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環 劉剛(河南師范大學新聯學院 河南新鄉 453000)
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學有效性探析
申環 劉剛
(河南師范大學新聯學院 河南新鄉 453000)
隨著體育課程不斷地深化改革,新課程目標幾乎都要通過教學來實現,體育課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過程以及教學效果等問題吸引了高校學校體育工作者的目光。其中部分學者已經開始將“有效性”作為體育課堂教學效果的評價指標。所以,進行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不僅能增強教師有效教學的意識及習慣,同時也能為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提供理論參考,服務體育課程改革。
體育 課堂教學 有效性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1.079
從建國至今,我國學校體育課程共歷經了7次改革。體育課程改革是以課程實施作為主要環節,而課程實施的主陣地往往是在課堂,教學是其最基本的途徑,所以體育教學的改革必須以體育課堂教學的實際有效性作為最終目標。任何一項體育教學改革措施都是為了促進教學的有效性,為了使學生在運動及社會適應等方面發展的更好。課程改革的觀念、設想、規劃等的實現,多數都要靠教學來落實。因此,進行體育教學有效性的研究,能提高教師有效教學的意識及習慣,提高教學效率、效益和效果提供參考依據,以便促進體育課程的改革。
1.1 教學目標的有效性
教學目標是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標準的核心,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從關于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成果來看,大部分都把教學目標放在重要的位置??梢哉f教學目標是教學整個過程的方向標,課堂上進行的所有活動都是為了達到教學目標,一旦失去了“方向標”體育課堂教學將會變得沒有意義。
1.2 教學能力的有效性
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語言動作及示范、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課堂提問與討論、靈活解決課堂突發情況等,都反映了教師的綜合教學能力。教師的清晰準確的講解示范能使學生很好地領會所學內容,這是對體育教師進行教學活動所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要根據實際現實情況,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教學方法過于單調會降低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最終導致教學有效性下降。教師對學生進行不同層次的提問,促進學生發現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投入討論當中來。教師能夠科學合理地訓練學生的學習方法和思維能力對學生的今后學習具有積極促進的作用。
1.3 教學反饋的有效性
學生學習的過程是不斷地認識和掌握知識與技能的過程,學生在模仿某些具體動作時往往會不得要領,需要教師提出反饋意見及時糾正。在學習方法上,同樣需要教師指導學生選擇適合自身特點的方法進行學習,并為學生提供合理的建議。教師在下課前對此堂課進行總結評價,帶領學生對此節課所學內容進行回顧的同時,促進學生的學習欲望,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2.1 研判實際情況,挖掘校本資源
公共體育教學資源是體育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素材和條件,其根本作用是實現體育的自身價值,從而能達到促進學生體質健康和身心發展的目標。在新課標背景下,立足于學校體育課堂實際,進行體育與健康資源的開發已經逐漸成為學校體育教學的重要研究課題。只有以學生熟悉的學習內容作為重要學習資源,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學習經驗的積累;只有提供較大的學習選擇范圍,才能不斷滿足學生個體的實際學習需要;同時,切合學生認知水平的知識呈現,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所以,只有通過研判和仔細調查,根據各校實際,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結合實際開發校本體育課堂教學資源,才能為學生的課題學習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2.2 教學方法的優質整合
教學方法的運用和選擇是否恰當,將直接影響教學目標的完成。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存在不少問題,新課改提出的理念和要點切中要害,提出了許多新的教學方法。但是,傳統教學的一些經長期積累下來的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方法,才逐漸被學生、家長和社會所認可。對新舊教學方法進行有效的整合,就需要在傳統教法和現代教法之間找尋一個恰當的契合點。這個契合點就是挖掘現代教學與傳統教學之間的共同之處,即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啟發學生思維,從而不斷培養學生的學習實踐能力。在傳統教學過程中的弊端,并非是對所有情況下的體育教學都是弊端,現代教學也并非是在所有教學中都能適應。提升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需要按照本校、各班級、教師個人的不同狀況,對現代與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有效選擇并注重加強有效整合,從而形成適宜學生學習發展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2.3 強化教學有效知識量
有效知識是指在教學的全過程中,就接受信息(教學中主要是指學生)而論,是指新的,學生學習后有所知、有所感,以及有所提高的知識。就傳授信息或運用信息(教學中主要是指教師)而論,是指在教師和學生的知識總量中具有意義的、可以靈活運用、隨時提取和“自由出入”的知識,即知識的遷移。增加構成合理的知識,在合理的知識結構情況下,知識能夠轉化為智慧。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既要把知識和技術傳授給學生,也要傳授給學生研究體育學習規律的能力,探索其內部的發展特點,從而能增強知識的再生能力。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使學生獲得的有效知識量,以及運用的有效知識量之間是相互統—的。學生獲取的有效知識量越多,那么在其獲得知識總量中能夠自由提取的有效知識量也就相應越多,從而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最佳有效知識量,這也是對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提升和對學生學習的有效性的重要提高。
2.4 因材施教,有教無類——教學設計多元化
教師要深入學生研究,切實掌握學生的學習背景和各項身體素質。依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充分研判各層次學生的學習實際,包括:知識基礎、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諸多方面的實際,從各不同層次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原則為出發點,設計教學目標分層化,采用多樣化的教輔方法和材料,注意分層導學,從而不斷縮小不同層次學生對基礎技能和知識的掌握,進行科學的分層和評價。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習動態,以及從可變的實際為出發點,不斷鼓勵理解層次低的學生向層次高的方向發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都能取得最佳的發展方向。學生分層時,要注意方法采取的隱秘性,注重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同時,在教學策略的實施過程中,要強化反饋,及時補救;還應注意采取多鼓勵性評價,不斷激勵學生向上,使各層次學生都可以獲得最佳的身心發展。
體育教學的根本任務就是為使學習者達到終身受益的目標,要想培養出合格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接班人,體驗式體育課堂教學是一條必不可少的發展道路和今后發展方向。在體驗式課堂教學中要保證體育教育的正規化、系統性和綜合性,培育學生良好的體育參與意識和體育活動參與興趣尤為重要,更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因此,在學校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就需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參與習慣,對體育的熱愛和興趣,這樣才能促使學校體育課堂教學不斷朝著“快樂化、生活化、終身化”的目標健康、可持續發展。
[1]邵建華.釋放內在動力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J].中國學校體育,2009(S2):32-33.
[2]鄒德敏.提高體育教學有效性的思考與實踐[J].體育教學,2009 (11):20-21.
[3]楊孟武.論普通高校體育教學中有效發揮體育教師的主導作用[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9,27(3):41.
G807
A
2095-2813(2016)07(c)-007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