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麗云,侯愛娟,王錫寧,李洪皎,雒琳,李新龍,高德強
1.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臨床基礎醫學研究所;2.北京大學“醫院診療流程研究”課題組副組長
健康創新生態系統(三):康復向量整體評價法
——中醫獨特技術注冊管理研究
何麗云1,侯愛娟1,王錫寧2*,李洪皎1,雒琳1,李新龍1,高德強1
1.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臨床基礎醫學研究所;2.北京大學“醫院診療流程研究”課題組副組長
康復向量整體評價法采用中醫整體論模型分析方法,結合運用現代數學的向量-坐標分析工具,用無極演化出健康基準線(A),用太極演化出健康區(B)和失健康區(C)、用兩儀四象演化出成本向量圖尺、時間向量圖尺、生態康復向量圖尺和病態康復向量圖尺,模擬八卦演化指標內容賦值在康復向量圖尺間的時空變化形態。將生命復雜系統時間、空間、多元素雜合的一系列復雜變化形態用一張整體圖板可視化呈現。
健康;生態;康復;向量;評價法
中醫在診療過程中表現出與西醫顯著不同的雙重性:疾病康復和生命康復。中醫在診療疾病時,優先強調陰陽平衡,把促進生命康復(陰陽平衡)放在首位,而疾病康復是伴隨生命康復自然而然的變化。中醫的臨床療效除疾病指標改變,通常還有如面色紅潤、皮膚光滑、腳步輕松、身體靈活、睡眠深沉等生命活性改善,這些生命成就是工作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西醫完全忽略,因此,對于中醫獨特診療技術的評價應該從單純的疾病康復評價向整體的疾病康復和生命康復聯合評價轉變,單一的疾病評價標準對中醫不公平。對生命負責就是要以生命質量為核心,從整體上全面評估診療技術在疾病康復和生命康復方面各自的特點、風險和優勢并優先舉證生命康復的應用價值,這是深刻督導中醫進步、挖掘研究推廣中醫獨特技術重要的監管認證技術策略。
向量:向量是一種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又稱為矢量。指具有大小和方向的幾何對象,可以形象化地表示為帶箭頭的線段:箭頭所指,代表向量的方向;線段長度,代表向量的大小。指明了起點的向量稱為固定向量,固定向量有確定的方向與大小,以及起點位置;未指明起點的向量稱為自由向量,自由向量只確定于方向與大小,而不在意位置。
評價法:評價法是信號檢測論的基本方法之一。又稱多重決策法,或評級量表法。主試確定信號和噪音的先驗概率。被試的反應不是簡單的“有信號”或“無信號”方式,而是將被試從“有信號”到“無信號”這一感覺的連續體規定出不同的感覺評價等級,然后讓被試根據對所呈現刺激的自信度情況,報告有信號(或無信號)的評價等級。
在平面視板中央水平方向繪制一條健康基準線(A),將平面視板劃分為上下兩個區域,上邊代表健康狀態區(B),下邊代表失健康狀態區(C),上下兩個狀態區背景邊框分別用不同顏色和形狀標記,構成一個整體評價量表固定的背景主題板稱康復向量坐標。
用一組帶有方向箭頭的空心線段作為康復向量圖尺,分別用D、E、F、G、H、I、……表示,每個康復向量圖尺代表一個測量維度,康復向量測量維度(圖尺數量)根據需要可以增減;在空心線段內設置等距離指標節點刻度如①②③④⑤⑥⑦……,給每個指標刻度賦值并形成一個測量維度自上而下從健康到不健康的指標體系,使每個指標刻度都有獨立確切的不同含義,指標刻度數量根據需要可以增減;構成一種標準通用的有方向同時還有等距指標刻度的康復向量圖尺。
