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歡(中央財經大學體育經濟與管理學院,北京 100081)
?
簡談定向越野在普通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運用
王歡
(中央財經大學體育經濟與管理學院,北京100081)
定向越野以其綜合性而獨具魅力,它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身體素質、鍛煉學生意志品質以及培養學生團隊合作能力,而且還是一項非常有利于健康的智慧型體育項目。將定向越野引入普通高校體育教學中,是深入推進課程改革、創新教育教學方式的需要,也是貫徹執行教育部《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的需要。
定向運動起源于19世紀末的瑞典,最初是一項軍事體育活動,至20世紀初才開始作為一項體育運動項目由北歐向世界范圍推廣。20世紀80年代初該項運動傳入我國,得到快速的發展,并被列為全國重點發展的科技體育項目。定向越野是定向運動的主要形式之一,參與者需借助標有若干檢查點的地圖,在指北針的幫助下自行選擇路線,依次到訪各個檢查點,所用時間最短者為勝。定向運動通常設在森林、郊野公園、城市以及大學校園里進行,標準的定向路線包括用三角形表示的起點、用雙圓圈表示的終點以及一系列用單圓圈表示的點標,這些點標在地圖上用數字標明。
定向越野是一項集體能、智力、思維、判斷四位一體綜合能力的運動,不僅可以強健體魄,培養學生積極上進和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還可以鍛煉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定向越野作為一種鍛煉和培養學生能力的手段,它的功能和特點適合素質教育背景下我國學校體育發展的需要。在普通高校體育教學中引入這項運動,一方面有助于培養大學生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能力,促進學生身心協調發展,充分激發學生參與體育課程的熱情,更好地滿足體育課程目標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促進高校體育課程的多元化發展,同時也是對教育部《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精神的貫徹。
3.1提高學生中長跑成績,增強學生身體素質
定向越野與中長跑有共同之處,他們都是以有氧代謝供能為主,有效促進人體循環代謝,可以起到鍛煉心肺功能和耐力素質的作用,運動中既是對學生體能的挑戰,也是磨煉意志力的過程。定向越野更偏向于間歇跑、變速跑,通過這種方式可以鍛煉和提高學生的耐力水平。篇文獻結果也表明以定向越野為主要耐力訓練手段的方法,能明顯改善學生的心肺功能,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學生的800m/1000m測試成績有了顯著的提高。此外,由于定向越野的場地地形變化多樣,學生要在復雜的路況下持續奔跑,因此定向越野不但可以實現傳統中長跑的鍛煉價值,既提高學生的耐力,而且還可以發展學生的靈敏性和身體協調性,鍛煉彈跳力和平衡力,從而綜合提高學生身體素質。
3.2提高學生參與體育課的積極性,推動教學目標的實現
800m/1000m是學生最為頭疼也是不可逃避的體育教學項目,學生有畏難情緒、積極性不高,給體育教師教學也帶來了很大的壓力。然而定向越野具備了中長跑鍛煉價值的同時,還具有較強的游戲性和趣味性,因為在奔跑過程中需要運用指北針以及大腦的判斷來不斷辨別方向、選擇路線,這個過程中會忽略對于距離的感覺,往往在不知不覺中就可以跑出很遠的距離。同時,由于定向越野把很長的一段距離分割成不同的階段,小目標的實現在心理上給了學生成就感和信心,從而使學生更有動力去完成教師設定的教學目標。因此,將定向越野的內容引入普通高校體育課中長跑教學中,能夠通過不斷變化的路線設置分散學生對于距離的注意力,富有挑戰性的線路還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參與體育課的積極性,更好地推動體育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
3.3鍛煉學生意志品質,對學生身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由于定向越野自身的特點,在把這項運動和體育教學結合的時候,不僅是對學生身體素質、機能能力和運動技能的鍛煉,更是對其心理、智慧和意志品質的考驗。定向越野相對于中長跑而言,不僅具有增強學生的體質,提高心肺功能、有氧代謝能力等鍛煉價值,而且還有助于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敏度,全面鍛煉學生身體。此外,定向越野有利于培養學生頑強拼搏的精神和堅韌不拔的品質,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困難的能力,充分起到了素質教育作用,促進了學生身心素質的和諧發展。
4.1充分利用場地,突出百米定向教學
定向越野對場地的要求不高,校園建筑物及周邊環境就是定向越野的理想活動場地,甚至田徑場也可以獨立作為教學場地。當體育課因場地限制無法在其他范圍內進行時,我們可以發揮定向越野場地靈活性的這一特征,充分利用田徑場開展百米定向教學,由于它最大限度地蘊涵了定向的精髓,而且操作簡單、易于組織、趣味性強等特點,容易被學生接受和喜愛,同時也能夠很好地彌補教學場地不足的劣勢。
4.2結合學生自身特點,合理設計路線與距離
在體育教學中引入定向越野,應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漸進”的原則,根據學生的能力和特點,合理設計路線與距離。面向對定向越野比較熟悉、體能相對較好的學生,可以設計較為復雜、距離較長的路線;面對較少接觸定向越野、身體素質相對較差的學生,則可以設計較為簡單、距離較短的路線,從而順利實現分層教學的目的,在激發身體素質較強學生的挑戰欲望的同時,還不會打消身體素質較弱學生的積極性。在學生初步掌握了定向基本技能后,可以對場地范圍進行擴大、線路設計增加難度等。
4.3明確定向越野的輔助教學目的,以體能鍛煉為側重點
定向越野是對參與者體能、智力、應變能力等綜合素質的考驗。相對于真正的定向越野比賽,將定向越野引入普通高校體育教學中時,需以體能鍛煉為側重點,重視對學生身體素質和耐力的提高,而不是強調學生識圖辨向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相對弱化對學生其他能力的鍛煉與考驗。同時,還需明確定向越野對于學生耐力水平提高的輔助教學目的,不可取代學生的800m/1000m測試。
在當今對體育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的形勢下,普通高校體育工作者應該合理利用一切資源對教學做出改革創新,定向越野就是對傳統中長跑教學的一種挑戰與創新,它除了具備中長跑的鍛煉價值外,更是對學生的身心發展、綜合素質提高具有積極的意義。將定向越野引入普通高校體育教學中,有利于提高學生參與體育課堂教學的積極性,推動教學目標的實現,增強體育教學的吸引力、特色性和實效性。在具體的體育教學運用中,要著重抓好百米定向的教學,因材施教,循序漸進,以體能鍛煉為側重點,以提高學生心肺功能為著力點,明確定向越野對于學生耐力水平提高的輔助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陳偉華,吳建國.陽光體育運動與定向越野運動相結合的可行性探討[J].甘肅聯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1):85-87,116.
[2]陳小青.定向越野在高校中長跑訓練中的應用[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2(7):152-153.
[3]許佳暉,王振,扈偉,等.構建“定向越野”體育課程模式的理論與實踐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8(4):44-47,51.
[4]楊清明,易定國,吳健紅.普通高校定向越野與中長跑教學的實驗對比研究[J].山西體育科技,2006(4):68-71.
[5]周婉婉.體育教學中實施定向運動的可行性研究[J].教學與管理,2007(9):69-70.
中圖分類號:G89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51X(2016)05-099-02
收稿日期:2016-04-05
作者簡介:王歡(1979~),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運動訓練。