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波
(湛江市第二中學 廣東湛江 524000)
校園足球背景下中學足球教學方法芻議
楊波
(湛江市第二中學 廣東湛江 524000)
足球運動是我國體育運動發展的重要內容,逐步完善中學足球的教學,促進校園足球事業的發展是為國家足球事業培養足球人才的重要發展步驟。文章首先對當前校園足球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并從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方式整體化兩個方面對中學的足球教學問題進行闡述,最后從加強課程建設與教學監督、豐富教學方法、促進經濟能力的提升三個方面提出促進校園足球有效開展的教學方法,逐步完善足球教學體系,促進校園足球事業的長足發展
校園足球 中學足球教學 教學方法 足球技術與實戰
足球這項體育運動以席卷全球的姿態不斷發展,促進了各類足球比賽快節奏的特點。現代化的足球運動的發展具備了團隊對抗性、比賽節奏快的特點,而受到世界人民的追捧。但是我國的球隊成績一直停滯不前也使得中國足球隊受到國人的詬病。我國足球管理機制的落后、足球文化的發展步伐較為緩慢等因素使得中國足球競技人才缺乏,所取得的成績也未能達到理想狀態。為了培育現代化的足球運動人才,改變我國的足球發展現狀,發展中國足球的競爭文化,以習近平為代表的國家領導人在執政之后就呼吁與提倡促進我國足球運動的發展,改變中國足球隊伍建設的落后局面,同時以校園足球為發展基礎,更好地實現我國校園足球的進步。
我國具體的校園足球課程的設定以主要教學內容出現在中學體育的教學活動當中。據調查分析顯示,我國中學生對于校園足球具有濃厚的學習發展興趣,不論是在體育課程中或是課余時間,都有部分同學進行足球運動,并且在中學校園中中常以班級為單位進行校園足球的競技活動,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足球運動在中學校園的發展。
但由于我國應試教育的束縛,各學科的教師往往只重視學生文化課程的成績,使得中學生對于足球運動的訓練僅僅停留在業余階段,并且沒有專業的足球教師對其足球動作、訓練、手段進行相關的指導,使得學生在足球運動和訓練過程中僅僅依靠學生自身的主動學習,足球運動水平并沒有取得明顯的提升效果。同時由于應試教育的考試標準與學習壓力等各方面的環境因素,使得中學生逐步放棄足球這一運動的訓練,并全身心投入文化課程的學習當中。這就使得足球文化并未滲透到學生的學習生活當中,阻礙了校園足球事業實現長足發展的進程。
2014年10月20日國務院發出“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將發展中國足球、大力開展校園足球提高到國家發展的戰略高度層面[1]。國家將足球這一體育項目提升到國家體育事業發展的戰略性地位,這對于在全國范圍推廣足球運動,以及促進全國各學校開展校園足球活動具有積極的作用與意義。
2.1教學方法單一
中國傳統體育內容的足球運動教學模式較為單一,變化內容不大,僅僅是依據枯燥的體育訓練知識點來講解,單一的足球教學形式會造成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降低,導致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不高,影響學習效率和教學效果。傳統的足球知識教學過程是以教師講授理論知識,來幫助學生獲取體育知識為主要課程內容,長時間的知識內容講解會使學生產生枯燥、乏味的心理,從而失去對足球運動訓練的興趣和熱情。
同時大部分體育教師僅僅依靠自身已有的足球知識與傳統的訓練方法對學生進行講解,沒有及時更新自我專業素質的提升,而且在授課過程中沒有重視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沒有引導學生加入教學過程中去,從而減少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降低了教學效率。并且在足球教學的普遍現象里,教師往往只重視學生個人的訓練動作是否標準,而忽視了團隊整體的訓練,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足球訓練缺乏團隊練習。
由此可看出,足球教學過程中缺乏科學的專業的指導,大部分體育教師的足球專業能力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其所采用的教學模式以足球戰略講解、訓練動作示范為主要教學方式,使得學生長期處于被訓練狀態,無法提起學習積極性,對足球學習失去興趣。
2.2教學方式整體化
