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真
(聊城大學外語教育學院 山東 聊城 252000)
淺談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缺失的問題及對策
姚 真
(聊城大學外語教育學院 山東 聊城 252000)
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村大量的富余勞動力不斷向城市轉移,導致農村留守兒童不斷增加,他們正處在思想啟蒙、接受“義務教育”、人生觀和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父母關愛和家庭教育的缺失會對他們的成長帶來十分不利的影響,我們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并加以研究和解決。
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對策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越來越多的青壯年農民選擇外出務工、經商。在這個過程中也產生了農民工子女的教育問題。大部分農民工子女留在原籍入學接受教育,被稱為留守兒童。近些年來,在留守兒童身上反映出各種教育問題,如果得不到重視,不采取措施加以解決,農村教育將出現“塌陷地帶”,農村青少年群體也可能出現“塌陷群”。因此,關注和研究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最關鍵的角色。然而,如果父母忽略了自己作為家庭主體角色的責任,只顧賺錢養家,教育不到位,讓孩子跟隨祖父輩或者親朋好友生活,對于正處在生理和心理發育、人生觀和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的孩子來說,易產生心理方面的問題。
據2014 年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農村留守兒童超過 6100 萬,這一龐大的弱勢群體已成為我國社會轉型代價的承受者之一。大多數留守兒童被托付給祖父輩撫養,但是這些監護人由于年邁或者家教意識較為薄弱,并沒有真正承擔起作為監護人的責任,往往只重視孩子的生活,不重視對孩子的教育。另外有些家長因為對長期在外,沒有好好照顧孩子的生活而感到歉疚,便采用物質補償的方法,給孩子較多的零花錢,讓孩子養成大手大腳花錢的習慣。父母的這些做法,忽視了與孩子進行心靈和親情溝通,不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人生觀。
2.1 學業成績不良
由于家庭教育基本缺失,農村留守兒童的學業成績往往不盡人意,主要表現在:一是由于撫養人的文化知識匱乏,他們很難對留守兒童的作業進行監督或輔導。二是由于撫養人忙于農活或者年齡過大,沒有精力關注留守兒童在學校的學習情況。三是由于父母不在身邊,當留守兒童在學業上取得成功或遭遇失敗時,父母很少有機會直接給予他們鼓勵及正確引導。
2.2 心理健康問題
家庭教育的基本缺失會對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產生不利的影響。一是家庭結構不完整使得留守兒童得不到基本的心理滿足,并且缺失了基本的心理交流機會。這種情感障礙長期積累,易使他們產生自卑、孤僻的性格缺陷。二是留守兒童處于身心迅速發展時期,在生理、心理及人際交往方面會遇到困擾,因長期得不到父母的關愛,導致他們缺乏基本交流的能力,容易變得焦慮緊張。
2.3 道德品質問題
首先,由于留守兒童長期與父母分離,導致他們之間交流不夠,父母作為兒女的榜樣作用因此缺失,這影響了留守兒童道德觀念的獲得、情感的發展及行為的養成,使他們易出現道德方面的偏差。其次是由于撫養人精力有限,無暇顧及留守兒童良好道德行為習慣的培養,其本身也缺乏必要的自覺性,道德意志薄弱。有的甚至出現嚴重的過錯行為和強烈的反社會傾向。
3.1 家庭方面
要想解決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缺失問題首先要重視起來的就是家庭教育。首先,父母要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兒女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關懷,要正確處理好工作與子女教育的關系,關注每一時期孩子的心理和情感的變化,發現問題要對他們及時正確地進行引導教育。其次,父母及監護人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學習和掌握一定的教育方法。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學會運用科學的激勵方式方法,對孩子取得的成績要及時給予肯定的評價,使留守兒童感受到父母更多的關愛。最后,父母及監護人要加強與孩子及學校老師的溝通,及時了解他們在學校的表現及情感心理上的變化。
3.2 學校方面
在農村地區,學校是家長和孩子心目中最正規、最值得信賴的教育場所。我們必須利用學校現有的教育基礎,有針對性地擴展學校教育的功能。首先,學校應建立留守兒童專項檔案,及時記錄留守兒童的個人情況、監護人情況和臨時監護人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其次,定期開展幫扶扶養人及留守兒童的會議和活動,讓孩子感受到家庭和學校的溫暖。另外,教師還要多和留守兒童的父母及扶養人進行交流,及時向家長反映學生情況,加強學校、家長和孩子三者之間的聯系。最后,班主任平時要多關注留守學生,及時發現孩子的心理問題,與他們進行交流,幫助學生養成健康、積極向上的心態。
3.3 社會方面
在廣大的農村地區,由于基層沒有相關的兒童社區教育組織,使得農村兒童的教育與成長發展在這一塊處于真空之中。作為留守兒童教育的重要一環,社會和相關政府部門也應起到相應的作用。首先,要強化政府職能,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加大對農村留守兒童的保護力度。把對他們的關愛作為領導干部深入基層,精準扶貧的重要內容。另外,政府要進一步優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組織文化、公安等部門從嚴整治學校附近網吧、游戲廳的違法經營活動,嚴厲打擊各類干擾學校教育教學常規管理的違法行為,從重從嚴打擊各類誘騙、唆使未成年人違法的犯罪行為,為留守兒童的心靈成長“正本清源”。
[1] 遲希新.留守兒童道德成長問題的心理社會分析[J].江西教育科研,2006,(2).
[2] 段婧.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現狀、問題及對策[J].教育教學研究,2012,(1).
[3] 賈香花.家庭教育“缺位”與學校教育“補位”——農村留守兒童人格發展問題及解決路徑[J].基礎教育研究,2007,(5).
[4] 周宗奎.農村留守兒童心理發展與教育問題的思考[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1).
姚真(1993-),女,漢族,山東省濟寧市,研究生,碩士,聊城大學大學外語教育學院,英語學科教學。
G78
A
1672-5832(2016)09-02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