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琴
(長春工業大學 吉林 長春 130012)
社會組織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李小琴
(長春工業大學 吉林 長春 130012)
近年來,國家頒布了一系列的政策來協助社會組織的發展,我國的社會組織注冊數量逐年上升,且發展迅速。社會組織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公共服務的提供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并且自身也得到了較大發展。但是,我國社會組織的發展仍然面臨著獨立性不足、組織內部管理機制不健全、專業化程度不高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應該采取相應的對策來解決這些問題,其中包括:正確處理與政府的關系、完善組織內部建設、培養專業人才等對策。
社會組織;發展問題;對策
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指出,要“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會組織,支持、引導其參與其社會管理和服務”。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強化政府社會管理職能,廣泛動員和組織群眾依法參與社會管理,發揮社會組織的積極作用,完善社會管理格局。”黨的十八大再一次強調“加快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管理體制。”我國的社會組織發展迅速,但是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許多問題。據民政部統計:“截至2014年底,全國社會組織共有54.7萬個,同比增長9.6%”;“全國社會團體共28.9萬個,同比增長6.6%”。
2.1 社會組織行政色彩嚴重,獨立性不足
我國的社會組織多數脫胎于傳統的政治體制,政府行為及運作規范對社會組織的發展影響很大。社會組織的負責人大多數都有在政府工作的經歷,或者是由政府工作人員兼職社會組織的負責人,社會組織的具體活動開展要到社會組織備案,接受政府部門的監督和審查。一些已經存在的社會組織既不是政府組織但卻被賦予了某些政府管理職能,也不是自治性的社會組織卻要承擔組織公民參與社會事務的義務。由此可見,社會組織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政府的限制,接受政府的監管,聽候政府的“差遣”。
2.2 內部管理體制不健全,公信力不足
目前社會組織的運作主要以政府出臺的條例、規定等行政法規為依據,但是這些法律法規對于社會組織的內部管理機制、運行機制、責任等事項都沒有做出明確的規定,對社會組織的自律要求,更多的停留在道德層面,使社會組織的自律缺乏有效約束,進而出現了許多問題。其中,社會組織中人員不重視制度的制約,組織內部管理混亂等問題較為突出,即使制定了一些制度也只是流于形式,應付檢查,沒有真正用制度來約束人的行為。長此以往,這將會影響社會組織的社會公信力,造成自身公信力不足,這也將嚴重制約社會組織走向規范化管理的軌道。
2.3 專業化程度不高
社會組織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高素質的專業化人才隊伍。我國社會組織中專業人才嚴重缺乏,尤其是專業社會工作者更是稀缺。在現有社會組織從業人員中,持有初級社會工作師和中級社會工作師資格證的人數很少,大多數人對社會工作專業理論和實務都缺乏了解。在實際工作中,他們雖然有一定的工作經驗,但是,缺乏社會工作的專業價值觀、理論知識和實務技能,難以保證服務的質量。即使有專職社工,但人數有限,每人的工作量較大,加上經驗和實務技巧方面的不足,在服務效果方面與服務對象的期待還存在一定的差據。
3.1 正確處理組織與政府的關系
對于社會組織而言,正確處理好與政府的關系,獲得獨立性是組織向前發展的重要因素。政府應該進行合理的讓渡,從全能型政府向有限政府轉變,為社會組織的發展騰出足夠的空間,讓社會組織能夠擁有一定的權利去提供他們應該提供且想提供的服務。政府也應該樹立服務意識,改進管理方式,積極提供社會服務,向服務型政府轉變。與此同時,社會組織應當加大與基層政權的溝通與合作,使得雙方緊密合作 形成良好的互動關系,只有這樣,才能讓社會組織在政府的幫助與支持下長期可持續的發展。
3.2 完善社會組織機構內部建設
一個社會組織只有制定規范的內部機構發展制度才能保證組織專業、高效、有序地發展。組織內部建設及其不規范,不僅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發展前景而且也影響其現階段的活動的開展。因此,社會組織要不斷完善其自身的組織制度和功能開發進而吸引轄區居民積極參加到其中。要切實落實組織章程的建立,以便為組織日后的發展指路明燈。要制定組織財務財產使用審批制度,以確保財務的透明化和公開化,增強其公信力。
3.3 培養專業人才隊伍,提高社會組織人才素養
一個完善且成熟的社會組織除了需要政府優惠政策的扶持、足夠的資金注入,規范的制度外,還需要一批優秀的社會工作人才和相關專業人才的投入。社會組織應該對組織的負責人和專職人員進行全面的培訓,努力培養出一批政策理論素養高、法律意識強、服務意識高,工作能力強以及專業化程度高的社會組織優秀人才。組織還應該大量招收專業人才,從高校畢業生中吸取優秀人才,不斷為組織補充新鮮的血液。此外,還應該提高志愿者的專業素養,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從而更好的為社會組織發展服務。
[1] 雷欽奕.陽西縣社會組織現狀及對策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6).
[2] 羅曼.黃石市社會組織發展的主要問題與完善措施[J].文學.2015,(6).
[3] 向德平,申可君.社區社會組織的本土化及其發展模式[J].社會學.2013,(9).
[4] 胥燕玲.安徽省社會組織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D].安徽大學.2015,(4).
[5] 陳佳音.城市社區社會組織發展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5,(6).
[6] 羅麗鷗.我國社會組織發展困境及對策研究[J].公共管理學.2011.
李小琴(1990—),女,漢族,四川簡陽人,社會工作碩士,長春工業大學人文學院社會工作專業,研究方向:青少年社會工作。指導教師:楊海龍。
C916
A
1672-5832(2016)09-015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