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蒙
(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公共體育教研部 吉林長春 130117)
高校田徑課程教學休閑化研究
吳蒙
(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公共體育教研部 吉林長春 130117)
近年來教育改革不僅涉及到基礎科目,體育科目方面的改革也在不斷進行,其中比較突出的是田徑教學,很多高校加強了對田徑運動教學的重視,積極為田徑教學配備相應的場所和設備,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在教學模式上還有待進一步改善。該文主要對當前高校田徑教學休閑化的策略進行了分析闡述,對其指導思想進行了分析,并根據當前高校田徑教學的現狀提出了相應的休閑化策略,以期改變高校中田徑教學模式,從而促進田徑教學質量不斷提升。
高校 田徑 課程教學 休閑化策略 分析研究
田徑運動在高校中的開展非常重要,體育教師在進行田徑教學過程中應該認識到田徑運動的重要性,關注學生自身能力和運動本身所富有的趣味性,從而促進田徑教學質量提升,讓學生在體味趣味性過程中增強田徑運動能力和身體素質。
經濟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變使得人們已經邁入了一個新的時代,現代人物質生活豐富的同時精神生活也十分豐富,這樣的背景對教育也產生了很大影響,在休閑時代中經濟高度發展,人們的生活觀念也在不斷發生變化。以往人們參加體育鍛煉或是體育運動,將重點更多放在項目本身所具有的競技性上,在進入新的時代之后人們則將重點放在了運動本身的作用和效果上,這一觀念已經逐漸深入人心,并且對體育運動和體育教學產生了很大影響。長久以來,田徑教學在體育教學中的地位都十分尷尬,其在教學上也以競技性為主要目標,這就不符合休閑時代的體育教育理念,因而新的時代背景下,高校應該及時調整體育教學方面的策略和理念,充分挖掘田徑運動的娛樂性、文化性和生活性,以使田徑教學能夠適應當前的體育教育觀念,這樣才能繼續發展,不至于被時代所淘汰。也就是將以往田徑教學的技術性教學向健身方向發展,采用學生能夠接受、并且能夠經常進行的教學方法來進行田徑教學,讓田徑課程能夠變得有趣起來,促進高校中田徑運動項目的發展,鞏固田徑在體育中的重要性。
而休閑化田徑教學離不開教育學和生理學的理論支持,體育教師在進行休閑化田徑教學過程中要從這兩個理論基礎上出發,一方面田徑教學對提高人體生理素質具有積極影響,田徑中的長跑、短跑、跳高、跳遠等是日常人們最基本的活動形式,通過田徑運動鍛煉能夠刺激機體,使得呼吸加快、心率增快,使得機體形態結構和功能都發生相應的穩定變化,從而增強人的體質;另一方面田徑運動長期以來在體育中的重要性是非常明顯的,也是高校體育課程中的重點,經常進行田徑訓練也能夠鍛煉人,通過田徑訓練,不僅能夠鍛煉人的身體素質,而且還能夠鍛煉學生的意志品質,從而對學生的生長產生深遠影響。
2.1改革休閑化的田徑課程內容
田徑課程教學內容改革是勢在必行的,不僅是課程改革要求,而且也是時代變化的要求,其教學內容的改革不僅關系著體育課程改革和創新,而且還關系著體育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傳統田徑教學中以競技性技術水平提升為中心的教學內容是不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因而必須進行改革,將田徑教學內容向著休閑化的方向發展。在決定田徑教學內容的時候,應該從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的目標出發,根據本校學生實際情況來確定,同時還要考慮到我校擁有哪些田徑運動環境和設備等。高校中大學生是以學業為主的,日常體育鍛煉機會不多,遵循循序漸進原則應該從難度上進行控制,并結合學生自身喜好,滿足學生日常的健身、娛樂需求,這樣才符合新時期體育教育改革的要求。堅持休閑化的指導思想,在休閑娛樂中將田徑運動中涉及到的跑、跳、投等技術教學融入進去,將枯燥的技術教學向趣味性、休閑化方向發展,讓學生能夠在日常進行練習和娛樂,以達到健身和娛樂目的,這樣也能夠培養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學生在進行體育鍛煉時的積極性和熱情,將田徑教學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同時,在教學內容上,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嘗試將野外生存、攀巖等項目納入到田徑教學內容當中,這些項目都非常受學生的歡迎,且具有很高的休閑娛樂價值,將其作為田徑課程教學內容不僅會吸引高校學生積極參與,而且這些運動在培養學生各方面素質方面也有不俗的表現。
