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彩云
(武漢商學院體育學院 湖北武漢 430056)
新形勢下湖北省休閑體育產業發展的現狀研究①
宋彩云
(武漢商學院體育學院 湖北武漢 430056)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的2014年46號文件中,明確提出“大力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指出發展體育事業和產業是提高中華民族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的必然要求。伴隨著體育產業的悄然興起,休閑體育產業已經逐漸成為休閑產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該文闡述了湖北省在此鍥機下對省內休閑體育發展做的現狀研究,讓閱覽者能快速全面了解省內休閑體育的發展近況,也助力培養一批優秀的專業休閑體育人才,帶動湖北省內體育消費、增強群眾健康、促進社會發展。
湖北省 休閑體育產業 社會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消費水平、消費需求漸趨增強,但在數字化、快節奏的今天,競爭的壓力與高效讓人們身心都感到疲憊;加上國家近幾年來愈加重視體育的發展,注重體育專業人才的培養,人們對體育的觀念從強身健體的生理層面上升到愉悅心情的心理層面。這些變化與進步為湖北省內休閑體育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經濟、政治、群眾基礎。該文就湖北省內休閑體育產業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給出了解決方案,并做了全面研究綜述。
1.1 休閑體育產業市場占有率不高
眾所周知,我國經濟在不斷快速增長,但發展卻極不平衡,東、中、西部地區發展有著很大落差。然而一個新興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地區經濟的支撐,我國東部沿海發達地區擁有良好的經濟優勢,休閑體育產業占有較大市場份額,例如:福建泉州特步公司,利用東部沿海城市經濟優勢的支持,創建了國內首個明星體育代言的休閑運動產品,展銷全球,打響了中國品牌。而該省經濟還未能發展到一個高水平消費狀態,政府對休閑體育產業的經濟投入比例較小,人群參與度也不夠高,這些都對休閑體育產業的發展起了一定程度上的阻礙作用。
1.2 專業人才較少,社會就業率低
武漢體院在國內也是赫赫有名,培養出很多奧運冠軍及體育專業人才。而這次組織的休閑體育專業小組利用暑假就近采訪了武漢體育學院。恰逢畢業季,就體校內的應屆畢業生對于未來就業及休閑體育發展前景做了一個訪問式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有70%的人表示畢業后想前往沿海城市發展,沿海城市經濟水平相對較高,休閑體育產業發展較快,例如:一些高爾夫運動場地建設數量比省內較多,人們的熱衷度也相對較高;有40%的人看好省內的發展,表示武漢位于中部地區經濟發展中心地帶,尤其近幾年發展迅速,武漢市的健身會所也是逐年增加,今后所需的專業人才也會更多,機會更多,反而北上廣等地的競爭壓力大。通過他們的見解,再結合調查實際,就湖北省而言,各地高校開設的休閑體育課程不多,對專業人才的培養力度不夠,這是待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1.3 國際市場狹小,無“龍頭”企業起表率作用
湖北省休閑體育的發展不僅要看國內的發展狀況,還要擴寬視野比較國內外。而國內外的比較,可以從一個更簡單的視角去看:(1)國內休閑運動品牌企業不多,龍頭企業更是寥寥無幾,僅李寧、特步等個別企業打響自身品牌走入國際,但在全球的市場份額中占有比重較小,而國外的耐克、阿迪達斯在中國乃至全球都有著傲人的銷量佳績,這充分顯示了我國休閑運動企業競爭力不強;(2)湖北省缺少一個代表性、有著象征意義的休閑運動企業。李寧口號“東方的,看我的”可以展現代表中國,而湖北省內沒有自主品牌。美國健身會所的建設比率世界排名第一、日本體育旅游舉世聞名、意大利的休閑體育產業就是足球業,這些例子很清楚看到了湖北省發展休閑體育的不足之處,因而要取長補短、積極創新,發揮自身優勢,創立特色品牌。
1.4 城鄉部分居民休閑體育意識較差
就城鄉休閑體育的發展比較,借鑒了該院系暑期社會實踐之體育人口調查小組的報告,也與帶隊指導老師及有關同學一起進行了探討。調查發現,湖北省城市休閑體育的發展出現一個年齡層問題:“兩頭熱,中間冷”——是指老年人和青年學生很喜歡娛樂休閑運動,老年人飯后的閑余時間跳跳廣場舞,青年學生參與學校組織的運動會以及社會上綠色健康的馬拉松長跑等,而中間年齡層的成年人們,迫于工作等原因,運動量每日不足,辦公室人員患得頸椎病、腰椎盤突出等病癥的比例更是每年增加;在農村,體育場地設施浪費嚴重,資源不能充分利用,人們休閑運動意識薄弱。調查走訪了學校周邊農村地區發現大多村里的公共娛樂場所都建設了籃球場、乒乓球臺等場地,但露天已久,銹跡斑斑。采訪了幾位農民,大多表示“沒有想玩的念頭”“人湊不起來”。這樣的觀念使著人們不去行動,而這樣已是造成了體育資源的嚴重浪費。
針對上述問題,經該組成員與指導老師幾番討論,總結出以下建議。
(1)湖北省要建立適合省情的休閑體育。扶持休閑運動企業,迎合時代潮流積極創新,可以適當開創新型休閑體育項目,例如:將現代時尚休閑體育與民族傳統體育相結合,發展出屬于自身代表的品牌。
(2)湖北省內有關體育機構,如:體育行政部、體育企業、體育院校等,都應積極吸取國外或東部經濟發達地區發展休閑體育的成功經驗,借鑒他們優秀科學的管理理念,完善自身發展模式,加大對高校休閑體育人才培養等。
(3)湖北省體育局要重視體育事業的發展,必須要建立起有關體育法律法規的高度,讓體育事業的發展得到法律的保障。
(4)在城市實施“社會休閑體育”戰略,組織社會體育休閑活動,讓更多繁于工作的年輕人們參與休閑活動,有益省內群眾的身心健康;在農村實施“民政同樂”戰略,由村委干部帶領組織大家一起進行休閑體育活動,適當實施一些獎勵政策,帶動農民的積極性,讓村委也參與進來,既可以增加與人民之間感情,也可以發展身心,工作、身體兩不誤。
(5)在不違反憲法的情況下可以實施法人治理制度,建立起法人制有限責任公司,充分利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調節分配作用,不僅發展了休閑體育產業,讓休閑體育產業擴大了市場份額,也為省內開拓新市場,帶動省內休閑體育經濟消費內需,一定程度上還可解決省內就業問題,促進社會的發展。
[1]張晨龍.沈陽市休閑體育產業市場運行構成要素研究[D].沈陽體育學院,2014.
[2]張磊.青島休閑體育產業發展路徑研究[D].山東大學,2014.
[3]韓京.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休閑體育產業發展對策[D].延邊大學,2012.
[4]宋芳芳.蘇南地區休閑體育產業集聚發展構想[D].成都體育學院,2012.
[5]孫斌.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四川省休閑體育產業競爭力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2.
[6]盧璐.湖南省休閑體育產業驅動因子的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5.
[7]鐘奇琪.宜恩走廊休閑體育產業與旅游產業的互動發展研究[D].湖北大學,2014.
[8]溫帥鋒.武漢市休閑體育產業發展現狀與市場結構分析[D].武漢體育學院,2014.
G812.7
A
2095-2813(2016)10(a)-0147-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8.147
①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201511654012)。
宋彩云(1994—),女,漢,湖北荊州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體育經濟與管理(休閑運動指導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