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遠見 (江蘇省連云港市海頭高級中學,222111)
?
健全校園足球俱樂部機制,推動校園足球活動的開展
謝遠見 (江蘇省連云港市海頭高級中學,222111)
校園足球俱樂部是開展大型足球活動的基本保證。以班級、年級等為單位,建立帶有班級、年級特色的小小足球俱樂部,有利于提高班級凝聚力,學生一旦成為俱樂部的成員,將會自覺產生為俱樂部增光添彩的愿望。首先,為俱樂部命名最好由學生自己商定,這樣,學生會將足球俱樂部當作自己的“家”。其次,命名應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以及心理特征,形象、貼切的部落名稱是激發學生足球興趣的一個誘因。小學低年級的班級可以用“小白兔”、“小松鼠”等小動物命名;小學高年級的班級可以“大象”、“河馬”等大動物命名。以年級為單位的足球俱樂部,可用“海洋”命名,如,“東海”足球俱樂部、“南?!弊闱蚓銟凡康?,亦可用“大山”命名,如,“花果山”足球俱樂部、“泰山”足球俱樂部等。為俱樂部命名,給學生以親切感,增加向心力,增強凝聚力。形象、生動、富有特色的俱樂部名稱,能調動學生參與俱樂部活動的熱情。
一個班級作為一個小足球俱樂部,可以設置三個遞進式的小隊。如,1隊、2隊、3隊,1隊為主隊,主要任務是參加俱樂部間的表演賽、對抗賽等;2隊為替補隊,當1隊有隊員因故不能上場時,由2隊隊員替補上場;3隊為后備隊,除平時抓緊訓練爭取進入2隊或1隊外,其主要任務是在比賽期間做好服務工作。各隊均選一名隊長,其他成員為隊員,班主任擔任總教練,再選兩名科任教師為助理教練。在訓練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自主組織活動,讓學生成為活動的參與者和管理者。
為調動學生參與足球活動的積極性,可制訂月選拔組隊制度,即凡足球技術好、配合能力強、參加活動積極的隊員可進入高一級別的球隊,技術最好的隊員可被選為年級俱樂部隊員,直至被選拔為校足球隊隊員。相反,對積極性不高、進步不大的學生,則后退到3隊或2隊。
1.內容安排和考核標準。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活動內容應以熟悉球性為主要內容,如,顛球等,以球性熟練程度(優、良、差)為考核標準;小學中年級學生以運球、傳球為主要內容,以直線傳球的技術為考核內容,以時間為考核標準;小學高年級學生以運球、傳球、射門為主要內容,以曲線運球、直線傳球、射門技術為次要內容,以技評等第為考核標準。
2.組織手段與練習方法。小學低年級學生用原地左右腳顛球、踢球等動作熟悉球性。為防止球被踢飛,可將足球放在用手牽著的尼龍網袋中活動,當能有效控制球時再放棄網袋,通過控球練習,提高練習效果。小學中年級學生用足球網或排球網圍成的空間進行運球或傳球練習。如,球網不足,可發動學生在家中自帶尼龍網等用具,做圍網進行練習。小學高年級學生可用沿球場界線做運球練習;傳球練習可采用兩名學生一組對傳、或三名學生一組循環傳球等;短距離射門可將跨欄架作為足球門進行練習,也可用兩根插在地上的標槍形成的“球門”進行練習,還可用兩個書包放在地上形成的“球門”進行練習。在練習中,發動學生創新練習方法,變換練習花樣,提高練習熱情,增強足球魅力??捎帽硌?、對抗等方式激發學生的練習興趣,提高練習密度和活動效果。
3.練習時間和場地安排??茖W分配時間和場地,如,可將學生分為甲乙組,除體育課外,第一周甲組單日(周一、周三、周五)下午課外活動時間安排足球活動,乙組雙日(周二、周四)下午課外活動時間安排足球活動。第二周時,甲乙組輪換練習時間。小學低年級學生活動范圍小,活動地點可安排在教學區的房前屋后;小學中年級學生活動地點可放在跑道上進行;小學高年級學生活動地點放在足球場地上進行。同年級班級間可根據活動內容的不同調整活動場地,以達到高效地利用場地的效果。
1.我才我秀大舞臺,足球節上展風采。舉辦足球節,讓學生展示自我,展示足球魅力,展示迷人風采。小學低年級學生展示花樣耍球。如,跳躍式的左右腳對踢球,身體各部位顛球等。小學中年級學生展示運球的準確性和傳球的到位率。小學高年級學生則展示曲線運球和傳球射門等。
2.引進競猜游戲,提高凝聚力。足球節中引進競猜游戲,可增強足球運動的趣味性。用“剪刀、石頭、布”猜拳選擇對手比賽,如,三人分兩隊競猜對手進行顛球比賽,出拳相同的兩人為甲方,另一人為乙方。比賽規則由學生制訂,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如在上述比賽中,學生規定:甲方每人兩次顛球機會,每成功顛球1次記1分,以兩人四次顛球得分之和為總成績,乙方只有一次顛球機會,但每成功顛球1次記5分。由于乙方成功顛球一次記5分,有“事半功倍”之效,同學們都爭取自己成為乙方隊員參加比賽。用“猜拳”決定對手,增添了趣味性,提高了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再如,點球大賽、傳球配合比賽、曲線運球比賽等,都可用“猜拳”決定對手,也可用猜硬幣正反面、猜草棒長短等方法確定對手。在足球節的最后兩天,安排小學中年級和小學高年級間的俱樂部足球比賽,把足球節活動推向高潮??傊诒荣愔幸M競猜,能提高足球的娛樂性,活躍足球節的氣氛,激發學生全員參與校園足球活動的熱情,促進校園足球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涂力萬.走進鄉村“校園足球俱樂部”[N].南方日報,2014-12-16(ZC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