2.2改革休閑化的田徑教學方法和手段
田徑課程教學方法是提升田徑課程教學質量的關鍵,也是培養學生素質和達成教學目標的關鍵,在田徑教課過程中教師應該堅持采用能夠讓學生愉快進行田徑運動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這樣才能不斷提升教學質量。具體來說主要是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教師在教育觀念上要不斷進行創新,所采用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要與時俱進,符合新時期體育教學的特點,并且要根據教學內容來不斷進行探索,尋找能夠與教學內容完美匹配的教學方法。同時也要堅持休閑化的原則,堅持教學方法富有娛樂性和實用性,以便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和訓練的積極性,讓學生愉快參與到田徑課程內容學習當中;另一方面,體育教師在實際采用各種教學方法時要從學校的實際和課程內容、大學生自身等方面來進行考慮,田徑中有很多項目,也要結合這些項目的特點來選擇相應的教學方法,并且將這兩者和學校中田徑課程的教學內容匹配起來,還要和學校條件等匹配起來,這樣教師所運用的教學方法才能夠發揮出其應有的效果,使得田徑課程效果能夠上升,完成田徑課程教學向休閑化方向轉化的目的。
2.3改革休閑化田徑課程教學的考評方式
傳統的田徑課程考評方式只將學生的田徑成績作為最終考評結果是非常不合理的,學生的田徑成績應該從學生整體水平提高程度上來進行評價,像是學生自身的生理指標或心理素質指標,對學生在訓練過程中展現的能力和品質等進行考核評價,因而休閑化的考評方式應該是建立一套完整的田徑教學考評,用新的考評方式來對學生田徑訓練成果進行評價,不應該將跑得快或是跳得遠這些單一指標來作為學生的評價標準,而是應該對學生在進入田徑學習之后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各項素質的提升來作為評價標準,像是學生在進行田徑學習和訓練后,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過程中有沒有自我進行鍛煉的意識,在日常生活中身體素質有沒有提升的表現等,通過這些更加全面的評價項目來對學生的田徑課程成績進行考核。同時,在田徑課程考評當中也應該貫徹休閑化的原則,堅持多樣性、開放性、個體創造性和實用性等原則,只有這樣做出的考核才能夠更加科學合理,學生在田徑運動學習中的情況也能夠展現出來,這樣的評價方式也更加人性化,能夠被廣大學生所接受,完成田徑課程教學向休閑化的轉變。
隨著休閑化理論在體育教學中的流行,田徑課程也應該積極吸收休閑化的有益成分,用休閑化的指導思想來指導田徑教學,尋找休閑運動和田徑教學之間的契合點,將休閑化和田徑運動完美地融合起來,促進田徑教學休閑化發展,不斷促進田徑教學的發展。
[1]林楠楠.高校公共體育課田徑教學模式綜述[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6):169-170.
[2]夏書宇.高校體育院系田徑專業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構建與應用[J].少林與太極:中州體育,2012(7):15-18.
[3]袁振博.將健康體適能理論引入高校公共體育田徑課程教學改革的構想[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2):198,201.
[4]顏秉順.對高校田徑教學休閑化的若干思考[J].鴨綠江:下半月版,2014(10):262.
[5]張坤陽.高師體育教育專業田徑專修課教學現狀調查[D].山東師范大學,2012.
G807
A
2095-2813(2016)04(a)-0053-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