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春行動”現在開始
■ 推進供給側改革,要把制度供給放在首要位置。通過減負降費、構建新型政商關系等相關制度供給,提高企業應對復雜市場環境的能力。各地要密切關注企業運行狀況,加強行業分析研判,拿出真金白銀,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經營性成本、要素成本等,綜合施策、精準發力,確保供給側改革實現突破、取得成效。
★最近,江蘇省出臺《關于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的意見》,“32條”政策可給企業降低成本約600億元,這是省級第一個“降成本”文件。
■本刊首席時政觀察員
【本文重要信源】
1.林毅夫:現在是企業倒逼改革關鍵時刻;2李雪松:當前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3.周其仁:降低體制成本是增強競爭力的關鍵
“十三五”開局之年的春天乍暖還寒,經濟新常態下的企業發展壓力山大。全國上下正在開展聲勢浩大的企業“暖春行動”,瞄準發展痛點拿出“硬招數”、打好“組合拳”,通過送政策、送服務、送溫暖,為企業發展減負添薪。
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著力點,降低企業成本有利于增強企業盈利能力、預期和信心。但目前,實體企業成本高企的問題仍十分突出。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開展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行動”,去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在推進“三去一降一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加大降低企業成本力度,打出一套“組合拳”。當前,各地已打響降成本攻堅戰,江蘇、山東、吉林、重慶、廣東等地出手快、行動早,十分注重可操作性和責任落實,列出了降成本清單,完善了責任追究制度,讓企業早降本、早受惠。
抓關鍵,降低制度性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是“組合拳”中的關鍵一招。黑龍江省經濟發展遭遇困難,體制性問題備受詬病。為此,黑龍江提出利用供給側改革的機遇幫助企業降成本增效益,把交易成本和物流成本降下來,進一步清理規范中介服務,把不合理收費降下來。而作為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先鋒,浙江省也要求加大制度性降成本力度,提出要深化“四張清單一張網”改革,建立健全“權利清單”和“責任清單”動態調整機制,全面清理行政審批前置服務項目,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行政審批前置服務項目一律取消。
定“套餐”,降企業稅費負擔。企業要降成本,減費是重頭戲。廣東減費力度最大,近日發布《關于免征部分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的通知》,進一步擴大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免征項目,11項由省規定的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將全部被取消,實行“零收費”。而湖南省則提出要建立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行動聯席會議制度,采取分步推進、分批公開的方式,取消、放開和降低一批涉企行政事業性和經營性收費。
出實招,降低社會保險費。當前,普遍困擾企業的最大問題是“五險一金”繳費,很多省企業繳納的“五險一金”已占工資支出總額的40%以上。國務院去年已下調了工傷、失業、生育保險費率,“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將生育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合并實施。近期,上海、天津、云南、甘肅、廣東等地相繼宣布下調社保費率。3月21日,上海宣布,從2016年1月1日起,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單位繳費費率均下調1個百分點,失業保險單位繳費費率下調0.5個百分點。
有干貨,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財務成本過高也是我國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發展面臨的一大難題。去年央行五次降準降息后,企業的融資成本有所下降,但小型企業反映資金緊張的狀況還有所加劇。今年河北省提出要開展降本增效專項行動,制定實施降低企業成本總體方案,推出一攬子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政策措施,落實好無還本續貸、循環貸款等小微企業流動資金貸款還款方式,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近日天津市出臺了第一批20項政策措施全方位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方面共有4項政策措施,包括提高中小微企業信用貸款風險補償比例,降低企業融資租賃、降低重大建設項目資金、降低政府性投融資公司融資成本。
有力度,降低要素資源價格。降電價國家已出實招,從2016年1月1日起,我國一般工商業銷售電價全國平均降低每千瓦時約3分錢,打響為企業“降成本”第一槍。江蘇省出手最快,近日出臺的《關于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的意見》通過32條具體措施降低企業成本,其中提出,實行有保有控的產業用地政策,重點保障年度重大項目中的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等產業項目用地,對工業用地鼓勵采取長期租賃、先租后讓、租讓結合、彈性出讓等方式供應。另外,四川省近日出臺的《促進經濟穩定增長和提質增效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策措施》,在降低物流成本方面有實質性措施,提出繼續對產成品、原材料鐵路運輸實行運價下浮政策,同時提出清理規范對各類物流運輸企業的相關收費。
【決策看點】
●從3月開始,福州全市開展以“排企憂、解企困、送服務、促發展”為主題的“企業服務月”活動,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化解過剩產能和優化存量企業為兩大突破口,努力實現釋放新需求、創造新供給。本次“企業服務月”活動服務對象全面覆蓋各地的市屬、縣(市)區重點企業、骨干企業和重大項目。活動內容包含宣講政策,查找問題,全面摸排企業、項目困難問題,以及協調服務。堅持“一企一策”,實施精準扶持,協調幫助解決企業在資金、水電、供氣、用地、用工和項目報批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
【鏈 接】
制造業企業面臨“三座大山”和“四高四低”
