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占江
(新疆農業大學體育教學部 新疆烏魯木齊 830052)
大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課外體育活動模式的實踐研究①
范占江
(新疆農業大學體育教學部 新疆烏魯木齊 830052)
針對大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課外體育活動現狀分析,不斷豐富校園體育活動開展形式,深入推進陽光體育運動開展,建立多元化的課內外一體化體育教學模式,積極調動大學生參與課外體育鍛煉的積極性,豐富大學生的課外體育鍛煉形式,建立有效的保障機制。
大學生 課外體育活動 保障機制
為了幫助大學生健康成長,提升大學生體質,2006年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聯合下發了《關于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通知》(教體藝[2006]6號),以下簡稱《通知》,在《通知》中明確提出提高青少年學生體質健康的具體措施。中共中央國務院于2007年下發了《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中發[2007]7 號,以下簡稱《意見》),在《意見》中明確提出加強青少年發育和增強青少年體質的要求。按照《意見》提出的要求,各類學校從2007年開始,結合《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同時提出學生在?!懊刻戾憻捯恍r”的口號,為更好的開展陽光體育運動提供政策依據。隨著《意見》的下發和實施,學校體育工作出現新的局面,“陽光體育”活動在全國范圍內轟轟烈烈的展開。但是,在組織開展“每天鍛煉一小時”活動時,也出現了一些諸如場地器材的限制、體育鍛煉影響文化課學習等一系列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每天鍛煉一小時”活動如何持續展開,需要針對“每天鍛煉一小時”活動展開調研,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同時制定相應的措施。
1.1 課外體育活動缺乏監督
按照《通知》要求,對課外體育活動加強監督,同時采取措施,對課外體育活動進行督導、檢查與評價。在調研過程中發現,一些高校在組織開展課余體育活動的過程中,存在形式主義現象,在管理方面出現管理不到位的現象,對于課外體育活動,高校弱化了監督環節。從調研結果來看,在調研對象中,定期對課外體育活動進行檢查、考核的只有一所高校,不定期檢查、考核的約占25%,有超過半數的高校偶爾檢查,或者從不檢查、考核課外體育活動。綜上分析,對于課外體育活動,很多高校的體育主管部門普遍缺乏科學、合理的監督機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課外體育鍛煉的效果,制約了陽光體育運動的順利實施。
1.2 體育教師指導學生課余體育活動的頻度調查
體育教師指導學生課余體育活動的頻度,能夠反映目前高校課余體育活動開展情況的一個側面情況,體育教師指導大學生課余體育活動頻度的高低也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體育活動開展的質量。目前高校體育教師指導課余體育活動的狀況基本上處于“有,但不經?!边@樣一個狀態,“經?!敝笇У膬H占總調查教師人數的16%,此外,還有8%的體育教師不指導課余體育活動。這一調查結果令人擔憂,體育教師在課余體育活動的指導過程中具有組織、協調、傳授技能、活躍氣氛等諸多作用,如果體育教師指導課余體育活動的頻率不高,體育教師的這些作用就很難體現,課余體育活動的質量也就會大打折扣。
2.1 建立健全監督機制
對于高校來說,為了全面落實中央的7號文件,需要成立專門的監督機構,建立健全評價機制。通過建立“一把手追責制”, 有效監管落實不到位的學校,建立廳—局—校三方聯動機制,對“每天鍛煉一小時”活動的執行情況進行齊抓共管。
2.2 建立系統的保障體系
對于高校來說,為了確保“每天鍛煉一小時”活動的順利實施,需要建立和完善大學生運動保障體系,諸如大學生體質健康風險體系、科學的營養膳食體系等。在組織開展“每天鍛煉一小時”活動的過程中,通過建立科學的運動方式,向學生推薦合理的運動項目,幫助大學生充分了解運動的風險,以及降低風險的知識,避免發生意外事故。
2.3 建立完善的應急體系
在組織開展“每天鍛煉一小時”活動的過程中,為了應對意外事故發生,高校需要建立完善的學生傷害的應急體系,借助應急體系合理處理各種意外事故。另外,需要建立社會救助機制,以及大學生意外傷害保險制度,以此弱化意外事故的傷害程度。
2.4 建立科學的教育體系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需要樹立全新的體育教育理念,通過對教材、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對教育和評價模式進行創新,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2.5 建立完善的法律體系
高校在辦學過程中,需要樹立“依法辦學、依法治教”的理念,通過建立完善的體育法律法規體系,對體育法律法規條文進行細分,不斷細化體育責任,同時將其全面落實到學校體育教學活動中。
2.6 建立完備的聯動機制
對于高校來說,組織開展“每天鍛煉一小時”活動,需要社會、學校、家庭三方聯動,一方面擴大國家政策的影響力,另一方面幫助學校樹立體育教育的執行意識,同時幫助家庭和學生樹立鍛煉身體的意識。
2.7 建立基本制度
(1) 按照素質教育要求,建立考試評價制度,針對體質健康情況,組織大學身進行畢業考試,同時將體質健康考試情況納入畢業前必須達標的制度,否則不予畢業。
(2) 建立學生健康體檢制度,每年組織學生進行一次體檢,在體育教學經費保障機制中納入學生健康體檢的費用。
(3) 建立意外傷害保險制度,在大力推行“每天鍛煉一小時”活動時,為了降低活動風險,由學校購買意外傷害保險。
(4) 建立督導制度,對學校體育進行專項督導,同時向社會公示督導結果。
(5) 完善健康調研監測制度,對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進行定期的監測,并公布監測結果。
(6) 建立黨委政府領導下的教育、體育、衛生、共青團等共同參與的聯席會議制度,對學校體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統籌協調解決。
通過進一步完善這些制度,制定和實施相應的標準,逐步形成學校體育教育的長效機制,從根本上幫助學校擺脫體育教學薄弱的局面。
在組織開展課外體育活動中,通過充分發揮課外體育活動的特性(自主性、選擇性、社會性與靈活性等),幫助大學生增強體質,同時幫助大學生養成鍛煉身體的好習慣。在高校教育教學活動中,通過營造良好的體育環境氛圍,為推廣陽光體育運動奠定基礎。
[1]李國華.20世紀后期國際教育和體育政策的發展與體育課程改革[J].體育文化導向,2005(6):37-39.
[2]李麗.“陽光體育運動”的實施對高校課外體育活動的影響[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8(11):92-94.
[3]羅振宇.關于在學校中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理性思考[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7(11).
[4]劉海元.深入推進“每天鍛煉一小時”需要思考的幾個問題[J].體育教學,2008(5):22-2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5.148
G806
A
2095-2813(2016)12(b)-0148-02
本文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立項項目(課題編號:146011)。
范占江(1981,5—),男,新疆沙灣縣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少數民族體育文化與學校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