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UD中國決策案例研究中心
杭州:國際化發展進入重要“窗口期”
■IUD中國決策案例研究中心
借G20峰會,杭州的全球知名度得到了“裂變式”提升,以此為契機,全面推進城市國際化、建設世界名城已成為杭州市當前的大戰略。今年4月26日至5月26日,杭州市已成立課題組,先后赴北京、上海進行多次調研。7月11日,杭州市委全會審議通過了《關于全面提升杭州城市國際化水平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20年,將杭州打造成四大國際中心(城市),成為繼成都、青島之后,第三個出臺專門文件明確提出國際化目標的副省級城市。
◎發揮國家高新區引領作用,把杭州高新區(濱江)建設成為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臨江高新區建設成為一流制造中心。
◎加快建設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創特色小鎮、離岸創新創業基地、開放式創業街區和高端眾創空間,形成聚合高端要素的國際化創新創業空間體系。
◎加快建設與國際接軌的游客服務體系、導游服務隊伍和旅游環境,提升旅游國際可進入性。
◎加強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知名智庫等機構對接,建設具有重要影響的非政府國際文化交流平臺。
◎以六條生態帶為依托,建設一批郊野公園,實現城市內外綠地連接貫通。
◎加快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推進城市地下空間綜合開發和城市立體發展。
◎加快建設完善機場至中心城區和杭州都市圈城市的快速通道,有序建設通用機場。
◎建設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增設互聯網國際出口專用通道,進一步提升國際和本地網絡交換能力。
◎建設智慧政務應用服務體系,全面實現網上辦公和互動交流。
◎鞏固和深化杭州跨境電商綜試區先行先試優勢,重點突破跨境電商貿易瓶頸,推廣運用新商業模式,建設全球最優跨境電商生態圈,打造國際網絡貿易中心。
◎推進國家綜合保稅區建設,打造“網上絲綢之路”重要戰略樞紐城市,支持企業用好國際國內資源、技術和市場,建設一批境外產業合作園區,實施一批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重大項目。
◎深化國家自主知識產權示范城市建設,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交易市場,推動科技成果有效轉化。
◎推進錢塘江金融港灣建設,打造財富管理中心和新金融中心,構建創新創業金融服務體系。
◎完善以杭州國際博覽中心為重點的大型會展場館布局,創
四大核心目標
著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互聯網+”創新創業中心
●拓展國際創新創業載體
●構建國際前沿和高端產業集群
●打造國際開放合作高地
●營造國際創新創業生態環境
著力打造國際會議目的地城市
●打響全球會議目的地品牌
●提升展會國際化水平
●增強國際體育賽事組織能力
著力打造國際重要的旅游休閑中心
●深入推進旅游國際化
●大力實施旅游全域化
●努力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著力打造東方文化國際交流重要城市
●塑造東方文化品牌個性
●深化國際文化交流與合作
●提升市民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新經營理念和運營機制,提升會展服務水平和配套能力,打造會展創新創業基地。
◎依托西湖、大運河等豐厚歷史文化資源,推動旅游與休閑、餐飲、會展、文化、健康等特色潛力產業深度融合,積極引進大型品牌主題公園,打造一批世界級旅游產品和品牌,加快形成適應國內外不同層次游客需求的旅游產品體系。
◎加強政策支持、信息服務和平臺建設,打造和輸出一批現當代文學藝術、出版、影視、戲曲、動漫游戲、數字內容、創意設計等文化精品。
◎加強多式聯運高效銜接和設施互聯互通,打造區域性國際物流中心。
◎全面推進“三網融合”,推進車聯網試點,打造5G應用先行區,構建寬帶、泛在、融合、便捷的市域無線網絡。
2020年國際化目標
◎全市集聚國內外頂尖人才20名左右、國家級領軍人才500名左右、海外高層次人才2萬名左右。