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指出,近年來,許多制造業企業普遍遇到“三座大山”,即:市場的冰山、融資的高山、轉型的火山。發展中也面臨“四高四低”,即:人工成本高、融資成本高、稅費負擔高、制度性交易成本高;產品質量低、技術標準低、品牌認可度低、企業誠信度低。對此,李書福建議,降低成本要動真格,不能“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對制造業實施結構性減稅,較大幅度降低增值稅稅率,繼續清理各種不合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
資料來源:國際金融報2016年3月10日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政協聯組討論時,首次用“親”“清”兩個字闡述新型政商關系。他指出,對領導干部而言,所謂“親”,就是要坦蕩真誠同民營企業接觸交往,特別是在民營企業遇到困難和問題情況下更要積極作為、靠前服務,對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多關注、多談心、多引導,幫助解決實際困難。但目前,一些領導干部走到另一個極端,拒商、遠商、避商、怕商,怕瓜田李下說不清。因此,既要防“官商勾結”又要防“為官不為”,不能因為反腐而忽視對企業的服務,要真誠幫企業排憂解難。
山西解決企業“五大難題”。作為腐敗重災區,山西省委書記王儒林在4月5日召開的民營企業家座談會上強調,努力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切實解決“五大難題”,包括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市場準入問題,企業技術、人才問題,民營企業不優不強的問題,企業負擔過重問題。
遼寧百支專家團隊扶助企業。作為經濟斷崖式下滑的省份,遼寧把幫扶企業發展作為穩增長的重要措施,今年初開展貫穿全年的百支專家團隊扶助千企惠及萬人創業創新專項行動,整合全省840多個服務機構優秀服務資源為企業解決實際難題。幫扶內容分為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管理創新咨詢、開發新的融資渠道和融資新產品、“大小企業配套”和“中小企業走出去”信息發布等10個方面。
河南建立“四項機制”、開展“四項對接”。在幫扶企業的長效機制建設上,河南省做得最到位。3月13日印發的《河南省2016年企業服務工作實施方案》顯示,今年,該省將著力完善政企溝通、監測預警、問題解決、政策落實督查“四項機制”,深入開展產銷、銀企、用工、產學研“四項對接”,將建成以省級綜合平臺為樞紐,18個省轄市、10個省直管縣(市)窗口平臺和30個重點產業集聚區平臺為支撐的省、市、縣三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網絡,將建立以問題清單、任務清單和落實清單為主要內容的臺賬制度,嚴格落實首問負責、限時辦結、聯席辦公、企業評議等制度,對三級重點服務企業和重大項目繼續實行領導分包、企業首席服務員等制度。
河北實行訂單式服務。3月29日,河北省舉行首場以中小企業名家大講堂和訂單式服務為主要內容的服務大篷車活動,中小企業名家大講堂聘請名校名師,為企業解讀政策、解疑釋惑,旨在解決企業發展中的思路、路徑問題。今年,河北省共計劃開展訂單式服務活動35場,其中每個設區市各組織3場,省直管縣(市)各組織1場,為中小微企業健康發展提供支持。
【決策看點】
●4月1日,安徽滁州市企業幫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今年該市決定在全市開展“企業幫扶服務年”專項行動。2016年的企業幫扶工作在繼承上年分級幫扶、高位推進、問題導向等先進經驗的同時,進一步創新幫扶體制機制,成立“滁州市企業幫扶中心”,全面升級工作標準,力求通過引入信訪工作機制和效能督查督辦機制,強化報告通報機制和市縣聯動機制,推進幫扶工作制度化、常態化、精準化、網絡化、系統化、責任化,奮力實現企業幫扶全覆蓋。
【鏈 接】
當前企業成本持續上升,經營負擔不斷加重
國研中心調查系統于2015年8月至9月組織實施了“2015·中國企業家問卷跟蹤調查”,回收的2526份有效問卷顯示,當前企業成本持續上升,經營負擔加重。企業經營者選擇比重最高的兩項分別是“人工成本上升”(71.9%)和“社保、稅費負擔過重”(54.7%)。另外,調查顯示,中小企業融資依然十分困難。回答“資金緊張”的企業經營者占37.9%,排在第五位,為近年來的最高。
資料來源:《中國經濟時報》2016年2月26日
當前,民營企業發展面臨一系列困難和問題,亟需政府的扶持和引導。各地要進一步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環境、市場環境、社會環境,打破“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扶持政策要落地、落細、落實,做到可督促、可檢查、能問責,讓民營企業真正從扶持政策中增強獲得感。
廣東“暖企”行動真正讓民企得實惠。作為民營經濟大省,廣東最近部署實施系列“暖企”行動,重點圍繞傳統產業技術改造、新興產業培育發展、商會協會改革等課題開展調查研究,推動政策落地和簡政放權,讓民營企業真正享受待遇、獲得實惠。今年,廣東省將籌組粵民投集團,支持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公共基礎設施、公用事業建設,引導民營企業參與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另外,廣東省將印發《關于促進民營經濟大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力爭今年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都設立風險補償資金,支持中小微企業融資。同時,加快建設省中小微企業信用信息和融資對接平臺,實現中小微企業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中小微企業信貸風險補償資金地市全覆蓋。
浙江幫助企業“搬三山”“開三門”。浙江省4月5日召開非公經濟人士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座談會,省委書記夏寶龍在會上強調,要深刻領悟總書記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搬山開門”確立的指路明燈,堅決放開市場準入,切實減輕企業負擔,不斷強化政策宣傳,著力營造良好氛圍,幫助企業“搬三山”“開三門”,努力在營造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和氛圍上繼續走在前列。同日,在臺州民營經濟創新發展暨浙商回歸動員大會上,一份新鮮出爐的《關于加快民營經濟創新發展的意見》,一攬子提出30條政策,為民營經濟發展再添薪火。
★近日,財政部等出臺新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政策和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對培育創造新技術、新業態和提供新供給的生力軍意義重大。★3月份中國制造業PMI時隔8個月首次回到50%榮枯線以上,顯示經濟增長已初步觸底企穩,中國經濟二季度有望進入回暖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