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 華(湖南科技學院體育學院,湖南 永州 425000)
?
競技健美操運動員體能訓練理論與方法分析
盤華
(湖南科技學院體育學院,湖南永州425000)
與普通健美操相比,競技健美操更加強調運動員動作的難度,并且這些高難度動作還需要高頻率、大幅度地完成。同時,這些動作都是建立在力度和力量的基礎之上,并且需要運動員具有較好的耐力,這樣才能夠完美地呈現(xiàn)出各種復雜動作。所以競技健美操運動員必須具有較好的重心控制能力,并且對于體能要求也很高。
這里所說的體能訓練也就是體力訓練,是指為了發(fā)展自身各種機能和潛力進行的大負荷地體育訓練。運動員需要在艱苦環(huán)境中,通過大負荷、高強度、長時間的訓練提升自身的體能。實際的競技健美操體能訓練包括身體機能訓練和專項訓練,其中身體機能訓練主要包括運動員身體器官、機能系統(tǒng)、肌肉組織訓練,專項訓練包括表現(xiàn)力、靈敏性、柔韌性訓練。
2.1基礎體能訓練不足
當前我國主要從各高校體育專業(yè)學生中選拔健美操運動員,很少有運動員是健美操專業(yè)。這些學生在運動技能和能力方面毋庸置疑,但卻缺乏專業(yè)基礎訓練。在國際競技健美操比賽規(guī)則不斷變化的過程中,人們對健美操觀賞性和技能難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這些要求在運動員體能基礎不強的情況下顯然無法得到滿足,運動員片面具備較高靈敏性和柔韌性是無法收獲好成績的。同時,很多運動員已經錯過了最佳訓練時期,教師對于這些運動員的訓練常常缺乏耐心和信心,這種情況就會經常產生運動損傷的問題,或者是競技能力受到影響。
2.2體能訓練內容單一
實際當中的體能訓練涉及較多內容要求,需要在開展身體運動素質訓練的同時開展身體表現(xiàn)力訓練等競技健美操項目的專項體能訓練。當前我國多數(shù)競技健美操體能訓練都集中在身體素質的訓練上,并且這些身體素質訓練指涵蓋靈敏性訓練、柔韌性訓練等一般身體運動素質訓練的內容,開展的訓練內容和方式也是非常單一的。一些教練員僅僅將技能訓練作為競技健美操訓練的主要內容,運動員身體訓練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運動員無法通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訓練提升身體能力,無助于運動員整體素質的提升。
2.3體能訓練和技能訓練相互獨立
競技健美操涉及的都是難度較大的運動技術,一些運動員在較大訓練強度下錯過了體能訓練的最佳時期。通常來說應當同步進行運動量訓練和運動強度訓練,在同時保證運動員的運動量和運動強度的情況下,他們才能夠實現(xiàn)體能水平的有效提升。另外,部分運動員在進行成套動訓練的過程中,為了達到盡快熟悉全套動作的目的,進行的訓練往往是不斷重復套路組合,而技術訓練、表現(xiàn)力訓練和力度訓練卻被忽視了。這種情況下就會出現(xiàn)體能訓練脫離于技術訓練的問題,進而對運動員體能提升造成不良影響。
2.4體能訓練缺乏系統(tǒng)性
當前我國競技健美操還處于發(fā)展初期,雖然整體上運動員具有較高的素質,但與競技健美操強國相比我國發(fā)展水平仍然較低。同時競技健美操教練員專業(yè)化程度不高,所以難以深入認識專項訓練的本質和方法,而開展的體能訓練活動也僅限于一般身體素質訓練,沒有認真分析和研究體能訓練。另外,在競技健美操行業(yè)中相當一部分運動員是自由健美操運動員和業(yè)余健美操運動員,參與比賽的隊伍經常需要臨時組建,運動員不僅得不到充足的訓練時間,彼此之間的默契也無法培養(yǎng),因此為了達到強化成套動作效果的目的就會將體能訓練忽視,即使進行了體能訓練,也會存在系統(tǒng)性和規(guī)范性不強的問題。
3.1一般體能訓練
3.1.1力量訓練一般體能訓練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力量訓練,它由軀干力量訓練、下肢力量訓練、上肢力量訓練等構成。在競技健美操中進行上肢力量訓練,主要是為了對運動員的胸大肌、三角肌、三頭肌等肌肉群進行訓練。在訓練過程中經常運用的方法有單臂單腿臥撐、單臂側俯臥撐、單腿俯臥撐等;下肢力量訓練的目的則是強化大腿屈肌、小腿三頭肌、力量水平,經常采用的訓練方法包括負重深蹲、多級跳深、足負重踢擺、足負重屈伸等;進而競技健美操的軀干力量訓練,則是為了強化背長肌、腹外斜肌、腹直肌等肌肉群的力量水平,訓練中經常采用的方法包括負重轉體、倒持屈收上體等。
