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松諾
(湖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湖南長沙 410000)
成都市體育院系學生運動損傷部位特征及原因分析
吳松諾
(湖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湖南長沙 410000)
通過對成都市體育院系學生學習、訓練及課余體育活動的情況進行運動損傷方面的調查,探究其發生的一般規律及原因。結果表明在調查的總人數中大部分學生都有過運動損傷的困擾,造成學生受傷的最多的運動項目依次為:籃球、足球、田徑、體操。建議學生要遵守課堂的紀律,運動前要充分做好準備活動,教師要加強對學生自我保護意識的教育。
體育院系 學生 運動損傷 傷病預防
體育院系學生對于體育運動技能的學習, 主要是通過身體練習這一基本手段實現的。在這一身體力行而且激烈而復雜的學習過程中, 要完全避免傷害事故的發生是非常困難的, 運動損傷將影響個人的身體健康和正常學習,要是不引起重視和采取適當的措施,可能導致終身的病痛。運動損傷給體育專業的學生造成了極大的心里壓力,很多傷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專業課和理論課的學習,妨礙了運動技能和文化水平的提高。
1.1運動損傷與性別的關系
在調查的145名學生中,有運動損傷病史的共128人,發病率88%,其中男生101人,女生27人,男生運動損傷發生率占到男生總人次的96%,女生為67%,男生發病率要遠遠高于女生。在傷病性質上男生主要表現為急性損傷,而女生則是以慢性的勞損傷為主。
1.2不同項目的運動損傷發生率
從不同項目的運動損傷率來看,發生率最高的項目是籃球,占到了調查總人次的35%,其次是足球,占調查總人次的18%,再就是田徑和體操,分別占總人次的14%和12%,不可忽視的是排球也占到了總人次的11%,這五個項目運動損傷發生率共占到了調查人次中的90%。這主要是因為在體育系的專業課程中,三大球類,田徑,體操是主要的學習科目,課時較多,所以學生在這些項目上受傷的可能性也就更大。從體育運動的特點來看,大球類運動和田徑項目運動強度大、速度快、對抗激烈,不僅要求學生有較強的身體素質,還需要掌握正確的動作,具有足夠的自我保護意識。現在很多體育系的學生進入大學以后認為可以一勞永逸,專業課學習的時候不認真,平時也缺乏足夠的練習,身體素質迅速下降,在運動時注意力不集中,這些都造成了運動損傷的高發生率。
1.3運動損傷發生的地點特征
根據調查結果統計,學生發生運動損傷的地點主要為專項術科課堂、普修術科課堂和課余體育活動。
1.3.1專項術科課堂時的損傷
調查結果顯示31%學生的運動損傷來源于專項課堂,因為課堂中對技術動作的要求較高,尤其在新授課時,初期很容易因為動作的錯誤的而導致受傷。而且學生選擇該專項,大多都在此項目上有一定的基礎,因而課堂中會有更大的練習量,很容易使學生的疲勞累積從而形成慢性勞損傷病,膝蓋和腰背的勞損大多來源于此。
1.3.2普修術科課堂時的損傷
調查結果顯示23%學生的運動損傷來源于普修術科的課堂中,在這個課堂中對學生的要求是掌握該項目的基本動作要領即可,所以很多學生在該項目上本身也沒有足夠重視,只求期末不掛科,在課堂上紀律散漫,嬉笑打鬧,技術動作錯誤變形,而許多教師對于普修課堂的重視程度也不夠,管理不嚴格,這是學生在普修課堂上受傷的主要原因。
1.3.3課余體育活動時的損傷
