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鴻韜 (北京體育大學體育藝術系,100084)
?
啦啦操運動概述
馬鴻韜 (北京體育大學體育藝術系,100084)
編者按:啦啦操是一項別具特色的群體項目,兼具操的規整和舞的優美,深受學生們喜愛。目前,啦啦操在大學比較流行,中學也有部分教師在發展和傳授此項技藝。鑒于面向全國推廣,本欄目將在2016年特約北京體育大學馬鴻韜教授撰寫關于啦啦操的系列文章,從啦啦操運動的概述,舞蹈啦啦操、花球啦啦操、爵士啦啦操、街舞啦啦操的教學內容與方法,到如何提高中小學生啦啦操素質、舞臺表現力,再到啦啦操成套動作的編排、啦啦操隊員的選材等進行詳細地闡述,以幫助一線教師認識、學習和深入研究。
繼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推出了“一校一球一操”的模式以后,啦啦操運動開始正式走入了中小學,走進了我們身邊,相信現在大家對這一運動也并不陌生。然而,啦啦操運動較其他運動項目而言有著怎樣的項目特征,其文化背景以及發展歷程、開展形式具體是一個什么樣態,從本期開始,筆者將和大家共同研究與探討,尤其是舞蹈啦啦操運動的教學、訓練、創編、賽事發展以及其在教學和訓練中容易發生的系列問題。希望以此促進啦啦操運動在中小學中得到更好地實施與開展。
啦啦操(cheerleading)是一項兼具競技性與表演性的新興團體型體育運動,起源于美國。自1998年中國大學生籃球聯盟(CUBA)誕生以來,為其加油吶喊的啦啦操表演順勢而生,各高校充滿活力、洋溢著青春氣息的啦啦操表演給觀眾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也是啦啦操運動進入我國的雛形。2001年,隨著首屆中國大學生啦啦操大賽在廣州成功舉辦,啦啦操運動在我國開始全面展開。
一個運動項目能夠得到快速且全面地發展,一定有它獨特的文化背景。啦啦操運動在我國的發展歷史雖然只有短短十幾年的時間,但卻深受人們的喜愛,這一點與其獨具魅力的啦啦操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啦啦操總是給人以活力健康、積極向上的印象,它的表演風格激情洋溢,極具渲染力和號召力。啦啦操運動相較于其他運動項目,在張揚個性的同時更加注重團隊間的默契配合和協作能力,重視團隊凝聚力,追求集體榮譽感。因此,通過對啦啦操運動的接觸與學習,會對正在成長中的中小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培養與他人合作的精神和發展團隊協作能力,完善健全的人格和促進健康的心理。
按照不同的展示場所,啦啦操運動可分為場地啦啦操與看臺啦啦操兩大類。其中場地啦啦操根據其不同的技術表現風格又可劃分為三類,分別為舞蹈啦啦操、技巧啦啦操以及賽間表演啦啦操。而看臺啦啦操可簡單地區分為徒手看臺啦啦操與道具看臺啦啦操。舞蹈啦啦操,顧名思義,其主要的表現風格是以舞蹈動作為主,結合難度技巧動作也可選擇使用道具完成一套具有競技性與表演性的套路。
目前,國內啦啦操比賽中最為常見并且最具代表性的舞蹈啦啦操項目主要有花球、街舞、爵士三項。
技巧啦啦操是以倒立、翻滾、托舉、拋接、金字塔組合、舞蹈動作、過渡連接以及口號等形式為基本內容的團隊競賽項目,主要包括男女混合組、女子組和舞伴特技三種類型。
賽間表演啦啦操是根據所參加的表演、比賽的目的預先設計、編創和排練好的成套啦啦操,在各種比賽休息間隙進行,為參賽隊伍加油鼓勁,活躍賽場氣氛,提高比賽的觀賞性。
目前,國際上還未見學者為看臺啦啦操給出定義,在尋訪專業健美操及啦啦操教練員的基礎上,我們將看臺啦啦操定義為,觀看比賽時,觀眾席上的一系列有組織的吶喊助威活動。根據隊員是否手持道具,看臺啦啦操分為徒手看臺啦啦操和道具看臺啦啦操。
