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紅紅
(成都體育學院 四川成都 610041)
NBA與CBA差異的比較分析
呼紅紅
(成都體育學院 四川成都 610041)
該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對比分析法對NBA和CBA在組織結構、發展歷程、管理經營模式、運行體制、職業化等方面進行了研究分析,總結NBA的成功經驗并適當的借鑒,找到CBA的不足之處,為以后CBA的發展提供一些理論依據,希望能有益于今后CBA的發展。
美國籃球職業聯賽(NBA) 中國籃球職業聯賽(CBA) 差異 比較分析
籃球運動于1891年起源于美國,是由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發明的,已有數百年的歷史,越來越規范,也吸引了全球數億人的眼球,促使越來越多的人參加籃球運動。1946年美國成立了籃球協會,簡稱BBA,1949年改名為NBA。中國于1995年成立了籃球協會,簡稱CBA。但是二者在各個方面都有明顯的差異,該文針對它們之間的差異進行了比較分析,剖析了NBA的許多優勢之處,希望CBA以后能借鑒NBA的可行性,對CBA的發展有所幫助。
美國是一個資本主義國家,而中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因為國家的性質不同所以導致政策制度也會有所不同。NBA是美國的職業聯賽,它的球隊都歸老板個人所有,并不是交給相關組織部門來管理,而CBA球隊的所有形式有兩種:第一種是省市(部隊)與企業合辦俱樂部,即體委(部隊)出教練、運動員和訓練館,企業出資金,這種合辦型俱樂部屬于體委與俱樂部共有;第二種就是企業獨資俱樂部,俱樂部所有權歸企業所有。合辦型企業可以充分利用對方的優勢,但是關鍵時會出現推卸責任,誰都不想擔當責任,權責不明。
1.2NBA與CBA的發展歷程
NBA成立于1946年,到現在已經有70年的歷史了,通過這些年不斷地改革已經在各方面都很成熟穩定了。而CBA成立于1995年,到現在只有20多年的歷史,與NBA相比太過于年輕,雖然很多方面也在效仿NBA,但畢竟具體情況有著很大的差異,無論是東西方文化還是個人素質與修養都是不同的,所以,在很多方面都不是很完善與規范。
1.3NBA與CBA在經營方式上的差異
NBA聯賽經營體制由俱樂部和聯盟兩部分構成。俱樂部是以盈利為目的,而聯盟是非營利性的。他們都是各司其職互不干涉,權責分明。因為聯盟不是盈利機構,所以不涉及自身的利益,只代表成員利益,所以就不會出現爭權現象。但是聯盟的工資也是從NBA的收入中獲得,所以他們都與NBA有著密切的聯系,也都會竭盡全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CBA聯賽是由中國籃球協會主辦的,有政府的性質,所以,它注定先要為國家服務,而不是單純以盈利為目的。因為體育局有很大的優越之處,而且它的干預嚴重影響CBA的發展,使得俱樂部老板只能活在它的陰影之下,從而導致俱樂部的積極性不高。
1.4NBA與CBA在運行體制上的比較
NBA的穩定發展離不開電視媒體的轉播與宣傳,CBA雖然轉播面也在擴大,但是它遠遠不及NBA,一方面與中國的經濟狀況有關系;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中國對體育不夠重視使得國民關注力度也不夠。其中還有一點就是NBA有許多的球星,且打球水平都很高,比賽非常有看點,能夠吸引人們的眼球,而CBA打球水平就顯得沒那么高,一場比賽下來得分多的都是外援,都演變為外援的較量了,本國隊員顯得有點黯然失色了。比賽的勝負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能僅僅因為結果而忽視本國隊員,急于求成將影響籃球未來在中國的發展。由于這些原因也大大影響著門票的出售,從而影響到收入。NBA每年都會有全明星賽和選秀大賽等大型的活動,這無形之中也是一種宣傳自己,也大大地吸引了觀眾的眼球,CBA雖然也有全明星賽,但都是在聯賽結束之后進行,使得觀眾的期待也就沒那么高了,在這一點上應該借鑒NBA的成功經驗,提升人們對CBA的關注力度。在贊助商方面,NBA在世界范圍內廣泛引進,而CBA只局限在很小的范圍之內。NBA有一筆大的收入是來自于銷售產品,有各球隊和球星的限量版球衣、球鞋等,而CBA完全沒有,一方面是由于CBA的明星效應還沒達到那么高;另一方面球隊的水平有待提高,多培養一些籃球明星,管理者應該多去發現一些有利于CBA的經營管理模式。NBA的轉會嚴格按照合同來執行,而CBA的轉會相對就沒有那么自由,會受到政府的限制。這些都是源于CBA帶有的政治色彩,應該改革這方面的制度,會對CBA的發展有很大的好處,提高隊員的積極性。
