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 棣
(黑龍江中環環境藝術工程有限公司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藝術設計中的審美性與實用性
郝 棣
(黑龍江中環環境藝術工程有限公司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設計藝術的本質特征是實用性與審美性的統一。經過長期的實踐和探索,設計師清醒的認識到實用性與審美性缺一不可,密不可分。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日常生活用品,在設計中只有將實用性與審美性有機融合,才能同時滿足人們的物質與精神的雙重需要。
設計藝術;實用性;審美性;統一
藝術是歷史和文明的積淀,又為未來發展注入新鮮的活力,對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藝術作品既要滿足人們視覺和聽覺上的愉悅,同時很多作品的創造還要考慮到其實用性。
設計藝術是人的物質生產勞動,是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實用性與審美性兼備的藝術,它的本質特征是實用性與審美性的統一。設計藝術造物,既不是一般的實用性物質生產活動,也不是單純的審美性精神生產活動,而是兩者間的緊密結合。實用性是物品作為有行有用之物存在的最根本的屬性,也是產品用以滿足人的物質需要的屬性,它合乎人生產勞動的目的性與造物的目的性。
經過對設計藝術的實用性與審美性關系長期探索之后,如今的藝術作品為了全面滿足人們的需求,更加注重實用性與與審美性這兩者的統一。比如很多工業產品,以前人們注重的是產品的實用性,也就是說考慮更多的是產品的功能,隨著社會的發展,一種新的功能結構的出現在使工業產品獲得更好的實用功能的同時,也產生出了新的需求形勢,這種審美效應往往會在不斷地發展中逐漸變得明顯。產品工藝設計的成熟使它的某些獨特的功能結構開始向裝飾結構轉化,獲得了更強烈的審美效應。任何一個工業產品在被觀賞時,它給予觀賞者的首先是其外觀,它的外觀造型又是通過其形態、各部位的比例、組合、顏色的搭配所表現出來的節奏感、層次感、流動感、色彩感及其整體的和諧感來表達工業產品特有的審美特征的。隨著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人們的物質需要基本得到滿足,從而提出了更高層次的精神需要,對于藝術產品的審美性或藝術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業產品設計應當使得產品既滿足人的物質需要和使用需要,又滿足人的精神需要和審美需要。因此,任何工業產品都應當是物質功能與精神功能、實用性與審美性的統一。
現代社會人類所使用的物品幾乎都是工業產品,日常生活之中隨處可見,無形中考驗著著我們的審美和影響著我們的行為習慣,往往一個舒適、整體、美觀的環境將使生活者和勞動者單調平凡的生活變為一種美好的體驗,而這一目的實現必須由設計者在設計過程中通過審美創造與實用功能融合來達到。與人類的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藝術品也向我們展示了實用性與審美性的統一。在許多文化中沒有藝術和工藝之分,所創作的作品融合了審美和實用兩種標準。許多作品是設計成為審美對象的,但卻伴有實用的意味。這種意味旨在豐富作品,而不是出于消遣之需。對于現代生活中的很多生活用品:小到餐具、家具、電話、電腦,大到房屋、輪船等,藝術設計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人們在不斷提高的物質需求的同時,也要滿足感官審美的需求,這就需要藝術生活化,把藝術融入到生活的每一處細節,才能夠把藝術與生活完美的結合起來。例如家紡產品在進入到人們的生活之前要經過一系列的設計,首先,設計師要對紡織品的面料、圖案進行設計,圖案的造型、色彩、層次等都是影響審美的重要因素;其次,紡織品的款式也是審美中的一大要素,因此設計師十分注重款式設計,還充分利用繡花、絎縫、打摺等一些特殊工藝手法來豐富紡織品給人們帶來的視覺效果。它們是在實用的基礎上兼有觀賞的功能,也就是通常我們所說的適用、經濟、美觀。
我們可以把一件藝術品界定為有人專門將其設計為吸引審美注意力的物件,與池塘不同,一幅繪畫作品的生成是為了激發某審美反應。藝術家進行創作就是要使作品更具趣味性,或者更具有感知意義的特質。另外,許多工藝作品的生成就是具有雙重目的:既有觀賞性,又有實用性。18世紀的哲學家們不把它們視為藝術品,而僅僅看作是工藝品,這就是因為它們強調了注意力的消極一面,而不是積極的一面。他們認為人們不應該注意物體的實用性,只應觀其外貌。他們害怕作品的實用功能會分散觀賞者的審美注意力。如果我們更加清楚何為審美時,我們無須保持藝術與工藝之間的差異,而這一差異已多多少少令人懷疑。它過于籠統而顯得無用。在分辨作品是否具有審美性的過于縝密的差異之間,它是一種拙劣的替代性說法。有許多物體和多種兼有實用與審美功能的組合物是任何系統性區分法都難以解釋的。建筑藝術總與這種區分法不相適應。在許多文化中沒有藝術和工藝之分,所創在的作品融合了審美和實用兩種標準。許多作品是設計成為審美對象的,但卻伴有實用的意味。這種意味旨在豐富作品,而不是出于消遣之需。對于現代生活中的很多生活用品,藝術設計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人們在不斷提高的物質需求的同時,也要滿足感官審美的需求,這就需要藝術生活化,把藝術融入到生活的每一處細節,才能夠把藝術生活完美的結合起來。
園林藝術是關于園林的藝術,根據人類的審美心理特點,采用精湛的技術使建筑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作為一種實用藝術,園林藝術既有實用性又有審美性。園林在實用性上是供人游玩和觀賞的,是人們娛樂休閑的好去處。然而,園林之所以能夠供人玩賞,是因為它具有藝術的審美特性,能夠給人帶來視覺上的享受,它追求的是在實用需求得到滿足的前提下的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例如我國的三大園林,就是在實用性與審美性上達到了完美的結合,才為公眾所喜愛。
在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人們越來越注重精神上的享受和審美上的追求,這不僅對設計師在產品設計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設計師認識到努力把握好實用性與審美性之間的關系,做到完美的融合,才能創造出既精美又耐用的作品,以滿足人們物質上與精神上的需要。
郝棣(1969.06-),男,漢族,天津人,設計師,大專,黑龍江中環環境藝術工程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工藝美術。
J01
A
1672-5832(2016)09-02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