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鵬飛,葉進利(武漢體育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9)
?
關于創建“一校一品”特色體育項目的幾點思考與建議
陳鵬飛,葉進利
(武漢體育學院,湖北武漢430079)
近年來,青少年體育健康狀況整體下滑的問題備受關注。《中央7號文件》指出:增強青少年體質、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是關系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大事。為了改善下滑的局勢,教育部體衛藝司倡導進行教學改革,推出“一校一品”的教學改革模式,即:在學校教育改革發展中開創本校的運動品牌,各個學校綜合分析本校各方面的實際情況,在其中找到適合自己學校的特色體育項目,創建成學校特色。據相關資料顯示,目前關于“一校一品”特色體育項目的實施研究已達到一定的高度,并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關于品牌創建的研究較少,仍存在一些有待深究和解決的問題。
1.1校園體育氛圍促進文化學習
蘇州園區二實小以乒乓球作為校本特色體育項目,每年定期舉辦關于乒乓球的活動,如乒乓球比賽、海報宣傳、知識競賽、親子乒乓活動等……營造濃厚的校園體育氛圍不僅陶冶學生的體育情操,更多的是讓學生感受到運動的快樂。調查發現,學生在學校進行特色體育項目的學習之后,不但體質得到增強,文化課的學習也得以提升。
1.2學生身體健康狀況得到有效改善
佛山市南海區和順一中以詠春拳作為校本特色體育項目,對比全校學生體質健康數據,可以看出:2013—2014年度比2012—2013年度學生的體質健康達標率提高了3.25個百分點,優秀率明顯地提高了5.38個百分點,這說明和順一中全校學生的整體體質健康水平呈現上升的趨勢。
1.3專業的體育特色師資得以充分發揮
創建“一校一品”特色體育項目,需要體育教師專業扎實,在教學中采用合理科學的教學方法手段,確保特色學校創建的科學性、可行性和操作性。體育教師的創造性發揮到極致,可以不斷地給學生以新鮮感,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學生在課堂中也能充分發揮其運動才能,感受體育運動帶來的樂趣。
2.1校本特色體育項目的定位
創建“一校一品”特色體育項目,在部分地區已經開展得很好,但某些學校在項目的選擇上略有欠缺,有待提高完善,如蘇州工業園區三中以田徑作為特色項目,雖然田徑是最基本的體育活動,但大多數學生不感興趣,其成效也往往適得其反;再如蘇州工業園區八中的(無線電)、園區二中的(三模)等,這些學校在選擇項目上很有個性和遠見,緊跟時代的發展步伐,但沒有考慮到這些項目技術難度較高,費用昂貴,普通家庭難以負擔,項目無法在課余體育中廣泛推廣……特色體育項目在選擇定位時一定要從實際出發,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如何選擇適合本校的最佳特色體育項目值得校領導和體育教師深入思考。
2.2各學段之間的銜接聯系
目前,“一校一品”教學改革模式已經在全國大范圍開展實施,各個學校都有自己的特色體育項目,學生從小學升入中學可能會面臨一段空窗期,即在讀中學與畢業小學的特色體育項目不同,有些項目甚至從未涉及,某種程度上會給學生造成心理壓力,但如果對待所有學生都是一視同仁,從零基礎學起,則會出現低水平運動技能不斷反復,學生運動技能得不到有效提升,影響任課老師的教學進度等,如何有效地融合各學段教學內容的銜接與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能是當前急需解決的重大問題之一。
2.3監督管理機制
教育部體衛藝司面向全國推出“一校一品”教學改革模式,目前,大多數學校將創建“一校一品”特色體育項目列入學校總體規劃中,并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但在體育項目具體實施中,有些學校未能制訂具體的階段實施計劃,不能確保“一校一品”工作順利開展。一個完善的監督管理機制,需要所有成員積極參與并遵守完成,同時要與兄弟學校保持緊密聯系。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和工作效率,保障即時信息傳播流通順暢是關鍵,如何將成功的經驗一起分享以及將遇到的難題一起討論解決,是當前管理機構需要解決的又一大難題。
3.1從實際出發,創建校本特色體育項目
