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弱 孫芮琴 胡述芬
(云南民族大學 云南 昆明 650000)
會計穩健性對我國上市公司盈余質量的影響研究
孫 弱 孫芮琴 胡述芬
(云南民族大學 云南 昆明 650000)
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不斷發展完善,上市公司的股權更加分散,大部分股東不能有效行使對公司管理層的監督,投資人更加關注市場行情,利用股票的換手或債券的買賣來分散風險。因此,盈余質量分析有助于緩解資本市場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
會計穩健性;盈余質量;信息不對稱
Schipper(1989)將盈余管理定義為:企業管理當局為了獲取某些私人利益(而非僅僅為了中立地處理經營活動),有目的地干預對外財務報告過程的披露管理。Healy和Wahlen認為,盈余管理是指“管理當局在編制財務報告和規劃交易的過程中,運用個人判斷來改變財務報告的數字,達到誤導那些以公司的經濟業績為基礎的利益關系人的決策或者影響那些以會計報告數字為基礎的契約結果的目的”。
Watts(2010)認為,穩健性會增加盈余管理的難度和成本。毛新述(2013)以年我國會計制度改革為研究背景,認為盈余穩健性作為一種財務報告機制同有目的的盈余管理行為具有本質區別,沒有證據表明盈余穩健性的提高導致了上市公司的大清洗行為,支持了盈佘穩健性可以改善公司盈余質量的論點。周曉蘇等(2015)從信息披露的視角研究穩健性與盈余管理,發現在不受盈余管理動機干擾情況下,穩健性的增強有助于緩解信息不對稱水平。
2.1 會計穩健性的定義
會計穩健性,在我國會計準則中被稱為會計謹慎性,屬于會計信息質量要求的范疇,是一項基本的會計原則。我國的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規定:“企業對交易或者事項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應當保持應有的謹慎,不應高估資產或者收益、低估負債或者費用?!?/p>
2.2 盈余質量的定義
20世紀后期之后,信息觀成為會計主流。信息觀認為,財務報告的根本作用不是用來評估公司價值,而是提供對改變投資者未來現金流量預期具有潛在影響的信息。信息觀下的盈余質量并不是個絕對的概念,它更加強調一種決策有用的程度,如果財務報表使用者能夠根據當期會計盈余盡可能準確的預測下期的盈余,則盈佘質量就是的。
3.1 會計穩健性對盈余管理程度的影響
從盈余管理的手段來劃分,盈余管理包括應計盈余管理與真實盈余管理兩種方式。
所謂應計盈余管理是指管理層在不違反會計準則的前提下,通過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的選擇來扭曲真實的會計信息來達到他們的目的,或是掩蓋不正常的交易,或是捏造不真實的盈余,用以誤導那些以會計盈余信息為參考做出決策的投資者,或是用虛假的盈余數字滿足委托方的業績考核。
所謂真實盈余管理是指管理層通過真實的交易完成盈余的操縱,這些交易并不違背一般交易誠信公允的要求,但對企業經營發展來說卻是非必要且不正常的(Roychowdhury,2006)。之所以管理層采用這種方式來進行盈余操縱是為了使股東相信他們是通過真實的生產經營活動來達到業績指標的。
3.2 會計穩健性對盈余持續性的影響
(1)盈余結構
Ramakrishnan和Tomas認為各種類型的盈余的持續性不盡相同。企業的盈余可以劃分為永久的會計盈余、暫時的會計盈余和與價格無關的會計盈余三類,盈余持續性則表現為這三個組成部分持續性的綜合平均值。
(2)應計項目
在權責發生制下,收入的確認并不是以收到現金或銀行存款為依據,而是以實質獲得“所收到現金或銀行存款的權利”為依據。所以,權責發生制的運用會導致收入現金流確認時間差異,從而產生現金盈佘和應計盈余。由于應計盈余的確認需要依據會計人員的估計,所以,估計值與未來實際收入可能存在差異。這種估計差異可能導致應計盈佘的持續性低于現金盈余的持續性。
3.3 會計穩健性對盈余可預測性的影響
盈余的可預測性往往取決于以下兩個因素:
(1)盈余的可預測性在計量中一般表現為盈余的持續性。兩期盈余信息之間的時間間隔越大,其間的相關性則會越低。一般認為,預測期盈余與上一期的盈余是最相關的。在實踐操作中,一般會利用預測期的上一期或上兩三期盈余來進行預測,受經濟環境的影響,間隔較遠的盈余信息往往不具備預測價值。持續的盈余被認為預測價值更高,而不可持續的盈余預測能力就越弱。
本文選擇2008年——2012年在滬深兩市股上市的公司作為研究樣本,并根據以下條件進行了數據的篩選:(1)由于金融保險業采用不同的會計準則,不存在可比性,因此剔除金融保險業上市公司;(2)剔除當年上市的公司;(3)副除樣本中有數據缺失的公司。本文所有數據來源于CSMAR數據庫。
經過篩選,最終取得8843個樣本,其中,2008年有1462個樣本,2009年有1502個樣本,2010年有1631個樣本,2011年有1968個樣本,2012年有2252個樣本。
5.1 (1)本文采用經市場調整的Basu模型來檢驗中國A股市場上市公司的會計穩健性,交叉變量顯著為正,說明會計盈余對負的股票年度報酬率的反應要比會計盈余對正的股票年度報酬率反應更加敏感,即會計盈余對“壞消息”的反應比對“好消息”的反應更加及時充分,符合條件穩健性的定義。因此,可以驗證,A股市場上市公司普遍存在會計穩健性,本文的研究前提存在。(2)本文采用C—Score來衡量會計穩健性,利用擴展的瓊斯模型計算出非操級性應計利潤額Dacc,以Dacc的絕對值DA來衡量應計盈余管理程度。控制住其他變量后,C—Score與DA顯著負相關,說明會計穩健性對應計盈余管理有負的作用,會計穩健性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應計盈余管理。
5.2 未來研究展望
(1)對市場進行細分,可以針對主板市場和創業板、中小板市場分別研究,或是結合企業發展周期與行業周期,探討不同類型的公司其會計穩健性對盈余質量的影響。(2)可以結合制度變遷、公司治理等因素,更加深入地探討會計穩健性對盈余質量的影響。
[1] 程小可.2004.公司盈余質量評價與實證分析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 李剛、夏冬林.2007.盈余持續性、盈余信息含量和投資組合回報中國會計評論
[3] 李娜、李世剛.2008.續虧公司盈余管理與會計穩健性之間的關系研究財會月刊
[4] 李遠鵬.2008.會計穩健性研究基于中國的實證發現復旦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F272
A
1672-5832(2016)09-014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