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登輝
(鄭州大學體育學院 河南鄭州 450001)
成人初學者突破網球正手擊球技術泛化階段的方法研究①
田登輝
(鄭州大學體育學院 河南鄭州 450001)
通過對3組對象進行的實驗對比分析,得出訓練效果參數,采用文獻資料法、觀察記錄法、訪談法、數據統計法,得出結論,以如何更加有效地突破網球技術(正手擊球為例)學習的泛化階段為目的,以期為教練員對成年人網球初學者如何突破泛化階段提供參考依據。在實踐教學經驗的基礎上,提出有效的訓練方法和建議。
成年人 初學者 網球 正手擊球 擊球數量
1.1研究對象
在個體俱樂部里設置a、b、c3組訓練對象,共30人,每組10人,5男5女,年齡在30~45歲之間,之前從事體育運動較少,對網球運動興趣高,主動性強。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查閱相關文獻與資料,對相關訓練背景進行詳細了解和分析。
1.2.2抽樣實驗法
共10節課,每節課1 h,一個教練分別同時對3組進行教與練,a組以擊球數量教學為主導,b組以技術動作教學為主導,c組以擊球數量和技術動作相結合教學為主導。實驗時,教練員隔網送球,學習者全部用正手擊球,每人擊球10個。在第1、4、7、10節課進行正手擊球測試,每次測試取各組平均擊球成功數。
1.2.3訪談法
實驗結束后,分別對各組成員進行采訪和談話交流,了解其心理意圖和觀點意見。
1.2.4數據統計法
用取平均值法進行數據統計。

表1 3組成年人網球初學者擊球平均數量表(每組10人)
2.1實驗結果
2.1.1擊球數量
強調a盡可能多的擊球,不強調技術動作,以個人運動習慣和正常身體結構運用為主導。但是中間有技術的講解和示范,并不過分強調和重視。測試結果為5、3、6、8。
2.1.2技術動作
動作的優美是心智和身份的代名詞,它是成年人初學者向教練員提出要求最多,最頻繁的詞語。b學員在學習過程中,特別強調技術動作的重要性。擊球數量較少,注重正手擊球的動作結構。測試結果為2、4、3、6。
2.1.3技術動作和擊球數量并重
此法在教練運用中起主導,而且是根據教材和科學研究最為有效的訓練方法。充分合理的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對初學者進行教學。對學員c測試結果為3、2、4、5。
2.2實驗分析
2.2.1微觀分析
從以上對a、b、c測試結果顯示,強調擊球數量效果最為明顯,擊球成功率提高快;而強調技術動作,泛化階段提高幅度有波動;強調技術動作和擊球數量并重的科學教學法,技術學習進步不明顯,泛化階段無明顯突破特征。可以看出,對于成年人初學者來說,有些教學方式顯然不能夠更有效地突破泛化階段。通過對3人的詢問調查,a表明“在工作之余打球鍛煉身體,挺舒暢,擊球回合多,球與拍碰撞感覺好,很有信心學習好網球技術”;b表明“技術動作老是出現問題,揮拍很標準,但是觸球時就變形了,而且球打的滿天飛,懷疑是不是動作錯誤”;c表明“感覺教練很有責任心,很認真,講解送球很到位,但是自己在打球時,又想盯球,又想動作,想到這個忘了那個,總是顧此失彼,打的有些郁悶,但教練很認真,也不好說什么”。
2.2.2宏觀分析
第一,從技術結構來看,網球正手擊球在技術的泛化階段,成人肌肉的外表活動往往是動作僵硬,不協調,不該收縮的肌肉收縮,出現多余的動作,而且做動作很費力。
第二,從初學者心理狀態來看,成年人擁有自我的思維意識和訓練形態,多數是建立在他們對社會對體育的理解之上。在接受訓練時,過多的運用已知的身體意識,動作遷移導致的負遷移相對較明顯。其學習意圖更多的是建立在成功體驗上,尤其是擊球的連續性和數量上,因此,以擊球數量為主導,技術要求為輔或不要求更能滿足成年人初學者的心理需求。
第三,從教練員的教法來看,對于成年人初學者,以對其愛好的培養為主,重點是其擊球的連貫性和安全性,使初學者通過球感的積累來進行網球正手技術的學習更為有效。高校網球訓練中有人提出多球練習理論,與注重擊球數量有相通之處。 針對該院“場地少、課時少、學生課后練習少”的實際情況,在網球輔修課中采用多球練習,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1]
3.1結論
一是從心理學形態來看成年人初學者對有效突破網球正手技術的泛化階段有很多的無力感和身體的僵硬,而對成功體驗比較愉悅,此處成功體驗主要表現在擊球回合次數上,因此,讓初學者更多地體驗拍與球之間的關系更能使其從心理層面突破泛化階段。
二是從技術分析來看,球類運動對球感要求比較高,在網球中也就是網球拍觸球的感覺,技術層面是固定的,比如:重心低,擊球由后向前向上等,但這些技術動作如果沒有球感作為支撐,很難體驗到擊球的成功感。成年人學習初期,練習次數少、時間短,技術動作很難流暢和舒展,因此,注重觸球數量,避免過多強調技術動作,能夠更有效的突破泛化階段。在初學時,通過各種方法讓網球在網上面飛起來,這對學習網球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但是對青少年學習,則不鼓勵此法。
3.2建議
3.2.1教學動機
成年人網球初學者往往急于追求成功擊球體驗,由于其力量充分,且身心素質比較成熟,在學習過程中,常常出現“練非所教”,自我感覺錯誤動作良好。在其過程中,鼓勵并以積極性的語言進行正面評價,其興趣和主動性較強,更多的應該是成功體驗,從學習中糾正其動機,任何一項運動和學習,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保證擊球數量的情況下,增強成功體驗,循序漸進的進行學習網球正手擊球技術
3.2.2教學步驟
根據底線正手擊落地球的技術要求,初學者學習順序為先進行徒手或持拍揮拍練習,后進行正拍擊球練習,再由教練輔助進行單個技術動作的多球擊球練習。該文建議對于成年人網球初學者來說,正手擊球學習步驟,先從球感出發,再有效地結合技術動作,從而達到突破泛化階段。
3.2.3教學方法
訓練方法往往多種多樣,根據實際情況有不同的應對策略。在俱樂部網球教學中,對成年初學者的教學方法應該有個人的見解和異同。一是語言法,采用積極的口頭評語、鼓勵為主,抓關鍵詞;二是直觀法,對成年人訓練,示范法最為有效,他們大多能夠從教練員的示范動作明白技術動作要領,并進行有效的學習;三是練習法,練習的方法有多種多樣,分為徒手動作練習與有球練習。對成年人來說,有球練習為主要練習方法,墻球和多球練習更能有效成為突破泛化任務的重要手段;四是反復演練提高模式,如,(1)打它便是了;(2)目標訓練;(3)艱苦的實戰演練。這幾種訓練方法是運動中常用的方法,以擊球數量為主因,助其實現愉悅的成功體驗,合理運用各種訓練方法,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從而更加有效地使成年人網球初學者突破泛化階段。
[1]梁華.多球練習在網球教學中的應用[J].河南大學體育部,2011(4):65.
[2]陶志翔.網球運動教程[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7.
[3]劉慶賀.十步教學法在網球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2.
G845
A
2095-2813(2016)04(a)-0148-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0.148
①田登輝(1988,8—),男,漢,河南許昌人,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網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