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平
(南京林業大學,江蘇 南京 210037)
?
民間傳統藝術的與時俱進
劉平
(南京林業大學,江蘇 南京210037)
摘要:民間傳統藝術的領域很寬廣,是世世代代創造出來的文化財富,也是中華藝術的瑰寶。在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的今天,面對當今離我們漸行漸遠的民間傳統藝術,我認為民間傳統藝術是可以隨著社會的發展與時俱進的。本文將結合具體的實例淺析的中國民間傳統藝術的現狀以及發展的方向和前景。
關鍵詞:民間傳統藝術;與時俱進;發展
一、民間傳統藝術的現狀
民間藝術是勞動者為滿足自己的生活和審美需求而創造的藝術,冠上“民間”字樣,是要與所謂的“宮廷藝術”與“貴族藝術”等有所區隔。廣義上說,我國民間傳統藝術種類繁多,其中主要包括紙藝藝術、木藝藝術、陶瓷藝術、刺繡藝術、雕刻藝術、泥塑藝術、紫砂藝術等。
隨著時代的大步邁進,工業生產的方式已經從手工勞動逐步向機械化,自動化發展,民間傳統藝術與現代社會的生產方式、文化之間存在的巨大的差異成為阻礙民間傳統藝術發展的重要原因。在這一經濟和文化的背景下,民間傳統藝術的路在今天很多民間傳統藝術都面臨失傳的危險,比如泉州提線木偶,尤其是木偶頭的雕刻、粉彩工藝,獨具匠心,繼承了唐宋雕刻、繪畫風格,當代木偶頭制作,在師承的傳統技藝基礎上,更側重于夸張與變形,但是這個馳名中外的民間工藝珍品現在已頻臨失傳。
面對現今民間傳統藝術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不同程度的停滯和困境,阻礙它們的矛盾有很多種,比如發展模式單一、藝術資源的減少、保護力度的不到位、民眾的認知程度不夠、繼承人才的匱乏……其中,我覺得最根本的矛盾就是現代文明對傳統藝術的沖擊。要想銷售一件產品的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優化產品本身。我認為這個道理同樣也可以運用到民間傳統藝術的發展上。文化變遷是歷史發展的正常規律,民間傳統文化如果想要在快速發展的社會中不被淘汰,就不能固步自封,要與時俱進。
二、民間傳統藝術與時俱進的方式
我所提出的與時俱進并不是傳統藝術的簡單復制、重復,而是傳統藝術的更新、重建,但又要保留深厚的文化氣息和文化底蘊。我認為在民間傳統藝術的與時俱進方面,可以細分為以下幾點并舉例說明:
(一)傳承是與時俱進的首要任務。
藝術的生命在于創新,藝術的發展是以繼承傳統藝術為基礎。只有把握好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系,批判的繼承傳統文化,不斷革故鼎新,我們才能夠做出正確的文化選擇,成為自覺的文化傳承者和享用者。
1.加強宣傳力度,增強年輕人對民間傳統藝術的認同感?,F代的年輕人出生在物質文明豐富的時代,他們所接觸的大都是西方的現代文明,而對中國的傳統民間藝術的了解卻是少之又少。更有年輕人認為民間藝術與現代文明格格不入,應當摒棄。這個現象應該使我們反思,應當借助網絡媒體將傳統藝術大力傳播,增強保護意識。
2.政府要積極建立傳承機制。鼓勵從事民間傳統藝術的行業?,F在的年輕人是追求自由和自我個性的一代,很少有人愿意繼承和從事傳統手工藝的工作,導致一些傳統手工藝傳習后繼乏人,有很多面臨著失傳的危險。沒有繼承者,又何來的繼承呢?
(二)在應用上與時俱進:以剪紙藝術為例。
剪紙是最古老的漢族民間藝術之一,作為一種鏤空藝術,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現今科技的發展大力沖擊了剪紙的發展,時代呼喚著民間剪紙的創新,我們要認識到當務之急,剪紙必須要發展,必須要與時俱進,不然就會被歷史所淘汰。而與時俱進的剪紙藝術可以應用到很多裝飾領域。如,服裝設計領域,工業設計領域,餐具設計,家居裝飾用品設計領域、注重開發民間傳統工藝和五千年歷史文化相融之處,在傳統中提煉時尚,在時尚中輝映民俗。
(三)在內容上與時俱進:以戲劇藝術為例。
在上海京劇院,有這樣一臺特殊的劇目:它用最傳統最純粹的京劇形式演繹了莎翁筆下《哈姆雷特》的故事。這就是新編京劇《王子復仇記》。今年是京劇《王子復仇記》誕生的第十年。它多次次出海,赴加拿大進行海外演出。傅希如說,‘王子’每走一步,世界上就多了一些人知道了什么叫做京劇。我認為這是東西方文化結合的一次成功的案例,京劇內容上的與時俱進讓我國民間傳統藝術獲得了更為寬廣的舞臺。也是中國人對本身文化傳統的堅持與固守。
(四)在消費市場上與時俱進:以陶瓷藝術為例。
景德鎮是聞名遐邇的瓷器之都,瓷器在這里被藝術家們賦予了新的生命,并逐漸邁出國門。景德鎮“以瓷建市、因瓷而興”,欣逢盛世,抓住了難得的歷史發展機遇。以創意產業為龍頭、重塑景德鎮城市品牌經濟,拉動世界性的會展旅游餐飲、影視傳媒、房地產、包裝物流、生態農業、陶瓷產業、工業制造業、新能源產業、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等聯動發展。打造景德鎮國際“諾貝爾獎”的影響力、博鰲的社會地位、法國嘎納的集聚效應、“奧斯卡”的商業價值,使景德鎮真正成為世界陶瓷藝術創意產業基地。[1]有關部門努力引進資金和優化環境,實行大批量生產,走低成本戰略之路。
(五)在形式上與時俱進:以刺繡藝術為例。
刺繡起源于人們對裝飾自身的需要,當今的刺繡藝術開始在表現形式與手法上有新的突破。傳統刺繡藝術和國際時尚品牌聽起來似乎格格不入。但是近年來,西方設計師開始將中國的民間刺繡藝術融入了他們的設計中。香奈兒這樣的國際知名品牌一向以善于突破傳統而著稱,它的許多傳奇經典都以中國傳統刺繡元素為設計靈感。以中國的山茶花刺繡而成的經典款挎包,搭配經典的金屬皮穿鏈,貴氣非凡。還有以山茶花刺繡為元素的手表。這些產品將香奈兒經典元素與中國刺繡精妙融合,也使得民間傳統刺繡藝術與時俱進,走出國門。
三、結論
通過以上內容對民間傳統藝術的分析,可見中國民間傳統藝術是可以并且必須要與時俱進的。延續文化傳統才能不讓傳統斷流,在這樣的延續過程中我們不能照單全收,需要進行分析和思考。傳統文化隨著現代社會的進步,必須與時代的洪流相結合,在這樣的基礎上才能實現活色生香的目的。目前維持文化遺產的辦法就僅僅是將傳統文化的引入與抄襲,而沒有任何實質性的融合。任何的事物都處在發展變化的過程中,若不想被時間所淘汰,只能與時俱進,緊跟時代的步伐。
參考文獻:
[1]《創意產業是景德鎮的發展新機遇》劉亞軍 《景德鎮陶瓷》2010年02期
中圖分類號:J5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4-0256-01
作者簡介:劉平,女,河北石家莊人,南京林業大學,本科,視覺傳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