每個康復向量圖尺都代表一個特定的測量維度,由向量圖尺內一組被賦值的指標刻度組成一個測量維度的指標體系。指標體系設計均采用指標刻度值自上而下從健康到不健康的進行性變化布局(簡稱瀑布設計)。給康復向量圖尺命名方法如下:
生態康復向量圖尺包括:D、E、F、G
康復向量圖尺(D)命名為“生存指標尺”。瀑布設計測量維度是對生存狀態賦值[1]。
康復向量圖尺(E)命名為“生活指標尺”。瀑布設計測量維度是對生活狀態賦值[2]。
康復向量圖尺(F)命名為“生理指標尺”。瀑布設計測量維度是對生理狀態賦值。
康復向量圖尺(G)命名為“生態指標尺”。瀑布設計測量維度是某個綜合(量表)評估項目值[3]-[4]。
病態康復向量圖尺包括:、H、I……X
康復向量圖尺(H)命名為“檢驗指標尺”,瀑布設計測量維度是某個醫學化驗值。
康復向量圖尺(I)命名為“檢查指標尺”,瀑布設計測量維度是某個醫學檢查值。
康復向量圖尺(X)命名為“自定義指標尺”,瀑布設計測量維度是自定義值。
給康復向量圖尺指標刻度賦值規則是:指標刻度分配應該騎跨健康基準線,指標部署應該包括有健康狀態指標和失健康狀態指標,指標賦值內容彼此要有邏輯關聯并要反映出程度上的漸進變化規律,指標排序要自上而下從健康狀態到失健康狀態依次進行。指標刻度用序號標注,指標刻度賦值內容用文字補充說明。
生存指標尺(D)形成一個特定測量維度及指標體系:生存指標尺(D)測量維度自上而下從健康到不健康的指標刻度體系包括①②③④⑤⑥⑦。賦值說明:健康指標是①快樂無憂、②生活自理;失健康指標是③煩躁不安(外在)、④焦慮抑郁(內在)、⑤生活失自理、⑥痛不欲生、⑦自殺企圖。
生活指標尺(E)形成一個特定測量維度及指標體系:生活指標尺(E)測量維度自上而下從健康到不健康的指標刻度體系包括①②③④⑤⑥⑦。賦值說明:健康指標是①生活富足、②生活寬裕;失健康指標是③生活拮據、④債臺高筑、⑤貧病交加、⑥傾家蕩產、⑦人財兩空。
生理指標尺(F)形成一個特定測量維度及指標體系:生理指標尺(F)測量維度自上而下從健康到不健康的指標刻度體系包括①②③④⑤⑥⑦。賦值說明:健康指標是①運動自如、②行動自如;失健康指標是③行動不便(外在)、④睡眠障礙(內在)、⑤機能喪失、⑥身體畸形、⑦肢體殘廢。
生態指標尺(G)形成一個特定測量維度及指標體系:生態指標尺(G)測量維度自上而下從健康到不健康的指標刻度體系包括①②③④⑤⑥⑦。賦值說明:某個綜合(量表)評估項目值的健康指標是①非常健康、②健康;失健康指標是③心理亞健康、④身體亞健康、⑤疾病態、⑥病重態、⑦病危態。
檢驗指標尺(H)形成一個特定測量維度及指標體系:檢驗指標尺(H)測量維度自上而下從健康到不健康的指標刻度體系包括①②③④⑤⑥⑦。賦值說明:測量某組關鍵的醫學化驗值,根據該化驗值的正常值范圍和異常變化規律設計檢驗指標尺刻度賦值,健康指標是①正常、②臨界;失健康指標是③輕度異常、④中度異常、⑤嚴重異常、⑥失常可逆、⑦不可逆失常。
檢查指標尺(I)形成一個特定測量維度及指標體系:檢查指標尺(I)測量維度自上而下從健康到不健康的指標刻度體系包括①②③④⑤⑥⑦。賦值說明:測量某組關鍵的醫學檢查值,根據該檢查值的正常值范圍和異常變化規律設計檢查指標尺刻度賦值,健康指標是①正常、②臨界;失健康指標是③輕度異常、④中度異常、⑤嚴重異常、⑥失常可逆、⑦失常不可逆。
自定義指標尺(X)形成一個特定測量維度及指標體系:自定義指標尺(X)測量維度自上而下從健康到不健康的指標刻度體系包括①②③④⑤⑥⑦。賦值說明:測量某組關鍵的自定義值,根據該自定義值的正常值范圍和異常變化規律設計自定義指標尺刻度賦值,健康指標是①正常、②臨界;失健康指標是③輕度異常、④中度異常、⑤嚴重異常、⑥失常可逆、⑦失常不可逆。
用帶方向箭頭的空心線段作為時間向量圖尺,以零時間為起點自下而上垂直健康基準線(A)設置,以零時間為起點給空心線段設置等距刻度,根據需要以年或月或日為時間刻度單位(T),構成有等距刻度的時間向量圖尺(T)。
