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新林
(襄陽職業技術學院體育研究室,湖北 襄陽 441021)
?
論競技體育對高校體育文化的影響
昝新林
(襄陽職業技術學院體育研究室,湖北 襄陽441021)
摘要:競技體育對我國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有必要對競技體育和校園體育文化之間的關系加以重新審視。從競技體育對校園體育文化的影響可以看出競技體育在培養正確的體育文化觀點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其目的是為了提高對競技體育的認識,使競技體育能更有效地促進校園體育文化的良性發展。
關鍵詞:競技體育;校園文化;高校體育
從高校體育入手,探討競技體育的社會學所蘊涵的各種因素對校園體育文化的影響,將有助于我們更深刻的認識競技體育的價值。
一、競技體育對校園體育文化的影響
競技體育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它源于社會文化和民族文化,具有強烈抗爭的性質,是體育活動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一方面一個國家競技體育的水平甚至代表著國家的形象,所以它的社會影響力巨大;另一方面隨著現代傳播技術的發展,競技體育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宣傳和關注,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奧運會、世界杯足球賽、NBA、亞運會、甲A足球賽等國際賽事,幾乎都深入到每個學生的心中,選修熱門運動項目的學生日漸增多。競技體育文化是構成體育文化的核心,因此向學生傳授基本運動技術、戰術、規則,是提高學生體育文化水平的需要。我國學校體育中競技運動項目作為學校體育教學內容已延續了幾十年,它是師生課余體育鍛煉,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的一種重要手段,毫無疑問競技體育已經是校園體育文化的一部分。
二、競技體育與培養正確的體育文化觀念之關系
最近,國內體育主管部門正有意將體育工作與教育系統“嫁接”,走教育與體育相結合的道路,這是我國體育體制改革的重大舉措之一。這將為學校體育工作帶來新的研究課題。
(一)競技體育可以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
現代社會是一個到處充滿競爭的社會,而競爭的意識又是與競技體育息息相關,在體育運動中,不講門第、不分尊卑;在競賽活動中,不存在除個人身體、心理以外的任何不平等,學生在體育鍛煉中、在運動中、在競爭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體現自己的能力。體育運動中最講法制,不徇私情;最講現實,不論資歷;最講務實,不圖虛妄。這就要求每一個參加者都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競爭,特別是一些直接對抗性的運動項目,如足球、籃球、拳擊等,從而漸漸增強了學生們的競爭意識和頑強毅力。
(二)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社會道德與合作精神。
在競技體育中,各項運動都必須遵守嚴格的規則,人們只能在規則允許的情況下努力創造成績,任何違反規則的行為都會遭到譴責和懲罰。同時,在一個集體項目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每一角色都有其特定的行為要求,必須依角色要求行動,這就十分有利于人的社會化,有利于培養人的遵紀守法的觀念和行為。
(三)有助于培養優良的個人品質。
競技體育有助于培養人的樂觀精神和自信心,敢于競爭,敢于勝利,要求改革自我、超越自我等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優良品行;通過競技體育還能培養領導與服從和充分展示與自我約束的良好行為。有實驗證明:有競賽經歷的學生能顯示出較好的個人修養和社會適應性,表現出更高的組織領導能力。因為競技體育為承受責任、作出決定、影響他人等領域的重要品質提供了鍛煉的機會。
(四)有助于提高學生對社會的適應能力。
研究表明,參加競技性比賽,能擴大學生的興趣,放開性情,增加與他人結識的機會。同時在激烈的對抗中,在努力拼搏的奮斗中,接受成功或失敗、表揚或批評的心理鍛煉。在與他人交往和沖突中,學生對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受到很大磨練,使學生得以從學習壓力、心理傷痛等方面解脫乃至超越出來,從而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更充沛的精力迎接新的挑戰。
(五)競技體育對校園體育文化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
任何事物的存在與發展都存在著兩面性。競技運動也不例外。它在對學校教育帶來積極影響的同時,也可能產生一些負面影響,它可能導致錯誤價值觀的出現。高校體育教育的最根本目的是增強學生的體質,而后才是從中發現、培養高水平的體育人才。一些錯誤的價值觀比較容易產生在那些運動員甚至存在于他們的崇拜者身上。榮譽、成就可能使他們更多地關心個人的得失,更多的關心能使他們獲得榮譽的各種活動,進而引起他們對處世價值觀的轉變,不能正確面對社會、正確認識各種社會關系,從而產生與社會生活規范、道德觀念相背離的錯誤價值觀。在某些人身上甚至會導致人性的喪失,滑向犯罪的深淵。所以,在競技體育的教學中還應當有道德規范的內容,以提高學生辨別、應付和化解暴力的能力。
(六)高校競技體育教育的正確之路。
競技體育在對校園體育文化產生重大影響的同時,校園體育文化也對競技體育有深遠的影響。如許多競技體育項目就產生或萌芽于學校體育,而且伴隨國家體育戰略方針的轉變,競技體育與高校聯合辦學的實施,最終會形成以學校為中心,依靠小、中、大學的業余訓練來形成整個訓練的一條龍體系。中學作為培養奧運冠軍的基地,高校則是大部分運動員攀登世界體育高峰的必由之路,由此形成強大的人才培養體系。
三、結束語
競技體育對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的社會學影響所蘊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它對教育的作用是不可輕視的。我們應該正確地理解和認識競技體育在教育中的作用,防止對青少年施加沒有必要的壓力和無教育根據的訓練。助人成才、防微杜漸是體育教育工作者應該充分理解和掌握的教育原則。對競技體育的社會蘊涵要有深刻地認識,并能把握好教育、訓練學生的方法和尺度,使競技運動的開展達到最佳的效果。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水平,享受運動的樂趣、學會身體鍛煉的方法、培養良好思想品質的同時,又要對學生今后將面臨的社會生活和壓力給予有益的幫助,更好的為社會服務,這才是在學校中開展競技體育的根本目的。與此同時,高校辦高水平競技運動隊應盡快與國際接軌,讓真正的大學生運動員走出校門,參加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甚至是奧運會。
參考文獻:
[1]黃曉明:《論體育文化對現代人競爭素質培養的價值》,《體育文化導刊》2013.(1).P50.
[2]梁永橋、李英春等:《新視角洞察高效體育文化》,《體育文化導刊》2014.(1).P68.
[3]李麗:《高校體育文化建構與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研究》,《體育文化導刊》2015.(5).P68.
[4]李文川:《人力資源視角下的體育教育研究》,體育文化導刊》2015.(4).P69.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4-0143-01
作者簡介:昝新林(1957.11-),男,湖北襄陽,襄陽職業技術學院公共課部體育研究室副教授,主要從事體育教學與運動訓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