在足球教學當中,一般以班級為單位進行統一的足球訓練,即是指無視學生是否熱愛足球運動,也忽略學生是否適應足球訓練方法,以一刀切的教學方式對整個班級統一進行足球教學,并且沒有依據學生的運動情況進行分析,而是一股腦地進行統一教學,這就造成了部分不熱愛足球運動的學生不能積極參與到訓練當中去,導致教學效率較低。
3.1加強課程建設與教學監督
為了更加有效地促進校園足球運動事業的長足發展,培養更加出色的足球人才,首先就必須要對足球運動課程的訓練課時進行保障。促進一周進行2~3次足球運動,保障學生最基本的足球學習課程時間。并且依據各中學的實際足球教學情況和各個年級的發展水平,對足球運動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案與足球訓練內容,逐步完善系統的足球教學,提高足球課程的教學質量。
同時促進教育部門的監督職能,強化對足球教學的監督機制與檢查機制,避免出現文化課程教學占用體育學習課程的時間,保障學生對足球訓練的實踐課程,使學生的訓練水平依據教學內容的不斷深入而發展,保障教學遵循訓練課程的設置,科學地合理地完善足球教學。
3.2豐富教學方法
校園足球運動的開展,要使得學生在積極健康的環境中學到足球知識,掌握足球技術,達到增強體質鍛煉身體的目的,為更好地讓學生學習到足球的技能與戰術,體會到足球運動的魅力,在現實中學的教學過程中,便需要教師采用多樣教學方法,改變傳統以教為主的教學,轉而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合作意識、探究意識、發現意識的培養[2]。在傳統的足球教學活動中,學生能夠很快掌握足球動作與技術,但是在實踐的足球活動中,不能充分理解足球技術的使用,導致在比賽過程中不能很好地將已掌握的足球技術充分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教師就需要依據學生的掌握水平對學生進行分層次教學,以學生發展為主,從學生的實際運動情況出發,對不同水平的學生進行分組訓練,實踐因材施教。
促進教學方法多樣化,不但能夠完善教師的教學設置,還能夠保持學生的積極的學習興趣。教師能夠采用情景教學,設置足球比賽的運動場景,依據學生的足球水平的差異,合理地對學生的運動位置進行安排。同時還能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豐富教學方法,通過對多媒體課件的播放和演示,促進學生對于足球訓練動作的分析和掌握,并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
3.3促進競技能力的提升
在現實的教學活動當中,可以逐步完善足球運動的競技體制,將學生分為不同組別進行足球對抗。通過學生足球實戰的對抗過程,使學生深切體會到足球競賽的魅力,也能使教師從中了解到學生的學習水平,并檢驗教學效果。同時促進校園足球隊積極參與到各省市為積極響應國家體育政策所開展的足球錦標賽當中,促進學生足球競技能力的提高,例如市長杯、省長杯等足球比賽。并且針對部分較具足球運動天賦的學生,教師可以向學校及教育部門建議,讓學生為求個人的良好發展采取足球特招的方式,促進學生的足球發展水平實現穩步增長,為我國的足球事業貢獻積極力量。
3.4提高師資隊伍建設水平
學校體育教師是促進和完善體育教學的重要保障。為了保障校園足球事業的有序發展,學校應當適當地合理地加強足球教師的隊伍建設,一方面強化對原先足球教師的足球教育水平的提升,對教師的教授情況進行定期培訓,促進足球教師之間教學經驗的交流與溝通;另一方面為足球師資隊伍添加新元素,拓寬教師聘任渠道,引進既具備相關足球知識,又具備實戰經驗的的人員,聘請已退役的足球員、體育學校的教練等,這類教師具備足球比賽的實戰經驗與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能夠針對性地有效性地指導學生的訓練。在足球教學過程中強調足球實戰訓練,更能有效促進學生足球水平的提高。
自2009年至今,國家不斷強調體育事業在我國學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因此我國校園足球事業的有序開展需要引起教育部門與學校的重視。在國家政策的支持和鼓勵下,推動校園足球事業的開展,促進各省市之間的聯合舉辦足球聯誼賽,共同構建合理的足球運動機制。同時促進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逐步完善對學生的足球技術與實戰經驗的累積,更好地促進學生足球水平的提升。
[1]張延安.我國校園足球未來發展中應當確立的科學發展觀[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5(1):106-113.
[2]趙志劍.校園足球背景下中學足球教學方法芻議[J].運動,2015(8):12-13.
G843
A
2095-2813(2016)09(a)-0105-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