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芬(北京教育學院體育與藝術學院,100009)
體育教師教育魅力綻放的理與法
潘建芬
(北京教育學院體育與藝術學院,100009)
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中提出,教師要“以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感染學生,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首次從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對教師的“教育魅力”提出了要求。體育教師作為學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個專業性很強的特殊群體,形成了自身群體所共同擁有的專業特質,塑造了體育教師群體所體現的教育魅力,一定程度上支配著體育教師的教育與行為;教育影響著學生的學習體驗與獲得,從而綻放出體育學科的育人價值和體育教師的育人力量。
于漪教授在《教育魅力——青年教師成長鑰匙》一書中總結提煉出,教師教育魅力一般包括形象魅力、情感魅力、學識魅力、才干魅力和品格魅力五種。在“什么樣的體育教師最有魅力”、“優秀體育教師的品質包括了哪些要素”的調查中發現,學生對體育教師的勤奮敬業、親善友好、管理有效、智慧幽默、體形健美最認可,其他學科教師對體育教師的健美形體、親善友好、勤奮敬業、智慧幽默和綜合素養高最認可,家長對體育教師的勤奮敬業、親善友好、智慧幽默、體形健美和管理有效最認可。而體育教師自身認為最重要的魅力是技能,其次是德行,然后是愛心、氣質和學識。可見,體育教師吸引學生、感動學生、影響學生的力量,在于其形象氣質、德行修養、人格魅力和學識能力等。結合體育教師群體的優勢和特點,結合世人眼中對體育教師的認可和評價,結合新時期學校體育工作的改革和發展,我們認為體育教師的教育魅力包括德行魅力、形象魅力、學識魅力和才干魅力。
美國自白派詩人西爾維婭·普拉斯曾說:“魅力有一種能使人開顏、消怒,并且悅人和迷人的神秘品質。它不像水龍頭那樣隨開隨關,突然迸發。它像根絲巧妙地編織在性格里,它閃閃發光,光明燦爛,經久不滅。”擁有教育魅力的體育教師,就如同一個醫生相信生命的巨大力量一樣,會帶給學生力量,會帶來教育的力量。
1.體育教師的德行魅力——賦予生動、深刻的道德力量
所謂“德行定終生”,一個體育教師的德與行將決定著他一生的發展,一名真正的體育教師應該是德行兼備的。體育教師良好德行的養成,需要體育教師對行為的自我反思,對品性的自我修煉,對角色的自我覺醒。當體育教師有了德行魅力,有了一份善和愛,有了一份勤奮敬業的傳統美德,就能夠在教育教學中善待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關愛學生和激勵學生,就有了一種能夠擔當起教師這一職業的專業品質和精神品質,就能夠在體育教育的過程中體現出道德力量。因為教師德行整合了教師的價值觀、情感、意志、態度、自我等方面的心理要素,直接影響體育教師對待學生、對待體育教育工作的態度與方式。體育教師與學生接觸較多,具有較強的親和力,加之體育學科的特點,體育教師的德行往往具有雙重意義,對學生的影響和教育則顯得更加生動、深刻。當一個個學生感知體育教師對他的不放棄、對他的寬容、對他的愛護,當學生感知體育教師的認真負責、振奮精神和陽光心態,學生就能真正感受到學習的動力和樂趣。
2.體育教師的形象魅力——給予號召、感染的生命力量
調查發現,世人眼中的體育教師是健康健美的代表者,體形健美成為大家最認可的體育教師品質之一,年輕的男性體育教師最受學生青睞。可見,當代的體育教師,正以健康健美的前提條件和陽光外向的氣質感覺贏得學生的效仿和尊重,體育教師外在表面的形象和內在涵養的氣質成為教育魅力元素之一。對于體育教師來說,形象就是宣傳,形象就是效益,形象就是生命,體育教師展現給學生的,一般都是勻稱的身材、挺拔的身軀、健壯的體魄,給學生良好健康的形象,給學生一種健康、朝氣、向上的精神面貌,從而博得學生的擁戴,對學生有著較強的號召力和感染力。體育教師具有健美的體格,有運動專長,掌握一定的運動技能和要領,熟知田徑、球類的規則和裁判法等,就可以得心應手地帶領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給學生樹立良好的形象,從而博得學生的喜愛,對學生有著較強的號召力和感染力。如果體育教師沒有一個良好的身體做保證,如果一個體育教師沒有應有的體形勻稱、精干利落的形象,就會出現“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況,即使有敬業的精神、再全面的素質,也不能實現體育教育的目的。
3.體育教師的學識魅力——贏得吸引、尊重的信服力量
