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惠(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體育學院,河南 新鄭 451100)
?
輔助練習在高校游泳教學過中的實施與運用
張惠
(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體育學院,河南新鄭451100)
輔助性練習作為游泳教學的基本手段之一,是通過借助器材、游戲、比賽等開展游泳練習的方法。在高校游泳教學的過程中,加大輔助練習的應用是實現游泳教學目標、促進大學生游泳技能掌握的有效方法。本文從高校游泳教學的實際出發,結合大學生游泳學習的特點,就輔助練習在高校游泳教學中的實施與運用進行了分析。
輔助練習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有著非常高的使用頻率,輔助練習的應用能夠提升技能教學的循序漸進性,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運動的技能,形成正確的運動概念與運動表象,所以加大輔助性練習在游泳教學中的應用有著重要的意義。基于此,文章在遵循游泳教學的技能掌握規律與特征的基礎上,以游泳輔助練習的實施為研究對象,從促進大學生游泳興趣提升、游泳技能的掌握、游泳健身價值認識的角度出發,開展關于輔助練習在高校游泳教學中的實施與運用研究。
在高校游泳教學的過程中,常用的游泳教學輔助練習方法有多種,不同的游泳輔助練習的內容,其開展的目的與作用是不同的。例如,趣味性水中游戲的應用,是以培養大學生的游泳興趣為目標。而器械類輔助練習則以提升游泳技術的標準性與規范化為目的。
2.1興趣型水中游戲在高校游泳教學中的應用
在高校游泳教學的過程中,受到游泳技術和學習規律的客觀影響,大學生在初次下水練習的時候,因為浮力、水壓等因素的影響,很容易就出現恐懼感、不平衡感。因此,為了更好地提升大學生的水性,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泳池互相潑水”游戲、“水中喊數抱團”游戲、“貼燒餅”游戲等,幫助初學者消除初學游泳的恐懼感,培養大學生對游泳的親切感。而“小漁夫水中捕魚”的游戲則能夠幫助大學生進一步的熟悉水性,“水中跑步接力”有利于大學生學會如何克服水的阻力來獲得更快的前進速度等。培養大學生游泳興趣的水中游戲,需要教師通過優化水中游戲的內容、組織方式、評價方式等,激發大學生對游泳的興趣,培養大學生游泳學習的思維與技能認知態度。
2.2改進動作型水中游戲在教學中的應用
游泳運動作為一門技術性、動作結構非常復雜的運動項目,需要通過有效地重復練習才能夠掌握其技術。但是,反復性的游泳練習往往會讓大學生感到游泳學習是非常的單調與枯燥的。因此,為了提升游泳練習的趣味性,需要在游泳教學的過程中,創新輔助性游戲教學方法的使用,提升學生對游泳動作的掌握效率,達到激發興趣、鞏固教學效果的目的。例如,“水中的手對手互推”游戲的使用,兩名大學生的手指交叉互抵,同時,在吸氣之后腿部浮起做蛙泳的蹬夾水動作,之后借助這一力量快速地將對方退后。在這個對抗性的水中游戲練習的過程中,能夠有效提升大學生的腿部練習的效果,促進大學生對水的阻力克服的效果,提升游泳時的腿部力量和爆發力,為游泳學習效果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如在劃水游戲的過程中,大學生通過劃水的游戲比賽和練習,既能夠提升對劃水動作的認知程度,又可以發展其劃水的技巧。
2.3浮板輔助練習在游泳教學中的應用
在游泳初學者的練習過程中,浮板是一種最為常用的輔助練習工具,對提升初學者的游泳水平感覺有著非常大的意義。這是因為在游泳學習的過程中,練習者的腿部能夠借助浮板的浮力來獲得更為正確的位置感。同樣在自由泳的劃手、仰泳的劃手練習的時候,通過將浮板夾在兩腿之間,可以有效地抬升練習者的身體位置,來獲得更為精準的身體感覺,獲得腰背部發力的感覺。同時,浮板的應用可以幫助教師對學生的錯誤動作進行技術糾正。而且教師要加大游泳救生方法、安全游泳知識的教育,幫助大學生獲得基本的救生知識、掌握游泳的基本安全知識。通過游泳課的學習獲得更多身心健康發展的手段,為促進高校游泳教學的趣味性、娛樂性、實效性奠定堅實的基礎。
2.4背負浮漂在游泳教學中的應用