1.5NBA與CBA在職業化上的差異
從運動的選材方面來說,NBA都是階梯式的培養人才,從小就特別注重,美國人從小就接觸籃球,再經過一層一層的加強訓練,已經具備了非常專業的技能與素養。在美國不會因為你在某一方面優秀而享有比別人優越的待遇,所以,運動員無論在專業技能還是文化素質方面都是齊頭并進的。而中國的CBA是從少體校、體校、體工隊等選拔出來的,基礎知識就比較薄弱,沒有扎實的基礎,技能比較好,但是基礎知識太弱,很多從小學開始就只注重專業技能的訓練而忽視了文化知識的學習,使得知識與技能不匹配,應該逐漸強化知識與技能的平衡發展。在裁判方面,NBA的裁判都是專業的也是職業的,以裁判維生的,工資待遇都是優厚的,所以,會特別專業特別認真。而CBA的裁判很多都是兼職的,有好多高校教這樣的高度,因此,應該將體育倫理思想注入到體育競技的日常運行、管理上來,將體育競技與文化、哲學、倫理結合,并在實踐中不斷修正,將競技體育的倫理研究提升到新的高度。
4.2競技體育倫理的研究必須不斷從其他社會學科中接受營養
競技體育不是獨立存在的,它的產生和發展必然和人類社會自身的發展息息相關。競技體育的發展和變遷,內在文化內涵、倫理思想的不斷的豐富和進步,都與人類社會的進步、思想的變化、社會的變遷等有著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因此,對于競技體育倫理的研究,應該有意識的將競技體育放在整個人類社會之中去研究,需要和其他的社會學科相結合,汲取營養,最終達到競技體育與倫理道德的有機結合。
4.3競技體育倫理研究要兼重理論與應用等不同維度的研究
競技體育倫理研究不應孤立的進行,更不應閉門造車,對其研究應綜合考慮理論與應用的關系,兼顧各個維度,特別是要與具體國情相結合。再好的理論如果不能應用,都是空談,所以要加強實踐,在實踐中總結發現最優的倫理架構。
當前信息時代下社會發展迅速,體育也正在適應商業時代的要求,人們越來越重視體育精神中蘊含的社會意義和巨大的人文價值、商業價值。對于體育倫理的發展,在當前社會環境中,可以以奧林匹克運動精神為根本,結合我國傳統民族文化內涵,依托教育教學,切實提高國人的人文道德修養,推動競技體育的社會化進程,真正全面釋放競技體育的倫理價值。
[1]趙立軍.體育倫理學[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7:10.
[2]華洪興.體育倫理學[M].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1999.
[3]陶倩,梁海飛.體育倫理與和諧社會[J].體育文化導刊,2005(10):38.
[4]張慶來,李世森,孟站領.高科技時代的“興奮劑”新詮釋[J].體育文化導刊,2006(1):52.
[5]陳述賢.體育戰線要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J].體育文化導刊,2006(9):3.
[6]段世杰.新時期體育理論建設與政策法規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J].體育文化導刊,2005(9):3.
[7]楊文軒,陳琦.體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苗治文,秦椿林.當代中國體育的價值觀[J].體育文化導刊,2005(5):22-24.
[9]田夏,龔明波.論奧林匹克運動與誠信[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2(5):25.
[10]Parks.Legal and Ethical Considerations in Sport Management[Z].June,2008.
[11]Melissa Neiman.Fair Game:Ethical Considerations in Negotiation by Sports Agents[Z].April,2007.
G841
A
2095-2813(2016)04(a)-0141-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