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春
(西安交通大學體育中心 陜西西安 710049)
高校田徑教學面臨困境的原因及對策研究
王小春
(西安交通大學體育中心 陜西西安 710049)
田徑運動單調、乏味,而且運動量非常大,運動劇烈,以致于田徑運動在當前高校中不易被學生們所接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積極性,在日常生活中又很少進行田徑運動,客觀上造成了高校田徑“教學難”問題,甚至嚴重影響了高校學生心理以及身體素質。該文將對目前國內高校普遍存在著的田徑教學問題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就如何加強高校田徑教學,談一下個人的觀點和認識,僅供參考。
田徑教學 高校 困境 對策
田徑運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心理和身體素質,提升他們適應社會的能力。作為一項綜合性非常強的體育運動,在現代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然而,高校體育教學要想發揮田徑運動以及教學優勢,通過教改以及方式和方法的創新,可使田徑教學、訓練等更有效地服務于高校學生的發展。
目前高校教育教學實踐中,存在著多種選課機制、師生之間可以雙向選擇,俱樂部制也是一種教學形式,倡導的是快樂體育、健康一生的理念,很多大型的大眾化娛樂項目已經被納入到了當前高校體育教學實踐之中,并逐漸被學生所接受和喜愛。較之于田徑體育課程,學生們更加熱衷于籃球、健美操以及足球和網球等娛樂型體育項目,而且后者的選課人數相對較多,選擇前者的學生越來越少,以致于高校田徑教育教學面臨困境。
1.1 對田徑運動項目教學不夠重視
調查發現,目前國內很多高校對田徑運行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思想上的不重視是影響高校田徑教學工作全面開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從實踐來看,許多高校開展田徑教學工作時,只是應付每年的運動會而已;有些高校為了應付檢查,經常進行突擊性教學,一旦“熱度”過去,田徑教學也就處于擱置狀態。此外,有許多高校田徑教學實踐中采取的是順其自然的方式,隨意性較大。如果有學生,這門課程就開設;如果學生不選,就不開設。這種若有若無的情況,嚴重影響了田徑教學,同時也是對田徑運動不夠重視的體現。
1.2 田徑教學模式過于傳統單一
當前許多高校田徑課的教學模式仍舊是傳統的教學模式,缺乏創新性,老師教得不起勁,學生學得也不帶勁,這種模式讓課堂缺乏活力。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是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側重技術內容,運動強度卻很大,主要是為了參加比賽而進行教學,忽視了田徑課真正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養成健身的愛好與習慣。還有部分高校為了節約課時,而讓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學會高難度的動作,不僅造成學生們身體上超負荷,在心理上也造成一定的壓力。學生已喪失學習的興趣,練習的過程完全是被動的,這樣一來,會改變高校開設田徑教學的真正目的,不僅起不到讓學生強身健體的作用,反而讓他們對田徑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與興趣。
1.3 教學師資力量不足,教師缺乏教學能力
高校的師資力量是非常重要的,當前許多高校的老師的教學能力有限,這也是導致高校田徑教學無法順利開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部分教師在教學時態度不認真,認為這不是學校的主課,在教學的過程中態度非常懶散,這也是導致田徑教學質量無法提升的直接原因。據實際調查得知,許多田徑教學者并非專業老師,也不是正規的體校畢業且學習田徑的,他們根本無法真正地理解田徑教學的實質與價值。加之他們的知識水平有限,無法領悟到田徑這項運動的真正內涵,對田徑內容也是一知半解。教師僅運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演示,根本沒有真正地結合學生的心理與生理去進行針對性、趣味性的訓練,無法調動學生們學習田徑的積極性與興趣。該問題嚴重制約了高校田徑教學的發展,給學校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2.1 建立以人為本的田徑教學新理念
高校應真正地意識到田徑教學的真正意義是讓學生養成鍛煉身體的好習慣,達到強身健體的運動效果,在此基礎上,高校應嚴格按照以人為該的理念選擇該校田徑課程的內容。換句話說,田徑課教學內容應建立在以人為本的理念基礎上,同時也應符合大部分學生心理需求、生理規律及身體素質等。例如,高校可將田徑中的一些競技運動課有針對性地、科學合理地轉變成為易為大部分學生喜愛與接受的健身運動課,讓課程變得不再那么生硬,使學生們對田徑課產生濃厚的性趣,在娛樂的運動過程中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同時教師不能太刻板化教學,應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環境氛圍下進行學習與訓練。除此之外,高校在選擇田徑教學內容時,應與時俱進,完全打破傳統舊的教學模式與方法,不斷地創新田徑教學的方法,比如,可以將球類課程教學方法引入到田徑課教學中來。
2.2 田徑教學應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與學習的自主性
高校教師在教學課程中,應不斷地創新教學方法,同時確保學習練習方法多樣化,充分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與學習的自主性。在鍛煉和健身的過程中,要使練習的方法多樣化,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自主性。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降低課程的難度,適當地拓寬教學內容,增加田徑教學的趣味性,從而達到健身性的目的。另外,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可以適當地安排一些和課程內容相關的游戲,游戲中可以放寬條件,使學生們在娛快的游戲中真正地學習到田徑知識,體會到田徑課的真正意義。無論如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熟練掌握并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比如,可以將體操、球類、武術等運動項目引進到田徑教學中來,提高田徑教學的越味性,為學生們創造一個趣味性的教學課堂,達到學生們自主學習的目的。與此同時,教師應利用自己教學內容的優勢與特點來充分調動學生們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使他們在學習與運動中充分體現自己的個性,并培養他們發現、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2.3 構建科學合理的考核制度
對田徑課的考核,其方式應多樣化,且內容應多元化,高校應在培養學生運動興趣與健身習慣前提下來制定考核制度,同時應淡化考試分數的意義。應重點根據學生的參加熱情、進步幅度、鍛煉效果等綜合進行評分,考核內容應在人性化的基礎上盡量多樣化。考核的內容應包含以下幾方面:學生對所學運動項目的運用能力,動作的操控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發現、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身體素質,心理接受能力,日常表現情況等。制定考核制度的總體指導思想就是將過程考核與終結考核手段有效結合起來,全面衡量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掌握運用知識的能力,實現素質教育的最終目的。總而言之,當前高校田徑教學考核制度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隨著微時代的到來,高校應及時發現當前教育與教學中所出現的新問題,并提出合理有效的對策予以解決,所以高校改革的任務仍任重而道遠,一刻都不容忽視,以便為社會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人才。
綜上所述,當前我國高校在田徑教學中面臨的問題仍然很嚴峻,教師應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創立新型、娛樂性、趣味性的田徑教學的模式,讓學生們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下進行學習,達到田徑教學的真正目的。另外,教師在教學中應確保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提高他們對田徑學習的主動性。與此同時,高校應制定科學合理的田徑教學考核體系,加大田徑項目的學習與訓練的力度,使學生們在運動過程中充分認識到田徑運動的真正內涵,激發他們學習田徑運動的熱情,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從而為高校田徑教學的順利開展與實施奠定堅實的基礎。
[1]高勇.我國普通高校田徑教學面臨的困境與對策研究[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4(2):96-98.
[2]姚可軍.論高校田徑教學中的困境與有效教學方法[J].城市地理,2014(18):77-78.
[3]陳召.高校田徑教學困境及其教學改革的措施[J].運動,2015(7):90-91.
[4]強衛印.田徑教學在高校中面臨的困境和教學創新[J].山海經,2015(13):100.
G807.4
A
2095-2813(2016)10(a)-0042-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8.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