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嘉琳
(廣東司法警官職業學院 廣東廣州 510520)
公安院校警察體育教學訓練模式探究①
樊嘉琳
(廣東司法警官職業學院 廣東廣州 510520)
近年來,隨著社會形式的不斷變化,公安工作所面臨的形勢更加復雜,改善公安民警的身體素質,也成為提高公安機關工作人員的戰斗力的關鍵,這也給公安院校警察體育教學訓練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以公安院校警察體育教學訓練為主題,就公安院校警察體育教學訓練模式進行了探討、分析,以期有助于提高公安院校的體育教學訓練效果。
公安院校 警察 體育教學訓練 模式
體育教學訓練是公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高公安院校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手段。近年來,隨著社會發展,公安院校警察體育教學狀況出現了新的變化,體育訓練模式也不斷完善,但是,調查顯示,我國公安院校警察體育教學訓練中仍舊存在器材短缺、課程設置不合理、教學手段滯后等問題。如何通過構建新的體育教學訓練模式解決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提高體育教學效率,就成為公安院校必須思考的問題。
就目前來說,我國大多數公安院校在警察體育教學上存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首先,場地、器材設施不足,許多學校都會因為場地、器材短缺而影響體育教學的順利實施。如,公安部曾在2004年針對全國給公安學院舉辦了一次“綜合辦學評估”,評估結果顯示,即便是綜合辦學實力名列前茅的幾名公安學校,同樣存在訓練場館不正規、訓練所用槍支磨損嚴重等問題,我國公安學校的基礎設施建設情況可見一斑。其次,教材和訓練模式滯后。據了解,我國公安院校在體育教學所用教材以《警察體育基礎教程》(1994,群眾出版社)為主,該教材不僅內容落后,而且其中根本不包含一些現代警察體育訓練內容,教材根本無法滿足現在警察體育教學需求。因此,雖然歷經了長時間的發展,但是我國公安院校的體育教學內容始終以隊列訓練、體能等警察體育專業教學內容為主,根本沒有將個體工作、生活真正考慮進去。再則,在警察體育教學訓練上,我國公安院校采用的是與普通高校一樣的“一周一課”訓練模式,且體育教學訓練模式如下:教師進行要領講解、動作示范、知識灌輸,學生負責聽和練,學生主動性、積極性都不受重視,受此影響,許多教師在教學中也使用以體能訓練為主,休閑體育、娛樂體育教學等都被排斥在體育教學之外。
2.1 轉變傳統教學觀念,樹立教學新理念
公安院校肩負著培養高素質警員的重任,為了確保學校警察體育教學效果,公安院校要大力推進警察體育教學改革,在警察體育課程設置、教學體系重建方面下足功夫。具體來說,公安院校一方面要認清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性,加大體育教學投入,完善體育教學設施、器材,為體育教學打好基礎。其次,要正確看待在警察體育教學中體能與技能、身體訓練與素質教育、健體與健心的關聯和重要性,改變過去那種單純的移植軍事院校體育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的做法,以培養具有現代素質的公安全能人才為目標,結合學校實際,借鑒國內外警察體育教學經驗和模式,構建集體育教學、訓練、實戰于一體的教學新模式。公安院校警察體育專業教員也要提高認識,集中精力進行專項技能訓練,同時積極從職業發展、道德培養的角度,引導學生將體能訓練與技能訓練、娛樂體育、休閑體育學習結合起來,培養學生警察體育技術、技能學習的熱情,并鼓勵學生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力求做到健體與健心相結合,避免學生在“唯成績論”影響下走上錯誤的發展道路。
2.2 完善警察體育教學課程
立足于公安實戰需求,彰顯警察體育的專業特點,是新時期公安院校體育專業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教學目標明確的前提下,公安院校要加強警察體育教學訓練模式及內容研究,秉承素質教育、能力本位理念,正確看待各種內因和外因在教學對象行為轉化方面的影響,開展警察綜合能力和專業能力調研工作,然后走訪專家和教師,將摩托駕駛、汽車駕駛等科目從專業課程中劃去,在其中增設一些認同率較高的課程,突出警務戰術在其中的核心地位,引用科學先進的體育教材,構建能體現時代特征的、以實戰為主的教材體系。同時借鑒國外警察體育教學經驗,將先進武器教學、體育技能應變能力等警務工作能力納入到教學內容中去,并根據年級編寫各種有利于提高個體體質和能力的活頁體育教材,如為初年級編制以身體鍛煉為基礎的活頁教材,為中高年級編制以體育技巧方法為主的教材,突出身體強度、自我學習在其中的重要性,并以多媒體為主要手段制作各種教學軟件包,為警察體育教學提供良好條件。在重視體育技術教學的同時,公安院校還要重視學生讀寫能力、溝通能力教學,在體育教學中安排一定比例的理論課,并通過突發事件處理測試和格斗技能測試檢驗學員學習效果,以確保學員能力能切實滿足警務工作實際需要。
2.3 構建開放的警察體育訓練模式
時代發展要求公安院校必須盡快改變過去那種以書本為本位、以教師為核心的教學模式,在選課、學習方面給予各專業更多的選擇權和自主權,開設多種基礎技能選修課和必修課,并注意課程教學的開放性和彈性。如,在基礎體能課教學中,公安院校要根據警務執法實際需要,重點圍繞技術知識傳授和學生身體素質訓練,利用自主學習教學訓練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自衛擒敵、設計、查緝戰術等專業學習為基礎,進行專業教學延伸,以彌補體育課程教學存在的不足,如,當學生體能技術達到一定水平后,以心理能力訓練為重點開展心理能力訓練,確保實踐性課程在教學中占據較大的比例,將警察技能練習與法律規范結合起來并盡可能創造逼真的模擬執法環境,要求學生在日常實踐中將這些思想理念應用到實際中去,讓他們在工作中少出差錯。雖然開放的警察體育訓練模式具有一定的先進性,但是它也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公安院校只有確保訓練內容緊貼實戰,訓練標準統一,才能保證體育訓練教學有序開展。這就要求公安院校做好教學保障工作,一方面為教學提供充分的人力資源保障;另一方面為加速教學機制創新,搶占體育課程改革制高點,集合警務工作實際制定體育訓練標準,構建教學訓練戰術一體化的課程結構體系。
2.4 創新體育教學訓練方法
結合實際可知,許多公安院校的體育教學訓練之所以不理想,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師過于關注理論知識、教學手法落后等原因造成的。鑒于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要加強教學知識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口頭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并盡可能采用多種教學手法來教學,以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和針對性。如,在力量型、速度型技術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教學細節和教學重點,以降低學生技術理解難度;在傷害事故和應急訓練中,可以利用小組對抗練習和模擬訓練,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使學生知道遇到此類事件時應該怎么處理;在專項體育技能訓練中,教師可以小組為單位將學生分組,通過小組輪流示范,讓大家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和有效性。總之,公安院校警察體育專業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教學能力,并加大教學手法創新力度,通過多種教學手法的應用使學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識。
[1]劉心豐.對我國公安院校警察體育教學訓練模式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7.
[2]吳尚.如何提高公安院校警察體育教學訓練效果[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6(4):16-17.
[3]薛英俊,商千里.對提高公安院校警察體育教學效果的探討[J].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12(2):186-187.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4.049
G807
A
2095-2813(2016)12(a)-0049-02
樊嘉琳(1988,1—),女,廣東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運動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