查辦案件的重要意義越發凸顯
建筑行業是傳統的以人力資本聚合的市場競爭主體,當前國有建筑企業多為有幾十年經營歷史的老國企,從內部看,企業離退休職工較多,面臨著項目管理方式較為落后等問題;從外部看,各家企業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國內市場的競爭日趨白熱化,國外市場如火如荼,市場經濟成分多元化和全球經濟一體化,也為反腐敗工作帶來更加艱巨的任務,依法依規辦案面對的形勢更加復雜。因此,給紀檢辦案人員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正視查辦案件在深化改革中的重要性和復雜性,也是國有建筑企業領導人員需具備的大局意識。
國有建筑企業紀委新形勢下查辦案件的重點
查辦案件是一項政治性、政策性和法律性都很強的工作,能否嚴格依法辦案,是衡量紀檢監察工作水平的重要標準。當前反腐敗形勢較為嚴峻,聚焦當前時期國有建筑企業查辦案件的重點是國有建筑企業紀檢監察部門應思考的核心問題,也是合法有效查辦案件的前提。
首先要深入理解國有建筑企業紀檢監察工作的定位問題,它既是企業抓早抓小,及時提醒糾正的啄木鳥,也是掃除企業貪腐分子的清道夫,更是維持企業經營生產正常有序健康發展的護衛艦。在當前紀檢監察機關職責要求“轉職能、轉作風、轉方式”的情況下,國有建筑企業紀檢監察機構要做到:一是明確查辦案件的出發點大環境,既要圍繞企業生產經營中心大局,又要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更要維護企業職工的利益。二是結合當前企業的中心任務,明確企業紀委主動查辦案件的重點和方向,以自身企業內部管理缺陷和經營短板為出發點,比如以虧損企業、項目的治理,反映多次侵害職工群眾利益的事項等,作為國有建筑企業紀檢監察的重難點任務。三是要抓早抓小,深刻、準確理解中央關于當前查辦案件的四種形態,將批評和自我批評,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監督執紀的常態,讓黨紀輕處分和組織處理成為監督執紀的大多數。
手段較為單一,紀檢監察人員素質和能力有待提高
隨著涉案人員的高智商化、高技能化,反偵查能力越來越強,傳統的一張紙、一支筆、一張嘴的辦案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新形勢下紀檢監察人員查辦案件的需要。缺乏查辦案件的經驗和能力,不能掌握有價值的線索,在線索收集過程中,沒有發掘案件重點、難點的能力,對案件的調查停留在表面。
黨員領導的反腐倡廉責任意識還有待加強和轉變
新形勢下,國有建筑各級企業面對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新要求,對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要求還認識不到位,某些領導存在認識上的誤區,認為查辦了下屬就是對自己業績的否定,影響自己的政治前途。這些思想的萌生造成對案件檢查工作缺乏認識,不夠重視,極大地影響了查辦案件工作的順利開展。
查辦案件程序、處分規則還需要進一步整合完善
隨著《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的出臺,國有建筑企業內部紀檢監察組織查辦案件的黨紀處分有了依據。但仍存在著政紀處分沒有統一規定,各級企業政紀處分依據不統一的情況,與此同時,近年來,國家層面對安全質量事故加大了責任追究和打擊力度。國有建筑企業的安全質量責任追究一般都會制定追責程序和處分條款,如何將黨政紀處分與安全質量責任追究處理銜接好,如何看待黨政紀處分與安全質量責任追究處分的關系,也反映出目前國有建筑企業紀檢監察處分依據存在制度交叉、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相矛盾的情況。除此之外,國有建筑企業紀檢監察查辦案件的程序規章也沒有統一規定,各個單位制定不同的查辦程序,內容相對較為簡單,沒有嚴格對查辦案件的權限和查辦案件的程序進行統一詳細的規范,也是當前國有建筑企業查辦案件凸顯出來的問題。
要整合出臺規范性查辦案件的程序、黨政紀處理制度文件
要結合中央最新出臺的《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在各自系統內,制定和完善出一套適合本企業的黨政紀處分條例。同時,也要與安全質量事故責任追究的處分相銜接,做好特別制度與一般制度的規定,讓案件查辦和處分定性有據可依,沒有死角。
要合法規范和細化企業內部的查辦案件程序,從辦理權限、辦理方式、辦理期限、查辦人數限制,證據材料收集,以及配合移交檢察院的程序等方面入手,依法依規對查辦案件的程序進行規范,只有程序正當合理,才能保證實體的公正公平。所以各級紀檢監察組織在查辦案件過程中,一定要做到“程序合法、依法執紀”。
要進一步實現紀檢監察人員垂直管理,提高和保證紀檢監察人員職級待遇
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日前宣布,將對國家各大部委派駐紀檢監察組,目的是進一步加大對被派駐機關的監察力度,也體現中央從嚴治黨、抓早抓小的要求。筆者認為:紀檢監察人員要實現真正的善于發現案件線索、敢于履行查辦案件職責,從根本上來說,就是要從體制機制上進行逐步改革,實現垂直管理。同時加大對辦案人員和涉案對象權益的保護和救濟。
在推進紀檢監察機構體制機制改革的同時,還要相應提高紀檢監察人員的職級和待遇。紀檢監察工作是一項專找毛病、專挑缺點的工作,通過搜集證據、談話筆錄,最終要對違紀違規人員進行責任追究。因此,干的是“得罪人的活”,不但如此,紀檢監察干部每天面對企業內部、周圍身邊的負面新聞,心理上也承受著巨大的身心壓力,更為重要的是隨著中央要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實現“監督的再監督”,從工作性質和職能上也再一次證明紀檢監察職能需要提高紀檢監察人員的相應職級和待遇,以便更好地履行監督執紀問責職責。
從入口著手,提高紀檢監察人員的能力、素質和意識
一是要提高談話攻心的能力。要善于研究人的需要、動機和行為,運用心理學來尋找案件突破口。通過耐心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促使其作出交代問題的選擇。二是要提高調查取證的能力。在查辦案件中堅持做到:凡是能夠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一切證據都要收集,既要重口供證據,又要重人證、書證、物證等其他證據;既要收集有錯證據,又要收集無錯證據,以確保案件事實清楚無疑。三是要提高案件的初核能力。在初核前應對案件的線索、情況和有關資料作出全面客觀的分析與判斷,在初核階段要低調運作,保密進行,加強對涉案人、知情人的利益研究,靈活采用從外圍入手、從小人物入手等方式,打開案件的突破口。四是要提高分析案情的能力。對案件的分析判斷,要貫穿辦案的全過程,每辦完一個案件,都要認真總結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切實提高分析案情的能力。
(作者單位:中鐵一局集團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