高校游泳教學是以發展大學生的游泳技能、自救能力與健康意識、游泳的普及教學為主。因此,大學生的游泳距離的長短要比游泳的速度練習有著更為重要的意義。這就需要加強對大學生游泳耐力的訓練,受到大學生的耐力素質、心肺能力的影響,長距離的游泳練習往往給其帶來體能與心理的不適感。所以,為了更好地提升長距離游泳的練習效果,教師在組織游泳耐力訓練的時候,可以借助背負浮漂的方法來進行輔助練習。背負漂浮的輔助性練習能夠提升大學生的手臂、腿部的耐力,克服游泳心理障礙對呼吸節奏、技術限制的影響,實現游泳技術的穩定性和耐力素質的提升。
2.5多媒體技術在游泳教學中的應用
游泳作為一項在水中進行的運動項目,練習環境的特殊性使得練習者的視覺、聽覺等受到一定的限制。特別是對游泳初學者來講,大部分的教師往往是通過讓大學生體驗陸上動作、模擬水中練習的方式來獲得游泳動作的表象與概念。多媒體演示作為一種視頻、圖像、聲音于一體的教學方法,其使用可以更好地幫助大學生理解游泳的動作要領、構建清晰的動作表象,將游泳動作的結構、過程表現得更為直觀。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加大游泳多媒體教學手段的使用,以此來促進大學生更好地掌握游泳技術。受到大學生的游泳練習興趣、游泳基礎能力等差異的影響,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提升游泳教學個性化的體現,在培養大學生游泳學習的興趣、良好的學習態度基礎上,提升大學生的游泳健身意識和習慣。教師要加大游泳技術的全面介紹,更好地滿足大學生的游泳學習欲望,讓初學者在熟悉水性的基礎上,獲得游泳動作結構、學習規律與練習方法的掌握。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模仿練習水中縱跳轉360°、水面俯臥轉仰臥360°翻滾等獲得不同游泳技術的魅力。
輔助性練習的使用需要教師在充分了解大學生的游泳興趣、體能水平、能力基礎的前提下,通過合理選定游泳輔助練習、按照不同的游泳動作要求來創新輔助性練習的方法、組織方式。同時,在高校游泳教學的過程中,輔助性練習作為教學的補充手段,需要教師提升輔助性游泳練習的針對性,而不能將輔助性練習作為全部的教學手段,練習的時機要注意把握,不能過多練習導致游泳教學的本末倒置。在輔助性練習使用的時候,教師要選用能夠有效地改進游泳動作的輔助性練習,以利于大學生游泳技能學習的連貫性,在開展輔助性練習的時候,要加大游泳輔助性練習的安全性,以避免不必要損傷的出現。在高校游泳教學的過程當中,我們會經常遇到大學生喜歡參與游泳,而又存在懼怕下水游泳的學習心理。所以,在高校游泳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教師轉變游泳教學的理念,從游泳競技技術的傳授轉向游泳健身知識的傳授,從而更為科學、合理地促進大學生游泳練習興趣、游泳學習心理素質的提升。因此,水中游戲的使用要結合專項的游泳動作,保證游泳動作練習與游戲開展的有機結合,實現輔助性練習對改進大學生游泳動作學習的效果提升。
輔助性練習作為高校游泳教學的手段與方法,對激發大學生的游泳學習興趣,提升游泳動作練習的標準性等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為了更好地提升高校游泳教學的效果,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結合高校大學生的游泳興趣狀況、游泳體能水平、游泳技能基礎等,在科學設置游泳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借助有效的輔助練習等,來提升游泳教學的效果,促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毅.高校游泳教學安全問題之我見[J].當代體育科技,2014(13).
[2]向吉鵬.淺析游泳教學中提高學員游泳技能的對策[J].才智,2013(10).
[3]周洪韜.淺析我國高校游泳教學中的不足之處與展望[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3(20).
[4]丁雪,劉瑤,石馨成,等.探究普通高校游泳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游泳技能[J].考試周刊,2013(A3).
中圖分類號:G86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51X(2016)05-094-02
收稿日期:2016-04-08
作者簡介:張惠(1982~),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