關于創建校本“一校一品”特色體育項目的定位,學校的領導者應當給予足夠的重視;(1)要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可接受度;(2)體育教師的專項以及學校場地器材設備,并將二者有機整合;(3)面對全體學生找到區別于其他學校的項目,追求個性的同時又不脫離實際。一切以學生為出發點,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滿足學生的切實需求。如江蘇婁葑實驗小學以花樣跳繩作為校本特色體育項目,學生從小就接觸跑跳,初學跳繩比較得心應手,而且器材簡單,不受年齡和場地的限制,隨著花樣難度的增加,學生對花樣跳繩的興趣愈發濃厚,團體跳繩不僅在課外體育中可以廣泛開展,還有利于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
3.2中小學緊密銜接,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學生從小學到初中系統地學習體育項目,有利于提高學生運動技能,學生在學校保持體育運動的持續性,對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有著深遠的意義。中小學體育進行緊密銜接,可以有效地改善低水平運動技能不斷重復的惡性循環狀況,提高教學效率的同時,也大大增強學生對特色體育項目的興趣。如蘇州園區第二實驗小學與園區十中均以乒乓球作為校本特色體育項目,而蘇州園區第七中學與蘇大附中則以籃球作為校本體育特色項目,兩所學校之間都進行了緊密地聯系,形成小學到初中的連接,盡可能從學生角度出發,給學生搭建一個平臺。但也不排除一些家長受升學觀念的影響,并沒有選擇相應的初中就讀,致使后續學習難以為繼。
3.3通過社交媒體加強信息傳遞和監督
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學校體育也需要緊跟時代的發展步伐,大家耳熟能詳的微信就是很好的社交媒介,將微信平臺引進“一校一品”特色體育項目建設中,可以有效保障即時信息流通。由教育部體衛藝司的專業人員建立“一校一品”特色體育項目微信公眾號,并由專業人員管理和維護,各地教育部教研員以及地方學校領導和體育教師關注此微信公眾號,在各地教育部教研員的帶領下創建微信群聊,讓大家在最短的時間以最快的速度分享全國各地開展“一校一品”特色體育項目的成功經驗,以及日常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同時通過互聯網的監督調查,促使學校按計劃落實“一校一品”特色體育項目的實施,完善監督體制。學校領導者應該意識到每一次教師培訓和專家講座都是寶貴的學習機會,各地方代表提前做好充分準備,搜集整理關于當地開展實施“一校一品”特色體育項目進程的資料,在會議中交流、探討,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近年來,我國在開展“一校一品”特色體育項目的實踐過程中取得了較大的進步,這是學校體育大家庭中各位成員共同努力的結果。切實開展“一校一品”特色體育項目并非易事,筆者認為,國家政策以及教育部和體育部的支持是強大的推動力,學校實際情況是基礎,辦學理念是支點,一切從實際出發,將這三者有機融合,可以使學校創建“一校一品”特色體育項目定位更加明確,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王登峰.推行“一校一品”促進學校體育特色建設:教育部體衛藝司司長王登峰談“一校一品”活動的開展[J].體育教學,2014(5):21-22.
[2]施鑫,蘭雙.“一校一品”特色體育活動現狀與對策[J].教學研究,2015(8):70-71.
[3]趙艷.學校體育品牌建設的研究:以蘇州工業園區中小學“一校一品、體教結合”活動為例[D].蘇州:蘇州大學,2013.
[4]劉治國,鐘揮云.“一校一品”體育特色學校的實踐探析[J].體育教學,2014(9):68-69.
[5]劉寧寧.“一校一品”創建活動促使學生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習慣的研究[J].教育研究,2014(8).
中圖分類號:G81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51X(2016)05-021-02
收稿日期:2016-03-22
作者簡介:陳鵬飛(1992~),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