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鴻軒
(書生中學 浙江 臺州 318000)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中學生的網絡價值觀分析
王鴻軒
(書生中學 浙江 臺州 318000)
網絡時代,互聯網已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為了影響人們觀念判斷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對成長過程中的中學生的價值觀塑造產生了深刻影響。本文通過分析網絡對中學生價值觀的影響,研究中學生網絡價值觀的差異,探討引導中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價值觀的方式。
網絡;中學生;價值觀
1.1 便捷化的生活方式
近年來,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我們的日常生活、學習、工作方式都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線上購物、在線音樂、電影緩存、互動游戲、OA辦公、網絡教學、網上銀行等等都能通過互聯網實現。網絡已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滲透在人們日常的消費習慣和行為模式中。
1.2 網絡型的信息渠道
互聯網的發展沖擊了報紙、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人們對網絡新聞越來越依賴。網絡媒體不僅提升了信息傳播的時效性和有效性,更在信息事件中扮演了獨特的角色,充分滿足不同人群對不同信息的需求。
1.3 拓寬式的社交平臺
微信、微博等自媒體為人們的社交提供了新的平臺,打破時空限制。人與人、人與組織、人與社會之間的實時互動得以實現。人際關系通過互聯網得到了拓展和延伸。
2.1 正面影響
學生們通過互聯網瀏覽世界,了解社會上發生的最新事件信息和發展態勢,以最快的速度任意獲取所需信息,開闊視野,拓寬知識面,學習生活中獲得了極大的便利和樂趣。網絡中浩瀚如海的信息資源,為中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養料。互聯網的跨時空性、多極主體性、雙向交互性等影響著學生們的思想和價值觀的形成。在網絡時代中,學生們形成了鮮明的個性化意識,崇尚開放平等、注重效率、更加全球化,改變了一些傳統的循規蹈矩的陳腐觀點,主要表現為:從自我壓抑到敢想敢說,從恭謙藏拙到競爭自強,從循規蹈矩到獨立思考。
2.2 負面影響
網絡資源的豐富性、復雜性、隱蔽性、虛擬性、誘惑性,也使其負面影響不容小覷。信息的豐富性和復雜性容易造成“信息污染”。在互聯網這個相對自由的環境中,各類信息因缺乏有效監管而呈現出良莠不齊,真假難辨的現象。中學生的自控能力和選擇能力相對普遍較弱,對不良信息負面影響的抵御能力不足。同時,網絡信息傳播的隱蔽性,也使自我監控力不強的中學生們容易放縱自我,完全按照個人意愿行事,而忽略了社會責任。再者,互聯網的虛擬世界會造成中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的社交能力的欠缺。雖說互聯網拓寬了社交平臺,但這只是一個虛擬化的社交,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溝通中隔著一臺機器(手機、電腦),現實生活中面對面直接的交流減少,于是聚會中人們相坐無言,每個人都抱著手機玩耍的現象屢見不鮮。最后,網絡的誘惑性帶來了“上網成癮”、“網絡孤獨”等網絡心理障礙疾病,而中學生是其中的多發群體。
3.1 中學生性別差異
已有研究表明,當代中學生在對網絡的使用上既有共性也有差異性,呈現出不同的性別心理傾向。在信息共享及處理方面,男生更顯得張揚、果斷和叛逆,而女生則相對溫柔、順從、容忍。與女生相比,男生對新聞時政類網頁關注更多。借助網絡這個虛擬世界,男生們找到了反傳統的表達情感、宣泄情緒的一種方式。他們更樂于通過虛擬網絡中的娛樂活動來發泄自我,實現現實生活中無法完成的夢想,借此得到心理上的滿足和安慰。所以,男生對虛擬的網絡價值觀的認同度要高于女生。
3.2 中學生城鄉差異
在調查研究中發現,因現在電腦網絡的普及,城市和農村的中學生們都能較熟練地運用網絡獲取信息、交流感情、學習知識、了解社會。但因我國城鄉結構差異,城市在經濟發展和現代化水平上都要優于農村,城鄉學生在對網絡的使用和認知上也存在差異。相比較而言,城市中學生更愿意在網絡上公布自己的真實信息、興趣愛好等,更加認同張揚個性、言論自由的網絡價值觀。
3.3 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的差異
中學生中獨生子女和非獨生子女在網絡價值觀的構成上差異較為明顯。獨生子女更容易認同虛擬現實的網絡價值觀。因為他們在物質及精神上得到的滿足和關注比非獨生子女都要多,具有較高的占有欲,更加崇尚自我張揚、特立獨行,同時因缺乏兄弟姐妹的陪伴會有孤獨感,因而表現出任性、依賴性強的特點。網絡打破了時空的限制,獨生子女們能借此擺脫現實中人際關系的束縛,毫無顧忌地表現最真實的自己,暢所欲言,尋求慰藉,進而實現個人價值。
價值觀的構建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家庭、學校、社會都在不同程度地影響作用著價值觀的形成。對于中學生而言,與社會的接觸相對較少,主要是家庭和學校方面的引導,對其網絡價值觀的樹立尤為總要。從學校教育角度來看,一方面教育者要不斷更新自身知識結構,跟上網絡時代的步伐,學習研究信息時代的教育方法,與學生們建立同步溝通的橋梁;另一方面,學校要積極利用網絡平臺,建立學生們喜聞樂見的論壇和校園網,貼近學生的心理,滿足學生的需求,知識含量與趣味可讀性同步抓,增強學生對學校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引導學生們建立正確的網絡價值觀。
[1] 杜李平.網絡環境下的中學生人生價值觀形成淺議[J],名家論壇,2011(7):40
[2] 杜鵑.網絡價值觀的理論建構及問卷的初步編制[J],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2012(21):564-566
[3] 俆強.中國青少年學生網絡文化生活現狀調查分析[J],青年探索,2007(1):56-58
[4] 李婷妤.淺談網絡文化對高職學生的影響及對策[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5(11):65-66
王鴻軒(1999-),男,漢族,浙江臺州市人,書生中學高三(8)班。
G420
A
1672-5832(2016)09-024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