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中國人民大學體育部 北京 100872)
論體育課程與體育教學的若干關系
李忠
(中國人民大學體育部 北京 100872)
當下隨著人們生活的快節奏,越來越多的人關注了如何增強體質的問題。體育教育和人們的體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我國體育教學領域,教師和學校也開始加大了對學生身體素質的關注度。熟悉了解體育課程和體育教學的關系,有助于提高我國體育教學的整體水平。體育課程的設置影響到體育教學的實施效果,開展多樣化的體育課程是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該文針對兩者的若干關系進行分析,希望通過科學設置教學課堂,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實現教學目標。
體育課程 體育教學 身體素質 關系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1.101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的體育教育模式也實現了創新,在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標上進行重新定位。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采用的是填鴨式示范講解,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參與體育活動的主動性和機會,使得學生長期身體得不到鍛煉,沒有最大程度地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與此同時,受到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部分的教師混淆了體育教學與體育課程的概念,在對兩者的認知上存在偏差,也就使其在創新體育教學方法和內容上備受牽制。顯然,傳統教學重視的是教案本身,忽視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沒有關注到教學過程的重要性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梳理清楚體育課程與體育教學之間的若干關系,如此才能完善我國體育專業的體系。
現階段的體育教學就是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加上嚴格化、系統化和科學化的訓練,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去掌握一定的運動知識和技能。經過不斷鞏固所學的內容,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促進學生德智體的全面發展。在現階段的體育教學過程中, 一般情況下都是老師在學生的配合下,利用比較合理、科學性的教學方式,這樣的教學手段才能夠使學生掌握和體育相關的知識,以及基礎的技能,進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體育教學的宗旨是讓學生進行體育鍛煉,提升身體素質。它構成了學校課程教學的重要環節。在師生互動參與的基礎上,利用一些結構體系形成系統化的流程,既要培養學生的體育能力,又要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品質教育。
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體育課程盡管是獨立存在的,但是卻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通常,體育課程是指圍繞著教學目標,根據學生的年齡特性、社會發展形態和教學內容而形成的一套規范、系統、科學的教學模式。
從體育課程和體育教學的研究對象看,兩者在實際工作中屬于不同模式下的教育教學的兩份分支,兩者是相互獨立的關系。伴隨著教育先進理念的引入,兩者在不同的領域,產生一定的聯系,并以互補的形式存在,故而它們又是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緊密關聯的。體育課程要想實現較好的教學效果離不開體育教學的幫助,可以說體育教學附屬于體育課程,同時又是體育課程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實施手段。在實際應用中,兩者之間的關系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體育教學引入體育課堂的優勢
首先,在現代體育課程中,有諸多的教學方法更具有科學性、針對性和有實效性。教師在示范動作時,遵守著幾條原則:一是符合學生的心理發展原則,技術動作經過拆分后從復雜到簡單,便于學生的感官記憶,同時有助于學生的大腦更好地認識和理解示范動作,在應用實踐后,便于形成一定的行為意識或者習慣。
2.2 體育教學在體育課程中執行標準
體育教師在課堂講解體育動作,通常會通過不同角度來展現有關動作的細節之處,比如提及散拳打法,教師很可能會從出拳、速度、力度對比展現直拳的動作特征。類似行為與手段使得體育教學方法的在體育課程中執行標準高達到90%以上。不可否認,體育教學方法的應用,保證了教學的順利進行,同時也保證了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在所有的總體體育課堂效果來看,示范教學法的應用保障了體育教學方法貫穿了整個體育課堂,多數學生能夠體會出每一個動作的真實含義與動作,即便是獨立練習時也可以達到標準。體育教學方法具有不可替代性,它能夠讓學生為直觀地認識動作技巧。當然,教師示范動作過程始終需要圍繞教學的目標,確保課堂內容的合理性和多樣性,以便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
2.3 語言教學在體育課程中的應用
根據一份調查顯示,體育教師通過整體示范與分解示范講解規范動作后,能夠確保每一個學生得到認識清楚,然后掌握完整的動作要領,其中體育教師整體示范的應用率為90%以上,相比之下,分解示范則達到了95%以上。以教師講解我國第八套廣播體操為例子,在體育課堂中實施體育教學,體育教師會應用到語言教學法。這可以幫助教師與學生加強交流與溝通,保障良好的互動。只要教師的語言符合學生的成長心理,學生基本都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老師的指導思想,提升自己的體育實踐活動能力。此外,教師在通過講解案例安排相關的體育能力提升知識內容時,需要以標準的普通話向學生傳達體育課程的重要性,中間也可以設計相關的口訣,幫助學生加強理解。在提及危險性較高動作時,確保講解語言的明確性,側重對安全性的提醒。
2.4 示范教學在體育課程中的應用
與其他教學方法相比,示范教學在體育課程中的實踐應用作用最為突出。
它彰顯出了提升教學方式的效率的意義。首先,教師通過身體力行的展示,可以讓學生了運動規范、運動方法和運動要領,進而確保學生可以進行更精準的體能訓練。
這無疑也確保了教學的效果和質量。首先,整體的示范、慢動作的示范都是強調動作的完整性,讓學生對此項體育運動具備基礎性了解;其次,教師在進行慢動作分解時,學生能夠從不同的位置和身體方位,或者是正面、側面、背面觀察到細致的節點,避免對學生身體機能造成損傷。全方位的示范目的主要是為了讓學生更加細致的觀察到運動練習的每個環節,進而保證學生運動的規范性和準確性。其優勢在于能夠促進學生進行完整的身體練習,而慢動作分解可以讓學生對于體育課程中相關練習難點以及重點進行掌握。
簡而言之,在現階段的體育教學中,只有正確認識體育課程與體育教學的關系,才能明確是體育教學工作的重點,從而確保取得良好教學效果。正確地認識體育教育的重要性,對于提升學生體質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分析體育課程與體育教學關系時,明確兩者之間是互相獨立的、互相制約與促進、彼此影響的關系,把握晚上相應的教學內容和方法。另外,要想有效提高體育教學效果,務必要重視體育課程的設置以及教學內容的規劃,這樣才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最終實現學生身體素質、心理健康的全面發展。
[1]蔣新國,李竹青.論我國體育課程與教學目標的理論與實踐應用研究[J].惠州學院學報,2014(6):86-95.
[2]魏玉福.論體育課程與體育教學的若干關系[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5(1):12-13.
[3]孟凡杰.體育課程與體育教學的若干關系[J].科技創新導報,2015(20):150,152.
[4]張晨玉.論體育課程與體育教學的若干關系[J].湖北體育科技,2016(2):165-167.
[5]張義洪.論體育課程與體育教學的若干關系[J].求知導刊,2015 (22):116.
G807
A
2095-2813(2016)07(c)-0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