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
(民航西南地區空中交通管理局重慶分局,重慶 404100)
?
民航空管運行中危險源的識別和處理
高新
(民航西南地區空中交通管理局重慶分局,重慶404100)
摘要:近年來,我國民航事業的迅猛發展為我國創造除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但是由于航空器種類繁雜,飛行時間、飛行空域以及飛行環境具有一定不確定性,加上我國民航安全保障體系和相關管理機制尚不健全,安全管理水平較低,飛行安全問題逐漸凸顯。因此,有必要了解影響民航飛行安全的各方面因素,掌握危險源辨識方法,以科學發展觀和安全管理思想為指導建立一套與我國民航發展相適應的安全管理體系,以不斷提升民航空管安全管理水平,確保飛行安全。
關鍵詞:民航空管運行;危險源識別
一、民航空管運行中危險源的識別
(一)民航中的危險源分類。
在民用航空領域,將危險源定義為能夠影響飛行安全,直接導致損失,或者降低制定功能能力的一種狀態或者情形,主要包括技術危險源、經濟危險源、自然危險源。其中技術危險源包括硬件和軟件故障、燃油、風質、水壓以及事故報警等;經濟危險源主要包括經濟發展形式變動、設備成本變化以及材料成本波動等,自然危險源主要包栝暴風雷雨、地震、不利飛行地理條件、能見度等。這三類在民航空管運行中都會存在的危險源,在民航安全管理中都是必須考慮的因素,其中應該得到高度重視的就是技術危險源,技術危險源直接關系著航空運行安全問題。
(二)危險源識別步驟。
國際民航組織提供了危險源分析的三個步驟:第一步,識別一般危險源,即是對安全問題的側重點進行識別。在這一步開始前必須明確崗位自身自身狀況和所處的狀態,也就是要先進行差距分析、系統描述;第二步,將危險源分成特定危險,或者一般危險的構成要素,這就是對構成危險源的因素進行分析。對于每一個特定危險都有可能存在獨特的誘發因素,使得這些特定的危險在本質上各不相同;第三步,將特定危險和可能誘發的后果聯系在一起,可能誘發的后果包括具體的時間或結果,并且對其后果進行評定。在進行危險源識別的時候,其對系統的描述包括該系統的用途、系統的工作狀態、系統的功能、系統的運行環境以及系統的邊界與外部的接口等。由于系統功能的喪失或降低造成的安全后果,與系統所處的運行環境緊密相聯,所以在對系統運行環境進行描述時要將一切可能影響航空安全的因素都進行描述。比如,天氣狀況和機場設施,空中與地面的交通情況等。另外,環境描述的時候還要包括導航設備故障通信報警故障等應急程序以及其他非正常運行。在系統描述中,還要對影響系統描述過程的因素進行充分考慮,比如像空管設備和航空器、人員、管理體制以及環境條件等都要進行充分的考慮。差距分析工作,要根據國際民航組織安全管理體系中的四個重要構成部分,以及十二個要素形成的檢査單進行對照,從而確定管理系統中的已經存在的和沒有存在的部分和要素,并結合實際情況對其進行改進或補充。
二、民航空管運行的安全管理措施
建立高效的安全管理體系是提高民航空管運行效率的重要安全管理措施,也是促進民航事業發展的主要保障。在民航領域,安全管理是一個系統性工程,必須從整體上把握民航空管安全管理工作的本質規律,將安全作為核心目標,結合工作實際,不斷提升空管安全管理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使安全管理體制不斷轉向規范化和標準化。
首先,創新安全管理理念,將安全理念貫徹落實到實際工作中,使空管人員正確認識到嚴格管理是提升民航安全水平重要保障,提高空管人員的責任感和落實安全管理措施的主動性建立健全安全責任制,將其落實到民航空管安全管理體系中,明確各個部門、崗位、人員在民航空管運行中的安全管理責任,對于一線工作崗位,必須制定嚴格的操作規程和程序,提出各個工作階段的安全要求,做好應急防范,保證及時發現、報告并解決影響飛行安全的責任事故空管人員是確保民航安全的重要保障,必須加大安全教育和培訓力度,不斷提高空管人員的綜合素質,做好專業隊伍培養,重視人才崗位培養,還可開展一系列反事故預演強化空管人員應對突發飛行事故的能力。其次,建立民航空管安全信息管理系統,加強對安全信息比如事故數據、航空運輸監察信息、航空器運行數據、交通活動信息等的收集、分析、處理和共享,完善安全信息報告、分析、處理機制,制定與自愿報告相關的非懲罰性政策、實施辦法以及操作流程,力爭全方位、多層次、多渠道地對各種影響航空安全的因素進行收集和分析,這樣以來,空管部門就能針對各種信息數據分析事故原因,發出適航指令,有效避免類似問題的出現,還能實時掌握航空活動量及其變化趨勢,從而確保航班安排的合理性,使得安全管理逐漸從事件管理過渡為事態管理,從事態管理過渡為風險管理,以有效達到安全風險管理目標。再次,制定完善的事故預防和應急救援措施,以預防為主,將事前預防同事后解決有機結合起來,從源頭上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還應成立事故調查機構,健全民航空管運行的事故調查體系,頒布針對航空器和飛行事故的調查規定,在民航空管部門的帶領下有序開展飛行安全事故的調查工作。
三、結語
綜上所述,相關人員必須要重視起來,堅持“安全第一”的基本原則,提高對安全理念的思想認識,還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措施,有效分析出各種危險源頭,并制定相關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準備,提高民航空管的管理水平,保障飛行安全,實現民航事業健康、快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丹陽.淺談民航空管危險源的識別[J].科技信息,2012,33(27):5657.
[2]陳勇剛.我國通用航空妥全管理體系建設研究[J].中國妥全生產科學技術,2012,(5){58-59.
[3]李中杰.關于識別民航空管危險源的研究[J].經濟生活文摘,2012,6(11):4
[4]董霖.民航空管運行中危險源的識別與安全管理措施[J].理論研究,2013,(8):66-67.
[5]陳寶智.危險源辨識、控制及評價[J].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9):33-35.
中圖分類號:V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4-01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