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璐
(西北政法大學,陜西 西安 710000)
?
淺析我國的社區矯正制度
亢璐
(西北政法大學,陜西 西安710000)
摘要:中國在2011年頒行《刑法修正案(八)》中將社區矯正納入刑法。經過長時間的理論驗證和艱苦的實踐總結,我國又在2012年正式頒布了《社區矯正實施辦法》,強化和改善了對特殊罪犯的管治和懲罰方法。社區矯正相比監獄矯正來說具備更好的優勢,也正在逐漸成為世界各國刑罰發展的必然趨勢。本篇文最后針對我國社區矯正立法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提出社區矯正制度的完善建議。
關鍵詞:社區矯正;刑法;完善建議
一、我國社區矯正制度的內容
(一)法律性質的界定。
在《刑法修正案(八)》頒發之前,我國對社區矯正的性質有各種說法,其中主要有“非監禁行刑說”和“多重性質說”?!渡鐓^矯正實行辦法》頒布后,明確認定社區矯正擁有刑罰執行和社會福利雙重法律屬性。通過強調社區矯正的社會和法律屬性,讓更多的社會力量參加社區矯正,推動社區矯正從“在社區內進行矯正”到“由社區進行矯正”的徹底轉變,還原社區矯正應有的本來面目。所以,社區矯正應該被定性為一種對刑罰的改進制度,是一種充分利用社會資源,人性化的解決矛盾,有步驟的放開權利的救助制度。
(二)執行主體的演變。
在《社區矯正實施辦法》頒布之前,我國并沒有明確的規定社區矯正的執法主體。因此,產生了很多問題,比如很難確立司法行政機關的法律地位,各部門職責混亂重疊。《社區矯正實施辦法》出臺后明確規定司法行政機關負責社區矯正工作的組織管理,公安機關則負責依法處理違反規定和重新犯罪的社區矯正人員。這種以司法行政機關為核心多部門合作的工作方式,不僅明確了司法行政機關的執行主體地位,明確了司法行政機關的執法資格,細化了各個機關的義務,解決了我國長期存在的“雙主體”問題;而且能夠最大程度上結合我國各部門的力量,為我國的社區矯正工作鋪平道路。
二、我國社區矯正制度存在的問題
(一)觀念上未能適應刑罰方式的改革。
法律的實踐過程中,社會崇尚使用監禁刑,覺得監禁刑是最好的方式,認定罪犯必須呆在牢里,覺得這樣才能充分體現法律的權威與正義、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刑罰的作用。此外,一些人對社區矯正的執行效果表示懷疑,擔心罪犯納入社會保險,容易造成失控或不好的教育改造,從而重新走上犯罪的道路,認為罪犯只有呆在監獄里才沒有危害。正是由于這種觀念的影響,我國的社區矯正有著極其苛刻的應用條件,多年來在司法實踐中多數采用的仍然是有期徒刑,社區矯正的使用屈指可數。
(二)保障措施缺乏。
之前我國法律規定管制、假釋、緩刑以及暫予監外執行和剝奪政治權利均是由公安機關來執行,但是由于公安機關肩負的任務也很重,所以在公安機關內成立專門的社區矯正機構也不現實,致使實踐中這種監管常常是形式工程,脫管、漏管的現象非常頻繁?!缎谭ㄐ拚?八)》規定公安機關不再執行前三種刑罰,但對明確的執行單位并未說明。
(三)配合協調機制不完善。
因為中國的社區矯正還處于探索階段,除了一些地區具備基本的系統與相關系統,其他地方基本上只有一個單一的校正系統,對其中許多必須以制度來規范的環節都沒有相應的規范,然而一個制度建立后必須得有其他相關匹配的制度來保障其執行。面對上面的種種難題,需要立足我國刑罰執行制度,同時學習歐美發達國家的社區矯正制度來完善我國相應的配套制度。比如,矯正需要組織一個強大專業化團隊,要從國家機構中定期選拔出優秀人員進行社區矯正的服務工作。除此之外,還可以在全國建立一個社區矯正交流的平臺,從而改善社區間的交流與溝通,以此來達到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的效果。
三、完善社區矯正制度的措施
(一)加緊社區矯正的隊伍建設。
社區隊伍的建設是重要的一環,要組建一支專業性強,有責任心,業務性強的社區矯正隊伍。因為基層司法是社區矯正的前沿陣地,所以基層隊伍的建設至關重要,給予財政支持是很重要的,要挑選一批有能力,有經驗,有責任心的人員加入隊伍,在具體事務中加強社區矯正業務。要開展各種形式的人員培訓工作,進一步提高其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以適應工作需要。同時,隊伍的建設必須大力引進心理學和社會學的專業人才,提升隊伍的專業素養。
(二)完善社區矯正的資金保障和運作機制。
社區矯正擁有運行成本較低、矯正成果好的優點,這是監禁形式所不具備的,但這并不是說社區矯正工作不需要資金,特別是在這個制度運行的初期,更需要充足的人財物投入作保障。應制定相關政策和做好宣傳工作,充分利用社會力量,盡快解決社區矯正工作經費不足的問題。這項工作雖然提倡社會力量的積極參與,但它本質上還是為國家服務的,政府必須解決其經費問題。政府必須建立參政保障機制,給予社區矯正充足的資金支持和政策優惠。
(三)改善社區矯正的社區環境。
改善社區矯正工作,必須繼續擴大宣傳,吸引社會各方力量積極參與,從而最大限度推動矯正工作的發展。在社會資源方面,可擴展思維,努力實現公益事業市場化,如成立罪犯教育基金會,聘請有能力、有責任心的企業家擔任理事,激勵他們在提供資金、安置罪犯等方面作出應有的貢獻;同時增加社會宣傳,提高社會聲譽,從而達到互利共贏。開展社區矯正,對民主與法制建設、社會文明進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有巨大的推進作用。我們要充分認識到社區矯正工作的重要意義,大力改善我國的社區矯正制度,使我國的社區矯正制度真正造福全國人民。
參考文獻:
[1]陳和華.論我國社區矯正的組織制度[J].政法論壇.2010年,第28卷,第5期
[2]馬克昌.寬嚴相濟刑事政策[J].法制與經濟.2008年,第10期
[3]吳宗憲.社區矯正的問題與前景[J].政法論壇.2003年,第21卷,第3期
[4]楊彩霞.我國社區矯正評估體系的構建[J].法律適用.2006年,第6期
中圖分類號:D926.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4-0040-01
作者簡介:亢璐,女,出生于1992年,漢族,甘肅省武威市人,西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