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小丹
(上海體育學院 上海 200438)
中小學體育教師績效管理探究①
于小丹
(上海體育學院 上海 200438)
教師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績效評價是目前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內容,績效評價隸屬于績效管理。該文試圖借鑒相關管理學科理論基礎,考慮體育學科特點,針對目前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師績效管理體系不完善,績效管理意識淡薄、體育教師績效指標導向性不明確的現狀,探討其績效管理的必要性,并提出一些提高績效管理效能的相應措施,以期能夠為中小學體育教師績效管理提供有益參考,促進其健康持續發展。
中小學 績效管理 體育教師 績效評價
“績效管理”一詞來源于企業管理,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推進,如新課改、陽光體育運動以及2009年推行的教師績效工資,逐漸將績效管理引入學校。然而目前教師績效管理實施的現狀不容樂觀,主要體現在對教師績效管理認知不清、管理意識淡薄、無體育教師針對性等方面[1]。文章通過對體育教師績效管理的流程進行梳理,闡述目前績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提高績效管理效能的措施。
1.1體育教師績效管理體系不完善
目前,體育教師績效管理體系尚待完善,主要體現在:評價指標上,目前指標制定與學校目標相脫節,缺乏科學性,傾向量化評價,對工作量界定不明確,重獎懲輕發展,致使體育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不高;績效實施階段,管理者與教師溝通較少,傾向于領導意志,信息收集方式單一,主要以課堂觀察為主,對評價主體的專業性存在質疑,考核監督力度不大;績效反饋上,績效反饋結果不及時,無規范而暢通的評價結果反饋機制,體育教師還未認識到評價反饋對教師提高績效及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性,只簡單地認為是工資、獎懲性的依據;而績效管理恰恰能將評價的各階段相銜接,這也是解決以上問題的關鍵所在。
1.2績效管理意識淡薄
目前,大多數學校管理者將教師績效考核等同于績效管理,績效評價只是績效管理的關鍵環節,管理者和教師并未認識到績效管理的重要性,而體育教師不受學校重視,體育被認為是小學科,許多學校并未將體育納入學校管理體系之中,未認識到體育教師的主體地位;在績效反饋與改進階段,評價結果反饋不及時,未起到改進作用。由于對績效管理的不重視,績效管理的各個環節相脫節,有失評價的公平性、有效性。
1.3體育教師績效指標導向性不明確
目前評價指標的導向作用還未引起重視,主要表現在:(1)忽視學校目標的導向作用,學校目標與教師個人相脫節,而應以學校目標—體育教研室—體育教師來制定評價目標[2],從而明確體育教師發展方向。(2)評價指標未平衡好獎懲與發展作用的關系,目前主要從“德、能、勤、績”等維度對教師評價[3],傾向于獎懲性導向,而促進教師發展使評價的最終目的,因此應注重考核指標發展性導向。
目前隨著我國財政對中小學教育投入力度的加大,為了確保資金利用的效率和效果,需要對中小學體育教師進行績效管理;還有一些地區出現的狀況是施行績效工資以后,并未對教師起到激勵作用。目前教師績效評價還存在許多矛盾,而體育教師有不同于其他教師的一些特點,體育教師工作的復雜性與多樣性,不但要進行體育教學,還要進行課余體育活動的組織與課余競賽的組織。目前體育教師績效評價存在一些不足,如評價指標欠科學、評價過程缺乏溝通、評價反饋不及時等,針對體育教師工作的特殊性,應避免目前體育教師績效評價各個環節相孤立的現象,不能簡單地只關注各個部分的發展而忽略績效管理的重要性;要促進體育教師與學校發展的融合,績效管理能使管理者與被管理的體育教師進行持續、有效地溝通,建立雙方的合作伙伴關系,而不是之前的不相往來,這樣能避免許多沖突,有利于績效評價的開展。因此,公平、公正地實施教師績效評價是廣大教師的訴求,也是績效評價的根本所在,需要績效管理提醒各個組成部分按照計劃實施信息搜集,監測信息的質量,保證搜集信息的方式和程序是符合要求的。解決可能產生的沖突及與學校其他活動所產生的沖突[5],而且通過高效的績效管理能提高績效評價實施的流程,節約時間與成本。
體育教師績效管理包括績效計劃、績效實施及績效反饋及改進。績效管理是一個動態循環的過程,各部分緊密銜接,績效管理貫穿整個過程。
3.1績效計劃階段
在體育教師績效計劃階段,體育教師績效評價指標的確定是關鍵,應以學校目標為導向再結合體育教師工作特點確定評價指標,注重體育教師參與計劃的制定,平衡指標的定量與定性,使評價指標在反映教師實際的基礎上,有較強的可操作性,而且要認識到計劃的動態發展性。
3.2績效的實施階段
績效的實施階段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學校管理者要注重與被管理體育教師進行溝通與及時反饋,進而提出改進措施,促進教師發展;二是數據、資料、信息的收集與整理。注重評價信息資料收集方式的多樣性,從而使評價更客觀、有效。
3.3績效反饋階段
績效反饋貫穿績效評價的始終,在績效評價過程中管理者要不斷地與被評價的體育教師進行溝通,并給予有效的反饋,從而使體育教師不斷改進工作。可以采用面談、書面報告、會議等形式對體育教師進行績效評價結果的反饋。
4.1統籌安排績效管理的各個階段
體育教師績效管理的各個階段是相互銜接的,不能將其孤立。管理者與教師持續不斷的溝通應貫穿整個過程,使體育教師積極參與,促進體育教師專業發展;同時,管理者也要注意確認教師需求,做好溝通與及時反饋,充分發揮績效管理的作用。
4.2采用激勵機制調動教師積極性
可以采用多樣化的激勵手段,如精神、物質獎勵等,政府應加大對優秀體育教師的額外獎勵,建立團隊績效評價,共同提高的激勵機制。還應不斷強化教師參與績效管理的內在動機,給予更多教師培訓的機會,促進教師職業發展。
4.3建立多元的體育教師績效評價模式
針對不同體育教師的教學特點、任務職責以及發展階段的不同,采用區分性的教師評價,建立個人績效評價、團隊績效評價。體現教師績效評價以人為本的特點,使績效管理多元化,促進教師多元發展,使績效評價更科學、公正,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
4.4注重解析評價結果
對評價結果的正確解析與應用是教師績效管理很重要的一部分。通過對評價結果的解析找出影響教師發展的因素,促進教師發展,而且可以總結學校管理的經驗與教訓,發現學校管理中的漏洞,進而提高學校績效管理水平。
總之,高效的體育教師績效管理對學校、教師、學生發展意義重大。但目前,體育教師績效管理現狀不容樂觀,因此,應針對體育教師的特點,制定體育教師績效管理體系,正確區分績效管理與績效評價,將績效管理上升到學校戰略層面,以學校目標為導向,制定科學的績效考核指標,明確績效管理流程;管理者與體育教師在績效管理過程中的持續、有效的溝通是績效管理高效開展的保障,各部分相銜接,開展以人為本的績效管理,從而保障體育教師績效評價結果的公正性,促進教師發展。
[1]馬先英.體育新課程下的中小學體育教師工作績效管理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7(8):20-24.
[2]肖元軍.中小學教師績效管理[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
[3]張鋒.中小學體育教師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10(3):97-98.
G807.3
A
2095-2813(2016)04(a)-0068-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0.068
①于小丹(1989—),女,漢,河北唐山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學校體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