相對啦啦操運動,健美操以及體育舞蹈等運動項目更早進入我國,并且在項目特征上存在共性,那么啦啦操運動與之相比,有哪些獨特的項目特征呢?在選材與技術風格上有哪些獨特之處呢?首先是對表演形象的特殊要求。相較于其他運動項目,啦啦操運動有著更為嚴格的形象要求,代表著一種青春靚麗、朝氣蓬勃的精神,要傳達給觀眾健康與美的感受,因此,要求運動員的笑容更具親和力,肌肉線條優美、身材比例勻稱、膚色健康、五官端正、儀態端莊,能夠展現出當代青年的青春活力和美好形象。其次,在技術特征上,啦啦操運動強調短而有力的快速發力,要求運動員的身體重心下沉,動作節奏鮮明,步伐扎實有力,有別于健美操以及其他操舞類項目。因此,啦啦操的訓練可以有效地改善中小學生的體型與姿態,尤其是舞蹈啦啦操運動,它的危險性更小,在中小學的課堂中更容易開展,并且可以有效地鍛煉學生們的協調性,開發學生們的智力,并且鍛煉他們的體魄,從而增強學生們的身體抵抗力。
1980年,美國舉辦了首屆全美啦啦隊錦標賽,并且首次制訂了比較規范的啦啦操運動項目競賽規則。自此,全美啦啦操錦標賽延續至今仍是國際啦啦操賽事中最具權威性與代表性的一大賽事。目前,在我國由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監管的官方啦啦操賽事主要有聯賽、錦標賽、冠軍賽、總決賽等;國際賽事則有中國公開賽、世界錦標賽、亞太地區賽與歐洲錦標賽。此類賽事主要針對具有競技性的舞蹈啦啦操與技巧啦啦操的比賽,比賽規程嚴格按照啦啦操國際規則執行制訂,參賽隊員也大都為專業的啦啦操運動員,參賽隊伍大都為各大高校的代表隊。另外,我國還有一些民間的賽事,如,最具代表性的“特步五人制足球啦啦隊選拔賽”、“青島啤酒NBA啦啦隊選拔賽”等。此類比賽主要針對的是賽間表演啦啦操,這種比賽的規則大都由主辦團隊根據自己比賽的特殊性自行定制,比賽的參賽隊伍除了各大高校的代表隊以外還有較多的來自社會上的俱樂部等,如,發展的最為成熟的北京金隅巔峰啦啦隊,這支隊伍已經連續兩年蟬聯青島啤酒NBA啦啦隊選拔賽的冠軍,也是CBA北京首鋼隊的專屬啦啦隊。此外,教育部體衛藝司2015年推出的江陰模式“一校一球一操”更加進一步地推進了啦啦操運動在我國的發展,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有啦啦操注冊運動員10萬余人,全國有28個城市申請了“全國啦啦操實驗區”,近3萬所學校已經在大課間普及了啦啦操,啦啦操運動在我國正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
啦啦操運動在近幾年的發展中,經歷了從實踐上升到理論,再由理論上升到指導實踐的歷程,與體操、健美操、藝術體操、舞蹈橫向結合,借鑒它們發展的精髓,多元發展,面向社會大眾。
作者簡介:
馬鴻韜,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體育大學體育藝術系主任。作為中國培養的第一位體育教育專業(健美操、藝術體操理論與實踐方向)女博士曾獲全國大學生健美操藝術體操錦標賽冠軍,全國健美操錦標賽亞軍;獲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資助;國家體育總局“優秀青年專業技術人員百人計劃”培養對象首批人選;第三十屆奧運會科研攻關與科技服務突出貢獻個人。作為創編組長研制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套廣播體操”、“全國第三套中小學系列廣播體操”等;主要著作有《競技健美操》、《啦啦操運動》、《大眾流行健身項目理論與實踐》、《健美操》、《現代健美操訓練法》等10余部,其中《健美操運動教程》被評為校精品教材,《健美操》課程被評為校精品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