◎規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50%以上。
◎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達到3.5%,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38項。
◎杭州進入由國際大會及會議協會發布的全球會議目的地城市前80強行列。
◎接待境外游客人數達到435萬。
◎全市旅游休閑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以上。
◎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2%以上。
◎杭州空港國際及地區通航點達到40個左右
四大支撐體系
加快形成一流生態宜居環境
●優化城市空間布局
●塑造城市特色風貌
●提升生態環境質量
●完善生態文明制度
加快形成現代城市治理體系
●優化政務法治環境
●提升公共服務國際化水平
●加強城市智慧治理
加快形成亞太地區重要國際門戶樞紐
●提升交通樞紐國際化水平
●完善城鄉綜合交通網絡
●加快信息網絡和數據開放平臺建設
加快形成區域協同發展新格局
●主動接軌國家區域發展戰略
●加快杭州都市區和都市圈建設
●深入推進城鄉一體化
◎落實“互聯網+”戰略,深入實施信息經濟與智慧應用互動融合發展的“一號工程”,在重點領域突破掌握一批具有自主核心知識產權的重大共性和關鍵技術,搶占國際標準制定話語權,形成萬億級信息產業集群,打造全球領先的信息經濟科創中心。
◎實施領軍企業和跨國企業培育戰略,在重點優勢領域培育一批國際知名創新型領軍企業,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本土跨國企業。
◎深入實施“創新創業新天堂”行動計劃,完善政產學研合作機制,支持行業龍頭企業聯合組建產業研究院,組織實施一批重大科技示范應用項目,加大對本地企業自主創新支持力度。
◎做好全國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實施新一輪科技型初創企業培育工程。
◎制定實施新一輪旅游國際化行動計劃,全面推進旅游產品、營銷、功能、服務、管理、環境國際化。
◎實施“文化+”行動,充分展示絲綢、茶葉、中醫藥等特色文化。
◎深入實施“滿城書香”工程,建設全球學習型城市。
◎規劃實施杭州“一軸兩翼五站”鐵路樞紐布局,建設杭州城西綜合交通樞紐,優化杭州站、杭州東站、杭州西站、杭州南站、江東站等樞紐站功能配置,加快建設杭黃、商合杭等高速鐵路和杭州都市區城際鐵路網,推進杭武高鐵規劃研究,形成以杭州為中心的省域一小時交通圈。
◎實施國際化標識改造工程,規范城市公示語標志,建設具有杭州特色的國際化街區和社區。
補齊八大短板
重點補齊創新創業資源整合不充分、科技研發有效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轉化成效不明顯、國際經濟合作參與不深等短板,著力在集聚高端要素、培育前沿產業、發展高端產業、擴大經濟開放度上實現新突破,提升創新活力之城的綜合實力和全球影響力。
重點補齊國際機構和組織入駐率不高、承辦國際會議層次不高、會展服務功能不完善、國際體育賽事少、運營能力不強等短板,實現承辦國際會議展覽和體育賽事的重大突破,成為具有世界水準的國際會議舉辦城市、會展之都、賽事之城。
重點補齊旅游產品開發不夠、旅游服務體系不健全、旅游區域發展不平衡、高端消費外流等短板,努力實現高端旅游和商貿消費新突破,成為國際旅游目的地、購物消費新天堂。
重點補齊地域文化特色挖掘推廣不夠、重大國際文化交流與合作開展較少等短板,講好“杭州故事”、傳播杭州“好聲音”,努力實現國際文化交流和城市文化軟實力提升的新突破。
重點補齊城市整體風貌不突出、大氣和水環境質量不高、體制機制不健全等短板,努力在優化城市功能布局、提升環境質量、彰顯城市特色風貌上實現新突破。
重點補齊國際地位不突出、國際通達水平不高、信息基礎設施不強等短板,加快推進基礎設施現代化,在強化綜合樞紐功能、完善對外對內交通和信息網絡設施上實現新突破。
重點補齊現代城市治理相對滯后、國際公共服務設施不足等短板,努力在提升政務環境、法治環境、服務環境、社會環境上實現新突破。
重點補齊杭州在區域發展中城市能級不高、城鄉發展差距依然較大等短板,進一步增強集聚和輻射功能,在城市群和都市圈協同發展、城鄉一體化統籌發展上實現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