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燕
(集美大學體育學院 福建廈門 361021)
高校體育社團管理機制實證分析①
——以集美大學為個案
吳燕
(集美大學體育學院 福建廈門 361021)
高校體育社團是熏陶校園文化氛圍和發展學校體育的重要一環。其不僅可以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體育需求和體育消費,還可以激發學生的運動才能,全面推進學生的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該文采用文獻資料法,首先對高校體育社團的概念和管理機制進行理論闡述,結合當前高校體育社團的現行管理制度,以集美大學為個案,試圖分析該校體育社團組織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即管理制度不健全、社團成員素質不高和經費缺乏。并從制度管理、獎懲管理和經費管理上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從而更好地促進該校體育社團健康持續發展,提高大學生個人綜合素質。
社團 高校體育社團 管理機制 校園文化
1.1高校體育社團的概念
湯春華在《淺議高校體育社團的作用》中指出學生體育社團有助于推進大學生間的交往,提高心理素質和道德素質,從而發展學生的個性[1]。盧元鎮在《論中國體育社團》一文中從性質和構成主體的角度對體育社團進行討論,將其分為5類,第二類的社會體育類社團就包含高校體育社團[2]。該文中的高校體育社團則定義為“大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愿組成,以滿足社團成員的興趣為目的,有利于培養體育能力,發揮體育愛好和特長,增進身心健康,并按照章程自主開展活動的一種自發性組織”。
1.2高校體育社團管理機制
機制指有機體的構造、功能及其相互關系。管理機制實質上是管理系統的內在聯系、功能及運行原理,是決定管理功效的核心問題。若視“學生體育社團”為一系統,那么其內部的最原始的構成就是最基本的資源即“人—財—物”,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使整個系統發生變化。因此使“人—財—物”之間產生合理高效的相互作用,是“機制”在人類社會活動中的客觀需求和本質體現[3]。該文將高校體育社團管理機制定義為保證學生體育社團所涉及的人、財、物等資源得到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的基本程序與手段。
國務院發布的《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為當前高校體育社團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指明了方向。各高校社團管理條例、辦法日趨完善,形成了較為規范的社團管理體制,為社團的發展提供了保障,但仍存在一些隱患?,F今高校一些學生體育社團存在組織建設力度不夠,管理制度混亂,經費嚴重不足等問題。綜合來看,主要問題出在社團的管理機制缺陷和高校對社團管理的經驗欠缺。這都為集美大學體育社團健康發展提供經驗借鑒。
集美大學社團現行規章制度如下:《學生社團管理條例》《學生社團聯合會章程》《學生社團處罰細則》《學生社團負責人考核細則》《學生社團考核細則》《學生社團印章使用細則》《校級學生社團申請細則》等。
3.1集美大學體育社團概況
集美大學共有校學生會,學生社團聯合會,學生就業促進委員會,學生攝影協會等幾十種社團協會組織。而學生社團聯合會是在校團委直接領導下,采取理事會管理制度的校級學生社團管理機構。校社聯會下轄36個校級社團。其中體育社團分為:學生排球協會、學生棋類協會、學生羽毛球協會、學生武術協會、學生乒乓球協會和學生臺球協會。
3.2集美大學體育社團組織管理中的問題分析
(1)體育社團管理制度不夠健全、不夠科學。
該校體育社團雖有明確的組織制度,但缺乏單獨的、明晰的具體權利和義務,社團的獎懲管理也較為松散,對社團成員的約束力不高。使得大學生體育社團不能很好地發揮健身功能,有較大的娛樂性。校團委約束力較弱,選舉制度、考核制度較為隨意,而且社團管理自主性較大。大多社團并未著眼于長遠規劃,管理只看重短期效應,缺乏嚴格的組織紀律和規章約束,從而影響了社團部分活動的順利開展。
(2)因體育社團本身自發性等特點,對成員的管理難度加大。
體育社團剛成立之初,有些社團成員有著極大的新鮮感和熱情,前期活動舉辦時,積極參與,主動出謀劃策,但后期勢頭便有所減弱,參加活動較為隨意,以自己的心情為主。還有部分學生認為參加社團活動越多越好,盲目加入,熱衷于搞交際。體育社團的參加并沒有深化其知識技能的學習,他們只是希望通過社團活動認識更多的人,為自己走向社會做準備,這樣則背離了參與社團的初衷,既影響學生的學業,也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3)體育社團經費缺乏保障。
目前體育社團正積極利用有限的社會資源開展活動,并取得較好的成效,但經費不足仍是影響社團發展的重要因素。社團自籌活動經費能力薄弱,使其發展受到限制。隨著社團人員的增加,活動場地和運動器材等方面的不足,都給社團活動帶來一定的困難,也不利于社團管理和活動的策劃。
4.1健全和完善體育社團的管理制度
對于體育社團的管理,校團委要做好自己的份內工作,對其進行有效的監督管理。本校要對學生社團的審批手續進行嚴格要求,要求書面申請,社團的宗旨章程,活動內容與形式,場所,經費和負責人等材料缺一不可。要想實現社團管理規范化,健全完善社團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體育社團應該設立有序合理的章程,包括制定社團成員的權利義務等。
4.2加強獎懲激勵機制
獎懲激勵機制是對體育社團及其成員的獎勵和懲罰的管理。有利于提高體育社團成員的競爭意識, 增強其主體意識,促進社團自我管理[4]。校團委可以通過開展各種評選先進社團的活動,引導社團不斷提高自身建設。比如舉辦優秀體育社團評比,提高體育社團成員的積極性。同時,對于工作不思進取、思想散漫的社團干部及成員進行必要的整改。
4.3改善經費管理
經費是體育社團開展活動的重要保障及物質基礎,其運用不當就會直接影響到整個社團活動的質量與社團的長遠發展[5]。應當合理管理和安排體育社團的入團費、自籌經費和學校劃撥的管理費。體育社團的相關管理部門應幫助和監督體育社團建立可行的經費管理制度,實施有效的財務管理。從而有助于社團經費的合理利用,避免因管理不當引起的經費缺失。
高校體育社團逐步成為推動體育持續發展的重要社會力量,在推進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6]。不同的體育社團具有不同的文化屬性。高校體育社團作為中國體育社團的組成部分,既為大學生提高身體素質創造良好的校園氛圍,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培養應變能力和創新意識。所以集美大學積極重視改善體育社團的管理機制,發揮體育社團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積極作用,努力提高各體育社團成員乃至全校學生體育素養,積極營造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
[1]湯春華.淺議高校體育社團的作用[J].學校黨建和思想教育,2001(6):48.
[2]盧元鎮.論中國體育社團[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6.
[3]孟慶浩.北京高校學生體育社團管理機制的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03.
[4]王艷,張建新.高校學生體育社團管理問題的分析及對策研究[J].體育科研,2005,26(6):41.
[5]王艷,張建新.高校學生體育社團的管理[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6,22(1):17-18.
[6]邵正喜,彭國強.高校大學生體育社團存在的問題及發展策略[J].常州工學院學報,2014(6):89-92.
G80
A
2095-2813(2016)09(c)-0091-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7.091
吳燕(1993,1—),女,畬族,福建福安人,本科,研究方向:體育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