體育課中到處滲透著體育與健康知識的學習,有無數的知識點彰顯著體育的學科特性。能讓學生學到鍛煉身體所必須知曉的原理和知識,學到保健、安全和救護的知識,學到欣賞體育文化所必須的原理和知識,這樣的體育教師在學生眼中總是有著無窮的學識魅力。擁有什么技能,才能當體育教師;懂得什么技能,才能成為好體育教師,這也是體育教師的學識基礎問題。體育教師上好一堂體育課的關鍵還在于其個人技能魅力,包括其一個個漂亮的示范動作和運動技能的精細講解傳教,手把手教會學生基本運動能力和在未來生活中基本夠用的運動技能,創設情境讓學生體驗各不相同的本體感覺和細膩感情。體育教師的專業學識和真本事,不僅是自身得以安身立命的根基之所在、自身專業能力得以生長的核心,更是吸引學生、激發學生、教育學生和影響學生的學識魅力,從而使學生真正信服。
4.體育教師的才干魅力——獲得凝聚、尊敬的親近力量
調查發現,其他學科教師對體育教師綜合素養的認可遠遠高于專業素養。一線學校中,不少總務主任、后勤處長或安保處處長等職務,學校德育工作、團組織工作、工會組織工作和年級組的教學常務工作,大部分都是由體育教師出身的教師擔任或是體育教師兼任。這些充分展現出了在體育教師身上,有著專業能力之外的多種能力,有著體育人真誠熱情、吃苦耐勞、樂于奉獻的精神,有著體育人組織管理、人際交往、協調溝通能力強的才干。同時,在學校里,課間操、課外活動、陽光體育運動、體質健康測試、校內外運動訓練競賽等各類活動中都有體育教師的身影,都促使學生對體育教師有更全面的認識。很多體育教師除了干好自己本職工作外,還會主動去干一些非本專業的事,在有些方面表現的素質甚至高于其他專業的教師,比如電腦能力,能制作出精致的PPT課件、建立微信公眾號上傳鍛煉方法及中考注意事項,制作flash動漫課件;攝影能力,能抓拍學生運動中的精彩鏡頭和生活中的精彩瞬間,并建立個人博客分享交流;演講能力,在各類全校報告會、年級會、家長會中,能引經據典、旁征博引,告訴我們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和體育文化的知識等。體育教師的這些才干魅力,同樣會吸引學生、凝聚學生,帶給學生靠近的欲望和與之親近的愿望,使學生“敬而親之”。
教育魅力作為教育過程中彰顯出來的一種富有教育價值和教化功能的氣質和力量,是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通過不懈努力和勤奮實踐來形成。魅力的宗旨是不斷進取,其核心是追求卓越的品質,教育魅力形成的背后充滿了創造的代價,需要的是體育教師們執著經久的修煉。
1.培養德行力——修煉“愛不愛”的育人品行
教師之所以成為教師,一是有崇高的師德,二是有先于學生和優于學生的才學。愛因斯坦說:“學生對教師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師的德和才”。如果體育教師品德低下,學識淺薄,學生就不會向你學什么,也就不會受到尊敬。體育課堂教學的特點是直接雙向或多向的交流,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次數之多,頻率之高,是其他學科的課堂教學所不及的。在此情況下,體育教師的道德品行和知識不僅是學生學習的內容,而且更是學生學習的榜樣。托爾斯泰曾說:“如果教師把對事業的愛和對學生的愛融為一體,他就是一個完善的教師。”人類的生存發展史證明了教育的根本是以人為本的,而愛心是人類的永恒需要。體育教師只有以愛心為基礎,以極大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學生潛在的激情才會被點燃,師生的情感才能互動,教學工作才能順利開展,教育目標才能實現。如果體育教師能注重挖掘體育的內涵,讓學生感受到快樂、成功和收獲,那么在他們的心目中體育教師的地位與其他學科的教師是一樣的,甚至更具優勢。然而要做到這一切,需要體育教師對學生有一顆赤誠的心、一份真誠的愛、一份視學生如親子的情。體育教師只有以極大的愛心和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學生潛在的激情才會被點燃,師生的情感才能互動,教學工作才能順利開展,教育目標才能實現。
2.點燃積極力——修煉“愿不愿”的專業態度
教師的專業態度作為教師專業行為的潛在動因,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體育教師的專業工作效能。可以說,體育教師的專業素質及面臨的工作環境,基本上是經由體育教師的專業態度而影響體育教師的專業活動。專業態度比一般心理學意義上愿意、喜歡、向往的態度有著更深的含義和更高的境界,這是體育教師基于對所從事專業的價值、意義深刻理解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奮斗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并將勤奮努力、愛崗敬業作為一種習慣、一種責任、一種積極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在現實生活中,體育教師的專業態度表現是多種多樣的,常見的有三種態勢:第一種即體育教師能否以一種積極態的表現投入其中,能否在專業工作中處于一種系統的投入狀態、一貫的探究狀態和經常的緊張狀態;第二種為在專業工作中處于一種系統而又一貫的無作為和無所謂狀態的消極狀態;第三種是處于積極和消極兩者的中間狀態或混合狀態,表現缺乏一貫性和系統性,時好時壞,有的方面好、有的方面不好的灰色態。