學生的課余體育活動主要由體育比賽和體育鍛煉組成,調查結果顯示46%學生的運動損傷來源于此。在體育比賽中,同學們往往展示出體育系學生爭強好勝的品質,在本來就對抗激烈,速度快的體育運動中,機體隨著比賽進程的激烈而興奮,自我保護的意識會大幅度降低,加上一些小動作,裁判員的判罰尺度問題,導致受傷的幾率大大增加。而在日常的體育鍛煉中,學生的思想經常會處于放松狀態,技術動作也比較隨意,時常會嫌麻煩而忽略掉準備活動和運動后的放松,這都很容易導致運動損傷的發生。
1.4運動損傷的月份特征
從調查統計的結果來看,運動損傷發生率最高的月份是3月,占總人次的27%,這時寒假剛剛結束,冬季因為氣候寒冷,春節時期親戚朋友聚會較多,學生們不僅鍛煉次數大大減少,還因進食不加控制和飲酒導致身體機能下降,無法適應開學的高強度課堂練習和訓練,因此受傷幾率較高。發生率最低的月份是1~2月和7~8月,1~2月一般屬于寒假,大多學生在冬季運動強度和運動量都不大。而在7~8月因為氣溫較高,身體各關節部位粘滯性降低,身體在較短的時間就能進入工作狀態,這是導致這兩個時段的運動損傷發生率較低的主要因素[3]。
1.5運動損傷原因分析
1.5.1課堂損傷主要原因分析
學生課堂受傷的主要原因是練習強度過大。運動強度由運動負荷和練習數量組成,體育系學生的課堂在充滿對抗的基礎上還有著很高的練習量。在調查中,許多學生認為訓練后的放松是很有必要的,然而在實際中許多學生在練習過后并沒有進行拉伸放松,造成疲勞的積累,人體在疲勞的情況下反應時會變長,思想變得遲鈍,自我保護意識會下降,造成損傷幾率的增加。
1.5.2課余損傷主要原因分析
學生課余時間受傷的主要原因是準備活動的不足,在課余的體育鍛煉中,因為沒有教師的安排和監督,學生大多屬于自行組織,在鍛煉和比賽的流程上安排的并不嚴格,很多學生因為嫌麻煩并沒有進行準備活動或者準備活動沒有做充分就進行比賽。其次,思想麻痹大意這一因素在學生的課余體育運動的損傷中居次要位置,這是因為在課余的體育鍛煉中,學生大多抱著娛樂,打發時間的態度去進行的,思想不夠集中,自我保護的意識不夠。
1.5.3課堂與課余損傷其他原因分析
課堂因為有教師的存在,同學們在學習新動作時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輔助,錯誤的動作也能得到及時的糾正,而在課余體育活動中,同學們往往比較隨意,導致技術動作的使用不恰當而造成損傷。在課堂和課余體育活動中,心理情緒低落這一因素也很容易導致學生的運動損傷。根據倒“U”理論:當喚醒水平低時,身體呈現思維靈敏度下降、肌肉松弛、動作遲緩、注意力不集中。尤其是在課堂中,因為訓練的身體疲勞會帶來心里對訓練的厭倦甚至恐懼,從而在課堂上無精打采,但又不能經常請假,這也會導致思想的麻痹大意,練習時心不在焉,從而造成損傷。
在教學中要多加強關節的力量以及柔韌性的練習,加強其穩固性,在易受傷的部位可以采用護具的保護。學校應增設相應的醫療康復設備,并提高醫務人員的運動醫學業務水平,以縮短運動損傷的恢復時間,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應在課堂上嚴格遵守運動訓練的原則,合理安排運動負荷,及時糾正學生錯誤、不合理的技術動作,加強對學生準備活動的監督,增加他們的自覺性。平時要加強學生預防損傷的意識,在課堂和課余的體育活動中積極貫徹“預防為主,及時處理”的方針。
[1]陳舒,耿雷,張俊偉.對河南省高校體育院系學生運動損傷的調查分析[J].許昌學院學報,2004,23(2):66-67.
[2]丁維維,李欣,喻祝仙.關于體育院系學生運動損傷原因及規律的調查分析[J].湖北體育科技,2005,24(2):197-198.
[3]鄧樹勛,王健,喬德才.運動生理學[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G80-32
A
2095-2813(2016)04(c)-0012-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