3.1.2耐力訓練競技健美操訓練過程中運動員身體進行無氧代謝,在運動員基體供氣不足的情況下,磷酸元與糖醇供能就會替代原有代謝形式。所以,應當選擇89%~90%強度作為耐力訓練的強度,并且應當使運動員保證180~190次/分心率。這個過程中采用的訓練方法可以是成套動作、連續(xù)踢腿跳、計時跑等,并且每次訓練時間應當在1~2min。
3.1.3柔韌性訓練競技健美操體能訓練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柔韌性訓練,運動動作力度和動作幅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柔韌程度。實際當中經常采用柔韌性訓練包括軀干柔韌性、下肢柔韌性、上肢柔韌性等。訓練中可以運用一些常規(guī)方法。例如,可以運用側身正側壓肩或各種體操動作進行上肢訓練,可采用劈叉控腿、正側壓腿等進行下肢柔韌性訓練。
3.2專項體能訓練
3.2.1動作力度訓練動作力度不同于力量,力度是在力量的基礎之上的,缺乏必要力量基礎的運動員很難正確發(fā)力。而在競技健美操這一運動中,運動員需要完成的動作具有高速度、大幅度的特點,所以要求運動員具有非常好的動作力度。通過進行力度訓練能夠有效提升運動員大肌肉群的力量。訓練時運動員不僅要熟練地完成動作,還要盡可能壓縮完成動作的時間,提升各項動作的速度。健美操教練還應當科學設定訓練的變化程度和最高速度,盡量壓縮運動員完成動作的時間。與此同時,還應當在訓練中適當穿插休息時間,并且進行相應的肌肉恢復訓練。此外,教練員在指導運動員練習的過程中還可以采用快速擊掌的方法,同時結合口令指揮進而提升運行員訓練的成效。
3.2.2綜合力量訓練綜合力量訓練與一般力量訓練相互獨立,目的在于綜合訓練深層肌肉群、小肌肉群、全身協(xié)調力量。實際當中采用的訓練方法包括剪刀跳、原地縱跳等,這個過程中運動員掌控自身重心的能力明顯提升。實際中健美操運動員的彈動能力是建立在下肢關節(jié)的屈伸緩沖的基礎上的,所以可通過反復的彈動技術動作進行訓練。最后,競技健美操運動員的核心力量訓練在體能訓練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這個過程中主要訓練的是運動員的平衡能力、靈敏性、肌肉力量等,實際當中的訓練方法包括仰臥起坐、單臂撐側臥髖側挺伸臂等。
3.2.3靈敏性訓練競技健美操運
動員身體協(xié)調能力的主要表現(xiàn)就是靈敏性,在訓練運動員的靈敏性時,可在音樂伴奏下進行各關節(jié)協(xié)調性訓練、上下肢配合訓練、基本步法訓練等。教練員進行運動員靈敏性訓練應當圍繞“提升運動員身體靈敏性和關節(jié)靈活性”這一原則。
3.2.4表現(xiàn)力訓練競技健美操比賽的重要評分標準之一就是表現(xiàn)力,實際當中通過模擬比賽訓練、面部表情訓練、肢體動作訓練提升運動員的表現(xiàn)力。教練員開展訓練活動時,應當在為運動員創(chuàng)建比賽氛圍的基礎上,有意識地對運動員的音樂理解力進行培養(yǎng),這樣運動員才能夠將自身的表現(xiàn)潛力充分挖掘出來。此外,競技健美操運動員訓練的另外一項重要內容就是運動員的身體姿態(tài),實際中的訓練方法包括健美操動作反復練習法、舞蹈動作練習法。
任何一項體育項目的訓練活動都應當符合科學性與合理性要求,由于引入較晚,我國當前關于競技健美操訓練的經驗還不多,怎樣通過科學合理訓練最大限度提升健美操運動員的體能,成為該項目在我國發(fā)展中應當解決的重要問題。實際訓練當中,相關從業(yè)人員應當給予健美操體能訓練充分重視,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有益的研究和探索,進而推動我國競技健美操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浩.基于難度動作技術鏈發(fā)展的競技健美操體能訓練[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2,46(5):3-8.
[2]胡楠.體能訓練對健美操專項的作用:基于競技健美操專項力量素質的分析[J].經貿實踐,2015(6):3-6.
[3]王帥,張樂嘉,王建.競技健美操A類難度動作體能訓練方法研究[J].運動,2014(23):3-4.
中圖分類號:G83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51X(2016)05-040-02
收稿日期:2016-04-25
作者簡介:盤華(1981~),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健美操教學與訓練、社會健身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