體育教師需要改變消極態、轉變灰色態、處于積極態,這樣就不會受興趣、信念、人際關系、經濟利益、追求升遷等多種因素影響,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充滿激情、刻苦鉆研。因為積極態能充實體育教師的精神世界,能杜絕體育教師的精神空虛,能堅守陣地、完成使命,能形成從他律取向逐漸走向自律取向的職業境界。
3.增進理解力——修煉“知不知”的學習積淀
研究發現,從普通體育教師到優秀魅力型體育教師,其成長的“秘訣”就是不懈地堅持學習、有意識地積累、習慣性地反思、理性地實踐和執著地追求。優秀體育教師之所以在同等發展時間和同樣發展條件下,專業發展快于其他體育教師,除了自身的素質和能力較高外,在工作之余特別注重對先進理論的學習、不斷吸收優秀教育思想、豐富提升自己,其深厚的理論基礎是魅力形成的成功之源。因為作為一名體育教師,如果單憑職前教育時獲取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是難以支撐當下學校教育的全過程、體育教學的新改革,需要體育教師扎實持續地學習作為基礎,不僅在身體素質上堅持訓練,還要利用課余時間虛心求教、尋找一切機會學習,如從書本期刊、參加培訓班、在比賽現場、在實踐中等。實踐證明,優秀體育教師都愛讀書,都受到成熟理論的指導,并廣泛接受新信息與思想觀念,加深自己的理論功底,并與教育實踐經驗相融合,對新思想和教學方法、手段等吸收和消化。并能夠做到及時總結自己教學和訓練中的得失,注重反思,善于在工作中發現新的興奮點,以此來刺激自己精神、情趣和熱情,增進自己對學科、對教育、對學生的理解,建立起可持續發展的學習意識,將自己的專業水平和事業成果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4.提升轉化力——修煉“能不能”的實踐創新
善于思考是所有優秀體育教師的共同特征之一。他們會對體育教學過程、教學行為進行思考,對所開展的體育教研活動、科研活動點滴所得進行思考,能使自己長時間、持續性思考問題,思考體育教學與自身專業發展中的問題,把自己的體育教學問題、困惑與自己的思考、研究聯系起來,從中探究科學規律,使問題得到比較徹底、有效的解決,使體育教學的內容、過程、途徑更加科學和有效。同時,他們注重在學校體育工作中反思、實踐和修正,注重自身實踐能力的積淀,能夠提煉好的體育教學方法,把經驗教訓提煉成文,并使之轉化成為習慣,進而融入工作方式與研究方式,能真正與專業生涯相伴,久而久之體現其體育思想和教學方法。他們能學以致用、以學促變,將微型課題研究引入常規的、常態的體育教學過程中,不斷生成教科研的新成果;他們不斷豐富和深化教學內容,開闊教學改革與創新的視野與思路,將感性、分散的體育教學經驗上升為理論,將新的理念轉化到實踐教學中,提高教學自覺性、邏輯性、預見性和理論性,不斷提升體育教學質量。
[1]于漪.教育魅力——青年教師成長鑰匙[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2]潘建芬,毛振明,陳雁飛.體育教師論[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4.
[3]費穗宇等.社會心理學辭典[Z].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157-158.
[4]毛振明.小學體育教師專業能力修煉[M].北京: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5]毛振明.中學體育教師專業能力修煉[M].北京: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潘建芬,博士,副教授,現為北京教育學院體育與藝術學院副院長。近年來致力于體育成人教育和體育教師培訓工作,曾參與全國學校體育衛生“十五”、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十一五”等課題及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主編《陽光體育校本教材拓展》,副主編、參編《中小學體育教師專業引領與提升》、《體育新課程與教師成長》、《小學體育教師教學用書》等教師用書和教材10余本,在各級各類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3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