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豪(魯東大學 山東煙臺 264025)
即墨市城區社區公共健身設施狀況的調查研究①
姜文豪
(魯東大學 山東煙臺 264025)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體育健身鍛煉的熱情也不斷高漲,社區體育作為廣大群眾鍛煉的主要手段,其健身設施的完善情況直接影響人們健身的水平和質量。該文主要采用調查問卷法、文獻資料法以及數理統計等方法對即墨市城區社區公共健身設施狀況進行調查研究,以了解社區體育設施現狀,尋找體育設施建設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化的建設,使即墨市城區社區體育設施更具科學性和實用性。
即墨市城區 社區體育 體育設施
社區公共健身是就近區域性范圍的開展群眾體育的重要途徑,由社區居民自主進行的簡便易行的,具有自主性、公益性、多樣性、趣味性的體育鍛煉活動。社區公共健身不但可以滿足社區居民的健身需求,增強社區居民的體質,同時還有利于社區良好的健身氛圍的形成,能夠滿足社區居民之間的情感交流,豐富居民的文化生活,受到小區居民的重視和依賴。
1.1研究的對象
以即墨市城區社區為研究對象。經調查得知,即墨市有5個街道辦事處,共計36個社區。為了研究方便,隨機從每個辦事處抽取2個居民小區,共10個居民小區作為調查對象,并采取隨機抽樣方法進行問卷調查。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根據研究目的和內容,在臨沂大學圖書館查閱有關書籍、期刊,以及在中國知網上收集有關社區大眾健身的文獻資料50余部(篇),并且進行了深入學習。
1.2.2問卷調查法
調查問卷的設計嚴格按照社會學的要求,根據該課題所要達到的主要目標,依據分層抽樣的方法,抽取每個街道辦事處的兩個居民小區。每個居民小區發放問卷30份,共計300份,回收285份,其中有效問卷280份,有效回收率為93.7%。
1.2.3數據統計法
根據該文研究需要,將調查問卷中的相關數據進行數據統計和分析,并使用Microsoft Excel2003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
1.2.4邏輯分析法
在調查統計的基礎上,結合即墨市城區社區大眾健身的實際情況,在理論分析的基礎上運用實際調查資料和收集到的文獻資料做定性和定量的歸納、演繹、類比、分析。
2.1社區公共健身設施配備數量
在所調查的10個社區中,配備公共健身設施數量最多的小區是幸福小區,其次是和順小區、園丁小區、城市花園、和平小區 ;數量最少的為錦繡花園,和順小區、園丁小區、城市花園、和平小區等是2000年以后建的新社區,公共健身設施的數量較多;而錦繡花園、西北關社區、德馨園都是舊社區,公共健身設施的數量相對較少。即墨市城區社區的公共健身設施配置不平衡,新社區明顯優與舊社區。
2.2社區公共健身設施配備種類
根據調查可知,在所調查的10個社區中,配備健身設施最多的一種是室外健身路徑,其次是籃球場以及乒乓球臺。配備最少的是足球場,僅德馨園一個小區配備,而所有社區都沒有配備游泳池。像網球場、排球場、羽毛球場等大部分社區都有配備,但也有極少數社區配備的設施種類不足,出現短缺現象。健身路徑老少皆宜因而配備普遍,籃球是大眾運動最受歡迎的一項且與乒乓球臺一樣占地面積不大,所以各社區都有配備。足球場和游泳池占地面積較大,且費用太高,因而各社區幾乎都沒有配備。像羽毛球場、網球場、排球場等占地面積相對較大,且排球開展程度較難、網球運動的普及率較低,因此,只有部分社區配備了此類設施。
2.3社區公共健身設施配備質量
根據調查可知,29%的居民表示自己所在社區體育設施質量非常好;55%的居民表示社區的體育設施質量一般;但仍有16%的居民表示自己所在社區的體育設施遭到毀壞,質量較差。通過居民對公共健身設施質量滿意度的情況來看,即墨市城區社區公共健身設施的質量狀況良好但仍有部分社區質量較差。
2.4社區公共健身設施配備面積
根據國家體育總局編制的《城市社區體育設施建設用地指標》,城區社區公共健身設施配備的人均面積≥0.4 m2,所調查的10個社區中,僅幸福小區、和順小區、園丁小區達到國家標準,其他社區都低于標準,且差距不小。即墨市城區社區公共健身設施配備面積遠遠達不到國家標準。
2.5社區公共健身設施管理狀況
通過走訪調查,即墨市城區社區大部分都沒有統一的健身設施管理者,擁有管理人員的社區只占到30%,且沒有具體的管理條例,管理制度較差。
2.6社區公共健身設施的使用
由于男女老少皆宜,室外健身路徑成為即墨市城區社區居民使用最多的健身設施,其次是籃球場、乒乓球臺和羽毛球場,其他健身設施的使用人數可謂是少之又少。健身設施的使用人數中女性比例只占25.9%,女性使用的體育設施較少,社區應鼓勵女性參與使用更多的體育設施并研究推廣更多適合女性的健身活動。
2.7社區公共健身設施的維護
經調查,對公共健身設施一個季度一維護的社區僅占10%,半年內進行維護的社區占30%,而一年及一年以上才維護的社區占到60%,即墨市城區社區健身設施總體的維護頻率較低,大大減低了公共健身設施的使用年限。有些健身設施損壞嚴重,因長期無人維修處于半癱瘓狀態,存在許多安全隱患。
2.8即墨市城區社區公共健身設施的投資狀況
調查發現,即墨市城區社區健身設施的主要建設和管理者就是小區開發商。很少有外來的資金對社區的公共健身設施進行開發建設,主要原因是社區公共健身設施的建設主要是屬于一個公益性的項目,收益性很低,使得大量的投資商望而卻步。由此可見即墨市城區社區健身設施的市場投資渠道很少。
3.1結論
(1)即墨市城區社區公共健身設施的數量、種類與人均面積尚達不到國家標準。
(2)即墨市城區社區公共健身設施的資源配置不平衡,新社區明顯優于舊社區。
(3)即墨市城區社區公共健身設施的管理制度與管理機制不健全,缺乏體育設施維護制度和人員。
(4)即墨市城區社區健身設施總體的維護頻率較低,大大減低了公共健身設施的使用年限。
3.2建議
(1)通過實行相近社區公共健身設施資源共享,來緩解社區公共健身設施的數量、種類和面積不足的狀況。
(2)政府需進一步完善舊社區的健身設施的配置情況,使所有社區的健身設施資源的配置達到平衡。
(3)加強社區公共健身設施的評價監督制度、建立和健全社區的健身設施的管理制度,來彌補即墨市城區社區公共健身設施的管理不當等情況。
(4)各社區需加強公共健身設施的維護,增長健身設施的使用年限。
(5)增加社區的投資渠道,鼓勵社區資金自籌和企業資助等形式,來完善社區公共健身設施的建設資金不足的情況。
(5)加大宣傳力度,在引導廣大居民群眾文明健身、科學健身的同時,抵制不文明健身行為。
[1]袁盡州,黃海,劉新民,等.我國西部城市居民體育現狀與對策研究[J].西南大學學報,2003,23(5):72-76.
[2]謝林海,彭小澎.我國全民健身活動現狀及發展對策[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6,14(1):59.
[3]孫健.足球比賽節奏的理論構建與實證研究[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3.
[4]李蓉.重慶市主城區公共體育設施需求及分布研究[D].西南大學,2009.
G80
A
2095-2813(2016)08(c)-0120-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4.120
姜文豪(1991,2—),男,漢,山東青島人,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運動訓練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