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磊
(長春工業大學 吉林 長春 130012)
閃婚現象探析及家庭社會工作的介入
王 磊
(長春工業大學 吉林 長春 130012)
閃婚是指男女雙方在較短的時間內,從相識到結婚的一種實質性婚姻模式。閃婚在當前社會中有走向泛化的趨勢。閃婚有眾多的弊端,運用家庭社會工作的專業方法有助于閃婚雙方化解心里危機、促進相互了解、增進責任意識,從而減少甚至克服閃婚帶來的消極方面,維持閃婚家庭的穩定和幸福。
閃婚;婚姻危機;家庭社會工作
1.1 “閃婚”的界定
閃婚是“閃電式結婚”的簡稱,是一個比較新的名詞。“閃”可以理解為閃電的意思,形容速度非常的快,是一種形象的表達方式。“婚”即是婚姻的意思。婚姻有結婚和離婚之別,在這里專指結婚。目前人們普遍認為,閃婚產生于城市,在城市有著廣闊的土壤,白領階層往往成為城市閃婚的主體。目前閃婚現象在中國已較為常見且有逐漸走向泛化的趨勢。
1.2 “閃婚”的原因探析
“閃婚”作為一種迎合了當代人需要的新婚戀模式,其產生原因紛繁復雜,總體來說可以概括為五個方面的原因。
(1)城市化的推動作用
城市化是人口、地域、社會經濟關系、生活方式由農村型向城市型轉化的自然歷史過程。可以說,城市化是閃婚現象的首要原因。首先,城市白領階層成為閃婚的主體。城市白領們由于長期忙于工作,無法進行長時間的愛情選擇和培養,往往成為閃婚的重要群體。其次,城市具有冷漠性、信息獲取快捷的特點。城市中人們缺少情感交流,眾多的青年男女不得不通過閃婚尋找自己的伴侶。最后,城市的競爭性。很多人為了獲取更好的成績都疲于奔命,無力追求馬拉松式的戀愛方式,轉向選擇快捷的閃婚方式,使得閃婚的隊伍越來越多。
(2)社會文化變遷的影響
閃婚現象與社會文化的變遷可謂息息相關。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開始豐富起來。經濟的發展,為閃婚提供了經濟上的保障。由于男女雙方都有自己的工作和收入,在經濟上沒有相互的依存性,就少了后顧之憂。很多人覺得自己有獨立的經濟地位,不怕日后因離婚而導致生活的苦難,導致很多人在無所謂的態度中選擇了閃婚。
(3)社會輿論的寬容
社會輿論寬容度增強也是閃婚現象不可忽視的因素。傳統文化中,普遍要求對婚姻的無條件忠誠,離婚往往為社會所不容,“嫁夫隨夫”的思想長期存在。近年來社會輿論日益顛覆了這種傳統的思想,隨著思想的日益開放,人們對離婚已經習以為常,往往抱著一種寬容的態度,認為閃婚沒有多大關系,如果日后不合適離婚便可。這些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閃婚的出現。
(4)個人不合理需求的影響
現實中一些人因為感情受到傷害,或者有過失敗的婚姻經歷,在苦悶迷惘、感情無處寄托的時候,為了滿足暫時的感情需求,一旦遇到合適的“療傷”對象,遂通過新的婚姻對曾經的失敗開展治療,加入到閃婚的隊伍當中。很多人為了生活現狀,謀求對自己有利的生存環境,“閃婚”一族中不乏為了獲取經濟和政治等利益而速配的人拿婚姻做“跳板”。
(5)婚姻手續簡單化
社會政策對個人行為的選擇往往會產生較大的影響。結婚、離婚登記手續的簡化也是閃婚流行的重要因素。過去人們不敢輕易地結婚和離婚,手續繁瑣是一個重要的原因。近年來,婚姻登記手續日益簡化、快捷、易于操作。這些均產生了有利于閃婚的條件,使得結婚和離婚成為非常容易的選擇。人們在談婚論嫁時有了更多的自主權和隱私權,因為瞬間的“愛情”選擇閃婚的人不在少數。
當前,作為閃婚主體的城市白領的規模伴隨著城市化還在不斷的擴大;社會文化始終處在不停的變遷中;社會輿論的寬容性也在愈發的增強;轉型社會下個人不合理的價值觀念和需求日益增多。這必然導致閃婚的趨勢還會不斷延續下去,閃婚的規模還會日益的增大。無論對個人和社會來說,積極應對閃婚的不利影響都顯得極為重要。
2.1 運用家庭個案工作化解危機
社會個案工作是現代社會工作中一種由個人入手的專門工作和方法。其實施對象為個人和家庭,主要是協助發生問題或遭遇苦難的個人或家庭,對于他們的問題加以詳細的研究及分析,予以適當的處理。對于婚姻難以為繼的案主,社工要做好咨詢師的角色扮演,為案主分析離婚的利弊,引導案主自決。
2.2 運用家庭小組工作促進治療和預防
婚姻輔導和咨詢的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就在于提升雙方對婚后夫妻的適應能力,增強他們對婚姻生活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的預測性和警覺性,為未來可能面臨的婚姻危機和婚姻沖突做好準備。家庭社會工作運用家庭小組工作促進“閃婚”雙方的相互了解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第一,審視雙方的性格、習慣及興趣。對于速戰速決的“閃婚”戀人,雙方應該通過深入懇談理性的權衡雙方是否真正適合自己。
第二,促進有效溝通。溝通可以保證個人的安全感,增強人與人之間的親密感,產生依戀之情。
第三,學會處理沖突。閃婚者要學會建設性的態度來處理紛爭,不要在沖突中強行斗出勝負,而是希望大家能夠就爭議的事情達成協議。
2.3 運用家庭社區工作提供支持
家庭與社區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系,每一個家庭都處在一個相應的社區當中。盡管不同社區對單個家庭的影響大小不一,但社區對家庭的影響始終不容忽視。社區要不斷整合社區內外資源,為各個產生問題的閃婚家庭提供有效的服務。社區作為一個整體,在整合社會資源上有著眾多的優勢。社工充分利用社區力量,鏈接各種有效資源,多途徑、多層次上促進閃婚不良后遺癥的解決。
[1] 張文霞、朱東亮.《家庭社會工作》[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2] 王會《農村閃婚現象及其村莊社會基礎》[J].南方人口.2011(3)
[3] 吳雙林 《農村“閃婚”弊端漸顯》[N].農民日報 2009年5月1日
[4] 武曉偉、閆艷 《80后閃婚現象成因的社會學分析》[J].社科縱橫 2009(12)
[5] 余國輝 《淺析閃婚匆離現象產生的根源》[J].理論界2008(11)
王磊(1991-2016),男,漢族,山東德州人,社會工作碩士,長春工業大學研究生院社會工作專業,研究方向:老人社會工作。
C916
A
1672-5832(2016)09-01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