用帶方向箭頭的空心線段作為成本向量圖尺,以零成本為起點自下而上垂直健康基準線(A)設置,以零成本為起點給空心線段設置等距刻度,根據需要以全國人均月收入基準值或本地區人均月收入為刻度單位(N),構成有等距刻度的成本向量圖尺(N)。

圖1 -康復向量整體評價方法應用實例
用一個平面視板(包括:健康基準線(A)和上下兩個測量表達區(B)和(C))和一組向量圖尺(包括:康復向量圖尺、成本向量圖尺和時間向量圖尺)共同建立一個健康評價坐標系,針對不同的健康干預技術實現可定性(變化方向)、可定量(變化大小)、可定位(變化起止點)的整體評價結果一目了然,可全局呈現變量指標內容賦值在康復向量圖尺間的時空變化完整形態。見圖1-康復向量整體評價方法應用實例
應用方法舉例:
■疾病名稱:雙側股骨頭壞死
■患者實名:劉明友(男)(電話:0421-3805134、13942154666)
■聯系地址:遼寧朝陽市雙塔區云水路四段29-5號劉明友拉筋會館
■技術名稱:民間自愈法(評價對象)
■選擇康復向量圖尺:包括“生存指標尺(D)”、“生活指標尺(E)”、“生理指標尺(F)”、“檢查指標尺(I)”、成本向量圖尺(N)和時間向量圖尺(T)。
■指標刻度賦值及康復向量整體評價實例:
生存指標尺(D)評價結論:經過技術干預康復向量從⑦指到①,康復向量趨勢終點已經達到健康狀態區。
生活指標尺(E)評價結論:經過技術干預康復向量從⑥指到①,康復向量趨勢終點已經達到健康狀態區。
生理指標尺(F)評價結論:經過技術干預康復向量從⑦指到①,康復向量趨勢終點已經達到健康狀態區。
檢查指標尺(I)賦值說明:特定內容賦值是X光所見報告,健康指標是①股骨頭光滑;失健康指標是②股骨頭表面粗糙,③股骨頭輪廓變形,④股骨頭塌陷畸形,⑤股骨頭缺失。評價結論:經過技術干康復向量從④指到④,康復向量趨勢原地踏步,終點仍然在失健康狀態區。
成本向量圖尺(N):患者劉明友采用民間自愈法干預治療雙側股骨頭壞死,健康干預成本為本地人均月收入的1.5倍。
時間向量圖尺(T):患者劉明友采用民間自愈法干預治療雙側股骨頭壞死,健康干預時間為6個月。
■康復向量整體評價結局[6]:
采用民間自愈法技術干預治療雙側股骨頭壞死,整體評價結果:患者X光病變報告無改變,患者的生存狀態指標、生活狀態指標和生理狀態指標均已達到健康狀態。整體評價結論:采用民間自愈法技術慢性干預治療雙側股骨頭壞死能夠使病人真正恢復健康且成本較低。
整體評價推論:身體某些理化數據是否偏離人群常態不是判斷健康與否的標準,臨床上的確存在有帶病健康者(功能康復者),臨床病理指標實際上是醫生為了解疾病情況采集的臨床數據,不能真實反映患者的生存質量,因此,生存質量應該作為健康評價的金指標和終極標尺。
參考資料
[1]劉鳳斌,王建華,方積乾.生存質量研究及其與中醫的關系探討[J].醫學與哲學.1997(12)
[2]馬瑞珩,付立,馬興濤,李麗,葉志霞.生命質量測定量表及其特異性模塊的研究現狀[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8(19)
[3]段錦繡,劉保延,趙宏,劉志順.淺談中醫藥PRO量表的研制[J].天津中醫藥.2009(06)
[4]吳大嶸,賴世隆,梁偉雄,郭新峰,歐愛華,溫澤淮.中醫健康量表量尺語詞選擇分析[J].中西醫結合學報.2009(08)
[5]陳道蒞.康復評價的基本概念[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 1987(04)
[6]邱東著.多指標綜合評價方法的系統分析[M].中國統計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