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勇
寧夏大學 寧夏銀川 750021
創新創業教育融合專業教育的深度探究
蔡 勇
寧夏大學 寧夏銀川 750021
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教學是順應社會發展,培養新型人才的新模式。本文論述了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必要性,通過對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深度探究,提出了一系列探究性策略。
創新創業教育;專業教育;教育融合
伴隨著高等教育蓬勃發展為社會輸入的教育人才規模不斷擴大,大學生的就業壓力也不斷增長。為了改善大學生就業現狀,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先后出臺了相關創新創業教育培養政策,幫助推動創新創業高層次人才的培養。近年來,各大高校也積極開展創業創新教育,鼓勵大學生投身于創新創業的隊伍中。開展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對推動我國高校創業教育步入更全面的發展軌道,幫助高校大學生更好地發掘個人潛力,實現人生價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方面,高校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對于高校提升創新能力,促進區域發展,建設新型人才隊伍有著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教育理念符合經濟社會發展的模式,也引導著高校學生積極關注社會環境變化發展,樹立正確就業觀和創業意識,提高就業能力和個人綜合能力。
(一)創新創業教育與人才培養體系的深度融合
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深度融合的教學過程需要建立在一個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之上。實踐證明,創新創業新型人才的培養需要遵循三個主要原則:一是要強化學科的交叉教學,調整學生的知識結構,擴大專業容量;二是要強化創業創新教育在教學中的重要性,將其與重要專業課程項目相融合;三是要將創業創新教育真正地融入社會實踐中,保證課外實踐教學的落實。
高校創業創新教育是貫穿大學學習的整個階段的。大學低年級的學生通過校內外知識的學習,了解專業知識,感受創新教育的氛圍,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在此基礎上,學生將進一步進行產學研綜合訓練,利用交叉學科的綜合知識進行實際操作,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高年級的學習階段,學生培養了較強的創新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進行實地的訓練,鞏固社會適應和團隊協作能力。
(二)創新創業教育與教學體系的深度融合
創業創新能力與專業教育融合的最基礎方式是通過與教學內容的不斷融合展開的。大學課程主要由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實踐課程三大部分組成。人文、社科類基礎課程為大學生人格品質和教學導入提供了基礎知識;專業技術課程是大學學習階段的核心內容,創新創業教育不僅要以此為基礎,也要不斷加強教學結合;拓展課程的設置為創新創業與專業教育的融合提供了很好的平臺,也是創新能力最終得到體現的領域。
圍繞核心教學課程,創建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課程群是十分重要的環節。以生物制藥科學專業為例,在人文社科基礎課程中開展經濟學原理導論、管理學基礎理論等經濟管理類課程,在專業課程中穿插化工原理、創新實驗課程,拓展實踐課程中設立自動化制藥、電子商務、企業管理等課程,讓學生獲得創新思維方式,改善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教育體系的深度融合
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是一門開放性的課程,因此在課程開展的過程中,要實行開放式的教學方式。在專業課程內容的基礎上,開設模擬與實際訓練結合的課程模式,開展一套全面的創業技能實訓體系,幫助學生建立系統的創業知識與技能,培養創新思維能力和精神,了解掌握創業模式、方法與步驟,提高創新創業的意識。在開設實踐操作課程的過程中,也需要充分考慮學生自我發展的趨勢,建立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創新創業課程,通過資料搜集、實踐調查、方案討論、方案評估、具體實施、交流反饋等一系列完善的步驟,逐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一)制定完善的實踐教育體系培養目標
為了適應社會人才發展的需要,高校首先要制定滿足實踐需求的培養目標,將創業教育作為專業培養的目標之一,幫助學生適應社會對創新實踐能力的訴求。高校要注重增強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能力的培養,注重學生系統理論知識在創新創業實踐中的運用。在這個過程中,高校也需要不斷增強師資力量,培養新型教師團隊,更好地引導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實踐。
(二)創建適合發展的特色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的改革主要可以通過兩個方面開展:一方面是將創業教育滲透于專業課程中,另一方面是開設專門的創業活動課和實踐課。將創業教育滲透于專業課程中主要可以通過在專業課程內容中穿插創業內容相關的知識。此外,有條件的學校可以根據自身特點開設有特色的創業教育選修課。
在開設創業活動過程中,除了結合高校及地方特色開展創業活動外,也要鼓勵學生開展個體專業活動,例如建立創業團隊,給予適當資金、場地幫助,調動學生參與創業的積極性。
(三)制定全面的創業教育管理機制
為了適應社會人才發展的需要,必須要制定全面的創業教育管理機制。學校要大膽地進行創新創業與專業教育融合課程的頂層再設計,成立全校性的創業基地和創業協調機構,統籌好創業教育的全面安排。高校可以將建立創業基地、創業創新學院等機構作為全面推行創新創業教育的紐帶,以此帶動、協調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此外,高校也可以通過豐富的創新活動增強創新創業教育的影響力。例如,在校內開展創業設計大賽、科技作品創新大賽;不定期邀請校外成功企業家或優秀的大學生創業代表進行專題講座,形成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良好氛圍。
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是社會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在教育實踐的過程中,各高校應當充分認識當前發展的需要,結合自身辦學特色,全面系統地開展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教學,塑造更多創新型人才。
[1]謝小良.論高校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創新[J].湖南商學院學報,2015,22(6):91-95.
蔡勇,男,1982年11月出生,寧夏鹽池人,大學學歷,法學碩士,講師職稱,主要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